李和沒有明說任何關於重點培養的話,但他相信,以陳紹寬的悟性,應該能體會到這份任命背後的期望。這既是對他能力的初步認可,也是一次關鍵的考核。能否在相對平淡的崗位上展現出潛力,將來才能委以更重要的職責。
陳紹寬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激動與不安,再次挺直身軀,向李和敬了一個無比莊重的軍禮,聲音因情感的衝擊而微微發顫,但眼神卻變得無比堅定:“是!元帥!屬下陳紹寬,謹遵元帥命令!必當竭儘全力,恪儘職守,愛護艦艇,團結官兵,絕不辜負元帥信任,絕不玷汙‘威海’號功勳艦之榮譽!”
“好,我期待著你的表現。”李和滿意地點點頭,目光中蘊含著長輩對晚輩的期許。他轉身對趙啟明吩咐道:“啟明,關於陳少尉的調令,會後即與海警司令部協調,儘快辦理。”
“是,元帥,屬下明白。”趙啟明連忙應下,同時意味深長地看了陳紹寬一眼,心中已然明了,這位年輕的少尉怕是入了元帥的法眼,前途不可限量。
交代完陳紹寬的事,李和的注意力回到博覽會的籌備上。他繼續向趙啟明和技術負責人詢問影片拍攝的具體細節。
技術負責人是一位姓王的工程師,他彙報說:“元帥,陸軍方麵已經抽調了隨軍戰地攝影師,帶著最新式的手搖攝影機,前往新西伯利亞當年的戰場遺址進行實地拍攝,儘量還原當時的戰鬥場景。海軍這邊,我們也協調了一些軍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海參崴外海模擬當時的海戰陣型和對決畫麵,爭取拍出氣勢。”
“聲音方麵呢?無聲電影終究缺了些什麼。”李和問到了關鍵點。
“請您放心,”王工程師信心滿滿地回答,“我們已與上海最大的百代唱片公司及其留聲機廠達成了合作。影片拍攝完成後,他們會負責後期配音。我們計劃聘請聲音洪亮、富有感染力的播音員錄製旁白,戰鬥場景則會配上真實的槍炮錄音、軍隊衝鋒的呐喊聲,甚至專門譜曲製作背景音樂,務求影片聲畫結合,極具感染力,能深深打動觀眾。”
李和對此表示認可,但他再次強調了自己的核心要求:“影片的基調必須把握準確。我們要展現戰爭的殘酷性,但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殘酷,凸顯我龍國將士為國犧牲的英勇無畏和愛國赤誠,展示我三軍強大的戰鬥力與必勝的信念。任何可能引起消極、悲觀情緒的鏡頭或情節,都必須嚴格避免。陸軍影片要突出陣地戰、攻堅戰的堅韌與英勇;海軍影片要展現海戰的波瀾壯闊與戰術精妙。”
他走到一旁正在陳列的武器樣品前,指著那挺閃著幽藍光芒的三聯裝20毫米機炮和旁邊威武的雙聯裝40毫米機關炮,說道:“《大國工匠》這部片子,不能隻拍成艦船下水儀式集錦。要深入下去,拍到這些武器的設計圖紙是怎麼一筆筆畫出來的,拍到鋼鐵在工廠裡是如何被鍛造成精密零件的,拍到在試驗場上,工程師們是如何頂著風險進行實彈測試的。要讓老百姓看到,國家強大的國防背後,是無數科技人員和產業工人默默無聞的奉獻與汗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元帥高瞻遠矚。”趙啟明接話道,“我們還計劃,待博覽會結束後,組建數個專業的流動放映團。購置輕便的放映設備,分赴全國各省,特彆是那些偏遠的鄉鎮農村,進行巡回放映。要讓那些一輩子可能都沒見過大海、沒出過遠門的鄉親們,也能看到這些電影,了解國家軍隊的強大,激發全民的愛國心和支持國防建設的熱情。”
“這個想法很好!宣傳工作就要做到田間地頭。”李和對這個補充計劃大為讚賞,“此外,電影海報要提前大量印製,在全國各大城市、交通要道張貼,先聲奪人,營造出萬眾期盼的氛圍。還有,‘威海’號和‘震洋’號這兩艘功勳艦,博覽會期間要停靠專用碼頭,作為海軍展區的‘鎮館之寶’,精心布置,允許民眾在引導下有序登艦參觀,近距離觸摸曆史,感受海軍傳統。”他再次提及“威海”號,既是對該艦的重視,也是對陳紹寬的又一次無形提醒。
視察繼續進行,李和的思緒卻不時飄回那個年輕的背影身上。他想起另一時空那位陳紹寬將軍所麵臨的困境:國家積弱,財政枯竭,內外交困,縱然有滿腔報國之誌和卓越的海軍建設思想,卻如同籠中猛虎,難以施展抱負。那種有力無處使的憋屈,是軍人最大的悲哀。對比今日,龍國雖仍麵臨挑戰,但國力正處於上升趨勢,海軍建設有明確的規劃、充足的經費保障,最新的模塊化造船技術更是極大地縮短了艦艇建造周期,海軍總噸位更是已經超過五十萬噸!陳紹寬生在這樣一個時代,無疑是幸運的,他的才華理應得到更大的舞台。
想到此處,李和忽然停下腳步,回過頭,叫住了正跟在隊伍末尾、依舊沉浸在激動與思考中的陳紹寬:“陳少尉。”
陳紹寬聞聲,立刻小跑上前:“元帥,您有何指示?”
李和看似隨意地問道:“你在福州船政學堂,除了航海、輪機這些主科,可曾涉獵過艦船設計相關的課程?”
