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荊江製衡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271章 荊江製衡

第271章 荊江製衡(1 / 1)

建安十一年二月公元206年3月),料峭春寒依舊籠罩著長安城,未央宮白虎堂內卻因一份來自東南的八百裡加急軍報而氣氛凝肅。王康字承業)負手立於巨大的三州輿圖前,目光卻久久釘在荊州那片被特意染成深紅色的區域。軍師祭酒程昱字仲德)手持軍報,聲音沙啞地念出最後幾句:

“…吳侯孫策親攻江陵數月,士卒疲敝,疫病橫行。關羽據堅城深溝高壘,以逸待勞。諸葛亮自襄陽源源調發荊南之兵糧,更遣魏延率精兵出孱陵,斷吳軍糧道。周瑜雖竭力維持,終難回天。去歲臘月,孫策不得已焚營棄舟,退守夏口,水陸精銳折損近三萬眾,戰船損毀百餘…今荊襄八郡,北抵漢水,南至五嶺,西控巴陵,東臨江夏,已儘歸劉備…”

程昱合上軍報,堂內一片沉寂。王康緩緩轉身,冕旒垂珠輕晃,掩不住他眼中深沉的凝重。他手指重重地點在輿圖上荊州的位置,聲音帶著一絲罕見的慨歎:

“江陵堅城未克,荊南兵糧複至,更兼魏延斷糧…孫伯符敗得不冤。然此一敗,劉備儘吞荊襄膏腴之地,坐擁八郡!”他目光掃過程昱、賈詡、法正等謀臣,語氣轉厲,“文有諸葛亮運籌帷幄,龐統參讚機要,更有馬良、馬謖、蔣琬、向朗、潘濬等乾才濟濟!武有關羽、張飛萬人之敵,黃忠老而彌辣,魏延悍勇善戰,霍峻守禦大師,更有馮習、張南、劉封、習珍等爪牙銳利!帶甲之士,不下十二萬!水陸兼備,民心漸附…此獠,已成孤東出之心腹大患!”

王康的評斷精準而冷酷,道出了荊州易主後,西北霸業驟然麵臨的東南強敵。劉備再非昔日寄人籬下之客,而是坐擁荊楚、人才鼎盛、兵精糧足的一方雄主!

“主公明鑒。”賈詡字文和)攏著袖袍,羽扇輕搖,聲音波瀾不驚,“劉備驟得大州,根基未穩,諸葛亮雖智,亦需時日梳理內政,整合劉表舊部與荊南勢力。孫策新敗,損兵折將,銳氣受挫,更兼喪地之恨,其對劉備之怨毒,恐甚於往昔。此,正是我西北製衡荊襄,以江製江之良機。”

“文和之言,深合孤意。”王康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有了決斷,“禮曹掾孫乾字公佑)!”

“臣在!”孫乾持笏出列,神色恭謹。

“著你持孤手書及世子婚書,攜玄纁玉璧、三牲六禮,即日啟程,出使江東!”王康的指令清晰而有力,“此行三要:其一,重申盟好,履行建安六年201年)所定世子王湛與吳侯之妹孫仁時年十歲,今已及笄)之婚約!擇定吉期,迎娶孫夫人過江!其二,”王康語氣微頓,帶著一絲務實,“開啟互市,以我西北軍器監改製之餘皮劄甲五萬副,換取江東所產之稻米十萬石、細葛布五萬匹、上品丹砂千斤、精漆千桶!價格由爾與江東詳議,務求互利。其三,”王康目光銳利,“重聲‘孫王盟好,共禦大耳’之約!明告孫伯符,孤願與之共扼劉備北窺中原、西圖巴蜀之勢!荊襄乃天下之腹,非一人可獨吞!”

“臣孫乾,領旨!”孫乾肅然應諾,深知此行乾係重大。世子聯姻乃固盟之舉,五萬副皮甲雖為西北軍淘汰的鑲鐵皮甲改製,然對缺甲的江東軍而言仍是及時雨)換取急需的稻米補江東因戰亂可能的糧缺)、葛布民用軍需皆宜)、丹砂藥材、煉丹)、漆器奢侈品及軍工塗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捆綁。而“共禦大耳”的呼聲,更是直戳孫策痛處,將江東的怒火引向荊襄。

“著鎮南將軍甘寧,調樓船十艘,精銳水軍兩千,護送孫卿使團過江,直至建業!務必彰顯我西北威儀!”王康補充道,對江東之行給予了最高規格的保障。

“諾!”階下將領中,甘寧沉聲應命。

安排妥當東南製衡之策,王康的目光重新投回那幅象征根基的三州輿圖,躁動的心緒漸複沉凝。荊襄之變,雖增勁敵,然西北霸業之本,首在深耕內政,強己而後製人!

