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京城的雪終於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裡,給皚皚白雪鍍上一層暖金。李和的家不大,卻收拾得雅致整潔,屋簷下掛著紅燈籠,窗紙上貼著倒福,空氣中彌漫著臘肉、臘腸和年桔的清香——這是林氏特意按照廣東老家的規矩準備的年貨,隻為讓常年在外操勞的丈夫,能嘗到一口家的味道。
李和難得換上了便裝,藏青色的棉袍,襯得他兩鬢的白發愈發明顯。這一年的風霜,讓這位海軍司令添了不少老態,眼角的皺紋深了,背脊也不如往日挺拔,但眼神依舊清亮,帶著曆經世事的溫和與堅定。他坐在堂屋的藤椅上,看著林氏在廚房裡忙碌,嘴角噙著淡淡的笑意。
“爹,您嘗嘗這個糖環,娘特意按照您說的配方做的,脆不脆?”李秀珍端著一盤金黃的糖環走過來,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她快三十歲了,穿著一身乾練的淺灰色工裝,頭發利落地挽在腦後,眉眼間依稀有李和的英氣。作為龍國頂尖的艦船設計師,她常年泡在造船廠和設計室,性子颯爽,做事乾脆,是李和的驕傲。
李和拿起一個糖環,輕輕咬了一口,酥脆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開,瞬間勾起了童年的記憶。他點點頭,笑著說:“嗯,就是這個味,和你奶奶做的一樣。秀珍啊,這一年辛苦你了,新型驅逐艦的設計,多虧了你。”
“爹,您客氣什麼,這是我該做的。”李秀珍挨著他坐下,拿起一個糖環遞給林氏,“娘,您也歇會兒,彆太累了。”
林氏擦了擦手,坐在李和身邊,嗔怪道:“你呀,一年到頭難得回家幾次,好不容易團聚,彆總說工作。瑞士呢?怎麼還沒到?”
話音剛落,院門外就傳來了汽車喇叭聲,緊接著是熟悉的腳步聲。“娘,我們回來了!”李瑞士的聲音帶著雀躍,推門走了進來。他穿著鐵路工程師的製服,戴著厚厚的棉帽,臉上凍得通紅,身後跟著他的妻子和一雙兒女。
“爹,娘,姐姐!”李瑞士快步走到堂屋,給李和和林氏深深鞠了一躬。他是鐵路方麵的專家,這一年跟著交通部四處奔波,修複被洪水衝毀的鐵路,拓展新的鐵路乾線,忙得腳不沾地。
“快進來暖和暖和,凍壞了吧?”林氏連忙起身,接過他的行李,又招呼著孫輩過來,“來,乖孫,讓奶奶看看,又長高了!”
孩子們怯生生地叫著長輩,然後就被李秀珍拉到身邊,塞給他們紅包和糖果。堂屋裡一下子熱鬨起來,歡聲笑語不斷,衝淡了冬日的寒意。
李和看著兒女繞膝、孫輩承歡的景象,心中滿是慰藉。如今,龍國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兒女們也都成了國家的棟梁,他終於能享受片刻的團圓。
“瑞士,鐵路網的延伸工程,明年能完工嗎?”李和問道,語氣中帶著關切。
李瑞士點點頭,喝了口熱茶暖身:“爹,沒問題。今年洪水退去後,我們就加快了進度,現在華北到東北的複線鐵路已經貫通,西北的鐵路乾線也修到了蘭州。明年,我們計劃把鐵路修到邊境,既方便物資運輸,也能加強邊境防禦。”
“好,做得好。”李和欣慰地說,“之前的抗災,鐵路網立了大功。以後,鐵路不僅要服務於經濟發展,更要成為國防的重要支撐。”
“我明白,爹。”李瑞士認真地說,“我們在設計鐵路的時候,已經考慮了軍事需求,重要的橋梁和隧道都做了加固處理。”
李秀珍也接口道:“爹,我們新型驅逐艦的設計也快完成了,這艘艦的噸位更大,火力更強,還增加了反潛和防空功能,明年就能開工建造。等建成了,我們海軍的實力又能上一個台階。”
李和點點頭,思緒回到了穿越前,曆史上的一九一一年,正是辛亥革命爆發的年份,腐朽的清王朝在這一年土崩瓦解,中國陷入了長期的戰亂。而如今,在這個時空,龍國已經成立,曆經了旱澇災害和疫情的考驗,正在穩步發展。曆史的軌跡已經改變,但國際局勢依舊動蕩,龍國的前路依舊充滿挑戰。
“爹,您在想什麼呢?”李秀珍察覺到他的神色變化,輕聲問道。
李和回過神,笑了笑:“沒什麼,就是想起了一些往事。你們都長大了,能為國家出力了,我也就放心了。”他頓了頓,看著兒女們,語氣鄭重,“一九一一年,是關鍵的一年。國際上不太平,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你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一定要儘職儘責,把工作做好,為國家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知道了,爹!”李瑞士和李秀珍異口同聲地回應。
林氏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走過來,打斷了他們的談話:“好了好了,過年了,不說工作了。快來吃餃子,裡麵有硬幣,誰吃到了,明年就有好運氣!”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其樂融融地吃著餃子。窗外,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絢爛奪目。這份安寧來之不易,是無數人用血汗換來的。他必須堅守下去,守護好這個國家,守護好這份萬家團圓的幸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山東兗州府滋陽縣的張二柱家,也是一片熱鬨景象。這是他們一家搬進新房子後的第一個新年,也是收養張念安後的第一個新年。張念安是旱災期間,張二柱在廢墟中撿到的女孩,當時她奄奄一息,張二柱和媳婦心疼不已,便收養了她,取名念安,希望她能平安長大。
此刻,張念安被媳婦抱在懷裡,穿著嶄新的棉襖,小臉紅撲撲的,好奇地看著桌上的飯菜。老張頭坐在主位,看著兒子、兒媳和兩個孩子,臉上笑開了花。桌上擺滿了豬肉、白菜、豆腐和餃子,都是政府發放的年貨和蔬菜。
“來,念安,吃個餃子。”媳婦小心翼翼地喂給張念安一個小餃子,看著她吃得香甜,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今年能過個安穩年,多虧了政府啊!”老張頭感慨道,“要是沒有政府的幫助,我們哪能住進新房子,哪能有這麼多好吃的?”
張二柱點點頭,喝了口酒:“是啊,政府不僅幫我們重建了家園,還提供了種子和農具,今年的冬小麥長得很好,明年肯定是個好收成。等念安長大了,我要送她去上學,讓她也成為有文化的人,為國家出力。”
“說得對!”媳婦附和道,“我們要好好過日子,不辜負政府的幫助,不辜負那些為我們付出的人。”
窗外的鞭炮聲越來越響,照亮了這個嶄新的村莊。張二柱一家圍坐在餐桌旁,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談論著未來的生活,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的幸福,是龍國無數家庭的縮影;他們的團圓,是龍國曆經劫難後,最珍貴的收獲。
京城的李和家,年夜飯還在繼續。李和舉起酒杯,看著身邊的家人,語氣真摯:“來,我們敬龍國,敬每一個為國家付出的人,敬我們的團圓!”
“乾杯!”一家人共同舉杯,酒杯碰撞的聲音,與窗外的鞭炮聲、煙花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九一一年的新年序曲。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