陳紹寬略一思索,恭敬回答:“報告元帥,學堂裡有開設基本的艦船原理與構造課程,屬下也選修了。此外,課餘時間,我也常常設法搜集歐美海軍強國最新下水的艦船圖紙和資料進行研究,雖不甚精通,但頗感興趣。”
“有興趣就好。”李和的目光投向遠處“淩雲號”巡洋艦高聳的桅杆和密布的防空武器平台,“那你日後可以多留心一下長空級的設計理念,特彆是它的防空火力配置。現代海戰,隨著飛機性能的提升,來自空中的威脅越來越大。未來艦隊決戰,製空權的爭奪將是關鍵。我們的天權級航空母艦,雖然能搭載大量艦載機,但其本身防禦相對薄弱,需要強大的護航艦隻提供空中保護傘。長空級巡洋艦,就是為了這個目標而生的。它舍棄了傳統的魚雷發射管,將噸位和空間最大限度地讓給了高平兩用主炮和密集的副炮,專司艦隊防空。這種‘專用化’的思路,很可能代表著未來大型水麵艦艇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你到了‘威海’號上,巡邏執勤之餘,不妨多想想這些問題。”
這番話,已經超出了對一個新任海警艦長的常規囑咐,帶著明顯的點撥和指引意味。陳紹寬是何等聰明之人,立刻敏銳地捕捉到了元帥話語中蘊含的深意和期望。他心中凜然,既感壓力,又覺無比振奮,這是將他放在了更高層次的戰略角度去思考問題。
“是!元帥!屬下一定謹記您的教誨,認真研究長空級的防空戰術與設計思想,絕不敢懈怠!”陳紹寬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沙啞,但承諾的分量卻重若千鈞。他此刻更加確信,元帥對自己的安排,絕非隨意之舉,而是蘊含著長遠的考量。雖然不明白自己為何能得到如此青睞,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以百倍的努力來回報這份知遇之恩。
夕陽逐漸西沉,將天邊的雲彩染成一片瑰麗的橘紅色,巨大的日輪緩緩向長江入海口的方向沉去。餘暉如同熔化的金子,潑灑在博覽園區縱橫交錯的鋼架、未完工的水泥牆體以及忙碌的人群身上,勾勒出一幅充滿力量與希望的剪影。
李和站在一處稍高的土坡上,眺望著眼前的一切:近處,是叮當作響、逐漸被暮色籠罩的工地;遠處,是吳淞軍港星星點點的燈火和“淩雲號”巡洋艦巨大的、仿佛永不熄滅的黑色輪廓。江風漸涼,吹動他的衣角。這場規模空前的軍事博覽會,絕不僅僅是一場武器的炫耀或成果的展示。它更是一個窗口,向國民、乃至向世界宣告龍國的複興;它是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激發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它也是一座裡程碑,標誌著龍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
而將陳紹寬這樣一顆充滿潛力的“種子”,安置在“威海”號這片具有象征意義的“土壤”裡,則是他為龍國海軍長遠未來所下的一步暗棋。他相信,隻要給予適當的陽光雨露,這顆種子必將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元帥,江風漸涼,是否先回駐地休息?明日還有會議。”隨從副官輕聲提醒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和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嗯,回去吧。”
轉身離去之前,他的目光再次下意識地掃過放映區。暮色中,他看到陳紹寬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就著臨時拉起的電燈光線,伏在一個木箱上,認真地在一個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時而抬頭與那位王工程師交流幾句,時而凝神思索。那專注的身影,與這片充滿希望的工地融為一體。
“好好曆練吧,陳紹寬。”李和在心中默念,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這個風雲激蕩的大時代,不會再讓明珠蒙塵。龍國海軍的未來,需要你們這一代人,去馳騁更廣闊的深藍。”
回到位於虹口的海軍司令部駐地,李和並未立刻休息。他在燈下親筆寫了一封簡短但措辭明確的信函,致海警司令部司令。信中除了明確指示儘快辦理陳紹寬調任“威海”號艦長的各項手續外,還特意叮囑,希望艦上的老資格軍官和士官能對新任的年輕艦長多加幫助和引導,使其能儘快熟悉職責,順利開展工作。他給出了機會,搭建了平台,但真正的成長,終究要靠陳紹寬自己去實踐、去拚搏。
而此刻的陳紹寬,帶著滿腔的激動與巨大的責任感,回到了臨時宿舍。他謝絕了同僚出去吃飯的邀請,迫不及待地打開自己的行李箱,翻出在船政學堂時厚厚的筆記本和專業書籍,又向相關人員借來了所能找到的關於長空級巡洋艦的公開性能數據和結構示意圖。在昏黃的燈光下,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記錄、演算,直至深夜。“威海”號艦長之職,既是無上的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與考驗。他必須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為自己即將到來的新角色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與此同時,遠在數千裡外的新西伯利亞荒原,電影《勇士之城》的攝製組正在利用最後的日光,在當年戰場的遺跡上,布置著重現那場慘烈守城戰的場景;在波濤起伏的海參崴外海,《怒海驚濤》的攝影師們則冒著海風,在顛簸的輔助艦艇上,捕捉著模擬海戰的震撼畫麵;而《大國工匠》的創作團隊,正奔波於沈陽兵工廠、福州船政局、漢陽鐵廠以及旅順造船廠之間,用鏡頭記錄著鋼鐵煉成、武器誕生的奇跡。
這些光影交織的篇章,不僅將在博覽會上引發轟動,更將隨著流動放映隊的足跡,傳遍龍國的城市與鄉村,成為凝聚民氣、鼓舞鬥誌的強大精神力量。而陳紹寬在“威海”號上的起步,則是龍國海軍走向更深、更遠大洋的漫長征程中,一個充滿希望的開端。
今日份更新結束,煩請兄弟們多多支持!長歌拜謝諸位弟兄!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