十日後,建業,吳侯府。

孫策字伯符)高踞主位,臉色因新敗而略顯陰鬱,眉宇間卻依舊帶著猛虎般的桀驁。堂下,禮曹掾孫乾不卑不亢,將王康手書、婚書及禮單一一呈上。

“…吳侯雄略,雖江陵小挫,然江東根基未損。我主大將軍,心念舊盟,特遣乾來,一為踐世子與孫夫人婚約之諾,二為互通有無,永固盟好,三則…”孫乾微微一頓,聲音清晰有力,“重聲‘孫王盟好,共禦大耳’之約!荊襄劉備,假仁假義,趁喪奪地,實乃你我共敵!其坐擁八郡,虎視眈眈,非江東或西北一家可獨製。望吳侯明察!”

孫策展開王康手書,目光掃過那熟悉的剛勁筆跡,尤其在“共禦大耳”四字上停留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刻骨的恨意與認同。他再翻開禮單,看到“皮劄甲五萬副”時,瞳孔微微一縮!江東缺甲,人所共知,此批軍械,正是雪中送炭!而換取之物,稻米、葛布、丹砂、漆器,雖也珍貴,卻非江東命脈所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王承業信人!”孫策猛地一拍案幾,鬱氣似消散不少,“婚約之事,本侯無異議!舍妹孫仁,已至摽梅之年16歲),可擇吉日,送嫁長安!至於互市…”他看向一旁靜坐、神色依舊從容的周瑜字公瑾),“公瑾,此事由你全權與孫公佑商議,務求公允!”

周瑜頷首,溫潤的目光看向孫乾:“孫掾遠來辛苦。五萬副皮甲,解我軍燃眉之急,吳侯與瑜皆感大將軍盛情。稻米、葛布、丹砂、漆器之數,可依貴使所請。另,江東新得會稽海鹽萬石,亦可添入交易,聊表心意。”他輕描淡寫,便為江東多爭取了一項重要物資的輸出。

孫乾心中暗讚周瑜手腕,麵上笑容不變:“都督美意,乾代大將軍謝過!海鹽亦為西北所需,此議甚善!具體交割事宜,容乾與都督細商。”雙方各取所需,氣氛頓時融洽。

“至於劉備…”孫策冷哼一聲,眼中殺機再現,“大耳賊竊據荊襄,此仇不共戴天!請孫掾轉告大將軍,‘共禦大耳’之約,我孫伯符記下了!待我江東兒郎休整完畢,必與大將軍東西呼應,讓那大耳賊寢食難安!”聯姻互市已成,共同的敵人更讓孫王同盟在荊州敗局的陰影下,反而顯出一種奇異的穩固。孫乾此行,可謂功成。

當東南的合縱連橫緊鑼密鼓進行之時,王康的車駕已悄然駛出長安,深入右扶風廣袤的新墾區。建安十年清田所釋放的百萬隱戶與荊北移民,大量安置於此。時值春耕,廣袤的原野上,無數農人驅趕著耕牛,在剛剛解凍的土地上辛勤勞作。

王康未著冕服,僅一身玄色常服,在戶曹掾崔琰、工曹掾馬鈞、並州牧王淩巡視三輔農政)等重臣陪同下,徒步走上田埂。泥土的芬芳混合著新翻土地的濕潤氣息撲麵而來。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尚帶寒意的黑土,仔細撚動,感受著其中的墒情與肥力。

“主公請看,”馬鈞字德衡)指著不遠處一片試驗田,幾名壯漢正駕馭著一種前所未見的巨型犁具。那犁鏵並非傳統的直轅單鏵,而是呈奇特的“山”字形,三根粗壯的鐵齒寒光閃爍,深深楔入土地!更令人矚目的是,牽引此犁的,竟是三頭健碩的黃牛,以特製的“三牛抬杠”並行牽引!

“此乃工曹格物院新製‘深耕鐵齒犁’!”馬鈞聲音帶著匠人特有的興奮,“以精鐵鍛打,鐵齒破土深可達三尺!遠勝舊犁尺餘之深!配合三牛之力,日翻生地可達五畝!尤為適宜河套、河西、三輔新墾之生地及板結之田!據隴西、朔方、河套數處屯田點試種回報,用此犁深耕之田,畝產粟麥可增三鬥以上!”

“增三鬥?!”並州牧王淩字彥雲)聞言動容,“若推廣三州新墾之地百萬頃,歲增之糧,豈非逾三百萬石?”這是一個足以讓人心跳加速的數字!

