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元月甲子公元213年2月11日),長安未央宮前殿。
歲首的寒氣被巨大的蟠龍銅柱間熊熊燃燒的獸炭驅散,卻驅不散殿內彌漫的肅穆與沉甸。晉國公、大將軍王康高踞丹墀禦座,玄衣纁裳,十二旒冕垂珠,威儀深重。階下,九曹掾屬、五監正使、五院祭酒、五軍都督府都督、三州牧守及在京兩千石以上文武大員,依班肅立,冠蓋如雲。歲首大朝,奏報建安十六年家底,此乃國本之驗,關乎大晉興衰。
“臣,戶曹掾崔琰,啟奏晉公、大將軍!”崔琰手持玉笏,率先出列,聲若洪鐘,回蕩在空曠的大殿,“建安十六年歲終,雍、並、涼三州,安西、北庭都護府,及南陽、漢中二郡,總計在冊編戶:一百四十四萬兩千九百七十五戶,口:一千四百四十二萬九千四百七十五人!”
數字一出,殿內隱隱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較之建安十五年歲終的一千四百一十二萬九千餘口,一年淨增三十萬零四百七十五人!
崔琰不待驚歎平息,展開手中卷冊,聲音清晰沉穩,按州郡逐一道來:
“雍州九郡:京兆尹一百三十二萬口增二萬),左馮翊六十九萬口增二萬),右扶風一百零四萬口增二萬),朔方郡五十二萬口增二萬),上郡四十二萬口增一萬),安定郡二十九萬口增一萬),北地郡二十二萬口增一萬),天水郡二十七萬口增一萬),武都郡三十一萬口增一萬)。合計:五百零八萬口!
“並州九郡:河內郡一百零二萬口增二萬),河東郡六十四萬口增二萬),太原郡五十八萬口增二萬),上黨郡四十一萬口增二萬),雁門郡三十五萬口增二萬),五原郡四十三萬口增二萬),雲中郡三十七萬口增二萬),定襄郡二十九萬口增二萬),西河郡四十三萬口增二萬)。合計:四百五十二萬口!
“涼州六郡:敦煌郡四十七萬口增二萬),武威郡三十五萬口增二萬),張掖郡三十四萬口增二萬),酒泉郡三十四萬口增二萬),隴西郡二十九萬口增二萬),金城郡二十九萬口增二萬)。合計:二百零八萬口!
“安西都護府:漢民及歸化胡計六十九萬口增二萬),未改籍胡民十九萬口持平)。合計:八十八萬口!
“北庭都護府:漢民十五萬口持平),新歸化胡三十萬口增三萬),未改籍胡部二十八萬口持平)。合計:七十三萬口!
“漢中郡:五十七萬口增二萬,含清查隱戶)!
“南陽郡:六十八萬九千四百七十五口增八萬,含清查隱戶及戰後安置流民)!”
他合上冊卷,聲音帶著振奮與凝重:“此三十萬之增,泰半賴新政育嬰之效!建安十六年,慈幼坊接生嬰孩逾二十三萬,夭折率由舊年四成降至三成,活嬰近十六萬口!加之攤丁入畝,丁稅儘蠲,民無匿戶之憂,故生齒日繁!然,”他話鋒微轉,“新增之口,皆嗷嗷待哺,育嬰所費、官塾擴建、新增永業田授受、新增吏員俸祿,壓力日巨。尤以北庭、安西新歸化胡民激增,其安置教化、草場劃分,更需巨萬錢糧支撐!此盛世之基,亦盛世之擔!”
王康微微頷首,冕旒輕動,不置一詞。目光轉向金曹掾徐嶽。
徐嶽深吸一口氣,出列奏報,聲音帶著如釋重負又不敢鬆懈的緊繃:
“臣,金曹掾徐嶽,奏報建安十六年財賦收支!”
“歲入總計:三十二億八千萬錢!”
殿內頓時響起一片壓抑的驚歎!較之建安十四年的二十八億七千萬、十五年的三十億上下,此乃巨幅攀升!
“其源如下:”
“一,攤丁入畝之征:得益於戶曹清丈徹底,丁稅儘廢,田畝之稅實征:十二億三千萬錢!較上年增二億五千萬)”
“二,絲路關稅及安西、北庭都護府互市抽分:歲入十一億七千萬錢!增三億六千萬,主因安西平定,商路大暢,北庭皮毛、牲畜貿易激增)”
“三,鹽鐵專賣:清鹽行動震懾河東、河內,官鹽銷量激增,歲入七億五千萬錢!增三億三千萬)”
“四,農桑正賦三十稅一):二億二千萬錢!增一千萬,因新墾田及清查隱田)”
“五,市稅、邸店、礦利、罰沒等雜項:三億一千萬錢!增六千萬)”
“歲出總計:三十一億五千萬錢!”
“其大宗:”
“一,撫恤、功賞、三軍餉俸:十億八千萬錢!博望撫恤大部已發,然傷殘贍養、新兵餉俸仍巨)”
“二,工築水利:南陽重建、馳道、河渠、邊塞城池烽燧,耗四億五千萬錢!”
“三,育嬰、官塾、慈幼坊、常平糴糧等新政:二億八千萬錢!”
“四,吏員俸祿、中樞運轉:二億五千萬錢!”
“五,軍械營造、戰馬購置:三億四千萬錢!”
“六,安西、北庭都護府及邊郡維穩:二億五千萬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七,國債‘安國券’首年利息支出:三億錢!”
“歲終核算,盈餘:一億三千萬錢!”
徐嶽聲音微顫:“此乃建安四年來首次歲入盈餘!然,隱憂深重!其一,‘安國券’本金三十億,尚餘兩年,本息合計二十七億待償!其二,新增三十萬口,歲耗日增。其三,軍械、戰馬缺口仍巨,尤以陌刀、重甲、弩矢為甚。其四,南陽重建尚未完工,後續投入仍需巨萬。府庫存錢,僅得十七億,遠不足以支應未來巨耗!開源節流,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