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馬休、馬鐵聽封!”
“授馬岱驍騎校尉,馬休武衛校尉,馬鐵振威校尉!隸五軍都督府聽調!”
“末將等叩謝大將軍!”三人亦齊聲應命。
王康的目光越過跪伏的馬氏眾人,投向洞開的姑臧城門,聲音陡然拔高,傳遍四野:
“傳令!河西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太守、都尉、豪族!限十日內,持印信戶籍,至姑臧城下歸降!逾期不至,視為叛逆,大軍犁庭掃穴,雞犬不留!”
王康的赦免與任命如同驚雷,瞬間傳遍河西。馬騰家族的歸降,徹底敲響了河西抵抗勢力的喪鐘!
張掖郡治觻得):太守史渙聞姑臧城開,馬騰歸降,再無半分猶豫,即刻焚毀與盧水胡沮渠部的往來密信,率郡中文武官吏,捧印綬戶籍,出城百裡相迎王師!
酒泉郡治祿福):太守黃衍,這位精明的“商賈太守”,在王康大軍抵達城下前一日,便已下令清掃街道,大開城門,親自率郡中豪強耆老,簞食壺漿於道旁,獻上精心準備的勞軍錢糧與河西名駒百匹。
敦煌郡治敦煌):太守馬艾,這位更關心絲路駝鈴的守吏,在使者抵達當日便欣然應命。敦煌索氏家主索超,杜撰人物)乃郡中豪族,世代經營商路,深知王康打通河西對絲路貿易之利,率先響應,捐獻大批糧草助軍。郡尉張猛史實人物,敦煌張氏),亦非庸才,見大勢已去,亦率郡兵歸順。索超、張猛二人,被王康當場授為校尉索超為撫遠校尉,張猛為安西校尉),以示對敦煌地方勢力的安撫。
至此,短短半月之內,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傳檄而定!連同金城郡降卒及河西四郡歸順郡兵,王康共收得降卒八萬餘眾!其中精壯者四萬,汰選後補充入各屯田軍及邊郡戍守;餘者老弱,編入歸化屯,授田安置。
然而,河西的歸順,並非意味著戰爭的終結。當王康的大將軍行轅進駐姑臧城,當河西四郡的印信整齊地碼放在案頭,一道更為冷酷、帶著濃重血腥氣息的命令,如同西涼的寒風,席卷向廣袤的羌胡聚居之地:
“《平羌令》行於涼州五郡!凡未在限期內至郡縣官衙登記編戶、繳械歸順之羌、胡、鮮卑部落,無論大小,皆視為叛逆!大軍犁庭掃穴,依令——凡高過車輪之男子,儘誅!婦孺俘為苦役!部落焚毀,牲畜充公!”
令出如山!深青色的鐵流,在呂布、張遼、徐晃、趙雲等大將的統率下,如同精確而冰冷的殺戮機器,分頭撲向祁連山麓、湟水河穀、弱水之濱、焉支山下……那些心存僥幸或冥頑不化的羌胡部落!
湟水源頭,先零羌大帳。
“漢狗欺人太甚!跟他們拚了!”羌王燒戈揮舞著彎刀,召集部眾,試圖憑借山險頑抗。回應他的,是如牆推進的鐵浮屠連環馬虎騎營)!沉重的鐵蹄踏碎了簡陋的寨牆,冰冷的馬槊洞穿了單薄的皮甲!無論男女老幼,凡高過車輪的男子,在丈量後皆被拖出處決!反抗者的頭顱被插在木樁上,警示四方!婦孺的哭嚎聲中,整個部落被付之一炬!
祁連山北麓,盧水胡沮渠部。
首領沮渠羅仇自恃與張掖史渙曾有勾連,又仗著熟悉山路,隱匿於深山。張遼親率輕捷剽悍的飛騎營王栓)、遊騎營趙桓),如同跗骨之蛆,循跡追蹤三日,終將其主力堵在一處絕穀。神臂弩的破甲箭如同飛蝗般覆蓋了穀口,斷絕了任何突圍的希望!徐晃統率的半重裝驃騎營胡遵)、屯騎營樊稠)隨後殺入穀中,鐵蹄踏處,骨斷筋折!沮渠羅仇被亂箭射殺,部中成年男子幾無孑遺!
弱水下遊,小月氏彆部。
部落頭人試圖獻上牛羊財貨乞降,卻被負責清剿的豹騎營校尉廖化斷然拒絕:“大將軍明令,逾期不降者,唯有《平羌令》!”冰冷的刀鋒取代了談判,一場血腥的清洗在弱水河畔上演。反抗者的血染紅了渾濁的河水,投降稍遲的部落,同樣未能逃脫被丈量、甄彆、處決的命運!
殺戮!清洗!焚毀!
整個涼州五郡的羌胡之地,在深青色的鐵流與《平羌令》的冷酷丈量下,陷入了血與火的煉獄。無數部落被從地圖上抹去,無數高過車輪的男子倒在了冰冷的刀鋒和箭矢之下。婦孺被繩索串聯,押往指定的苦役屯或歸化點。河西的草原與山穀間,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血腥氣和衝天的黑煙。王康以最殘酷的鐵血手段,踐行著他的誓言——凡不服王化者,雞犬不留!
姑臧城,原車騎將軍府,如今的大將軍行轅。
王康立於堂前,負手望著西方天際那尚未散儘的烽煙。身後,新晉的車騎將軍虛銜)馬騰,垂手侍立,麵色灰敗,再無半分昔日河西雄主的意氣。揚武將軍馬超、立義將軍龐德等肅立階下,聽著遠方隱隱傳來的號角與隱約的哭喊,皆麵沉如水,不發一言。堂內,索超、張猛等新附校尉,更是大氣不敢出,隻覺堂上那位年輕大將軍的背影,如同祁連山主峰般巍峨而冰冷,散發出令人窒息的威壓與血腥氣。
“河西之血,當鑄九鼎之基。”王康的聲音平靜地響起,打破了令人壓抑的沉寂,“傳令各軍:平羌之役,不可鬆懈。凡未歸化之土,未懾服之民,皆需以雷霆之勢滌蕩!待烽煙儘散,河西清晏,便是孤重開玉門,再通絲路,使我大漢聲威遠播西域之時!”
他的目光掃過堂下諸將,最後落在西方那片被血與火洗禮的土地上。姑臧的夕陽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深青色的袍服仿佛浸染了西涼的血色,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嚴與肅殺。涼州五郡的廣袤山河,正在這鐵血鑄就的秩序下,痛苦地呻吟著,也必將在這深青色的旗幟下,迎來一個被徹底重塑的、染血的未來。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