王康眼中精光一閃,大步走向那架鐵齒犁。他屏退馭手,親自扶住犁柄,感受著那沉甸甸的分量與冰冷的觸感。在三頭健牛的拉動下,沉重的鐵齒犁如同巨獸的利爪,轟然破開堅硬的土地,深深嵌入,翻起大塊飽含生機的、油亮的黑土!深達三尺的犁溝,如同在大地上刻下的深刻印記。

“好犁!好器!”王康直起身,望著身後那一道深邃筆直的犁溝,臉上露出難得的暢快笑意,“此乃富民強兵之神器!馬德衡,工曹格物院立此大功!著即撥付錢糧,全力督造此犁!優先配發河套、河西、上郡、北地、安定等新墾郡縣及屯田軍!務使今歲秋播,三州新墾之地,皆用此犁深耕!”

“臣遵旨!”馬鈞肅然領命。

王康的目光從深耕的田野收回,轉向肅立一旁的戶曹掾崔琰字季珪):“季珪,新編之民,授田已畢,今有此利器深耕,活命之望大增。然《新稅賦令》與《育嬰恩賞令》推行至鄉野閭裡,可有阻滯?”

崔琰拱手:“回稟主公,新令惠民至深,萬民稱頌。攤丁入畝之製,雖有胥吏需重新丈量核算,然有清田理戶之根基,推行尚算順暢。育嬰木牒,工曹首批十萬枚已分發各郡慈幼曹,登記造冊,按令賜物免役。唯…”他略作遲疑,“邊遠新附之地,尤以涼州河西、西域新設郡縣,吏員不足,新令推行稍緩。且慈幼錢糧布肉發放,路途遙遠,轉運靡費不貲。”

“吏員不足,著吏曹從三輔、河東、河內等文教興盛之郡,遴選乾練吏員及崇文館學子,充實邊郡!慈幼轉運之費,計入新政支出,由內帑補貼兩成!”王康決斷迅速,隨即看向一直沉默跟隨在後的年輕書記官,“司馬懿。”

“臣在。”司馬懿字仲達)出列,躬身應道,神色一如既往的沉靜。

“河內溫縣司馬氏,雖已奉《限田》《括戶》二令,然清查之中,其旁支三房司馬進、五房司馬通等,陰匿田產、飛灑詭寄、勾結胥吏、阻撓丈量之跡,軍情司已查有實據!”王康的聲音轉冷,帶著不容置疑的凜冽,“更有甚者,前番冀州袁紹遣使暗中聯絡,此二房竟有子弟與之暗通款曲,妄圖收集我清田冊簿為攻訐之資!此等冥頑不化、心懷怨望、暗通外敵之徒,斷不可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目光如刀,釘在司馬懿身上:“河內乃司隸門戶,毗鄰曹操,其地豪強清查,關乎北疆安穩。著爾以‘清田理戶副使’銜,持孤節鉞,即赴河內!司馬進、司馬通及其核心黨羽,以《附逆通敵律》論處,立斬不赦!其家產田畝,儘數籍沒!餘者,依律禁錮!河內其餘未清之族,有敢效尤者,無論門第,皆以此例,犁庭掃穴,絕其根基!可能勝任?”

白虎堂內無形的壓力仿佛瞬間凝聚於司馬懿肩頭。這是要他親手揮刀,斬向自己家族的旁支!更是將他置於河內這個豪強盤踞、毗鄰敵境的險地!堂中諸臣,目光皆聚焦於他。

司馬懿緩緩抬起頭,深潭般的眼眸中無波無瀾,唯有一片近乎冷酷的清明與決絕。他對著王康深深一揖,腰彎得極低,聲音平穩而清晰,不帶一絲猶豫:

“臣,司馬懿,領大將軍令!必持節鉞,秉公執法,犁庭河內!凡陰抗國策、暗通外敵者,無論親疏,皆為大將軍刃下之鬼!若完不成此命,臣提頭來見!”

“好!”王康眼中閃過一絲激賞,“孤予爾臨機專斷之權,可調河內屯田軍彈壓!賜爾‘犁庭’劍,見此劍如孤親臨!”一柄造型古樸、劍鞘上銘刻著“犁庭”篆文的寶劍,由侍衛捧至司馬懿麵前。

司馬懿雙手接過,入手沉重冰寒。他不再多言,捧劍肅立。陽光透過高窗,照亮了他半邊沉靜的臉龐,也照亮了劍鞘上那象征著鐵血與清算的“犁庭”二字。荊江製衡的棋局已布下,而西北大地的深耕與肅清,仍在王康的意誌下,向著更深處,更暗處,堅定不移地推進。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