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老師傅病了,就沒時間管了,就交給他兒子來管理。他兒子經驗也不多,父親的徒弟們也不太怕他,心思活的徒弟,就被利潤衝昏了頭。
於是,有人對包子餡動起了心思。不用最好的鮮肉了,用凍肉。甚至,有的肉,已經不能吃了,也與好肉混在一起,進入了餡料之中。
最後,出問題了。有一家分店,有顧客吃了包子後,肚子拉,一次兩次沒懷疑,次數多了,就舉報了。最後,食品監督部門來查,結果出來了。
這種結果,讓整個牌子砸了。本來隻是一家分店的事,結果連累了所有分店,大家都不去買了。老師傅又氣又急,最後病情加重,去世了。他兒子再沒辦法拯救這個品牌,跑到外地打工去了。
“凡是有錢的事,就有人動心思。當你管理不了彆人的心思時,你得先管住自己的衝動。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爹爹的一番話,讓冬子與燕子嚇出一聲冷汗。幸虧,所有加工,都是自己全過程參與的,全過程監督,保證了質量。但如果加工銷售量大了,監督不過來,就難免出現漏洞。
有錢的事,就有人動心思。這句話,更讓燕子提高了警惕。她專門把小蔣與小樊叫過來,告訴她們,賣東西時,一不能缺斤少兩,二不能提價坑人。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售賣或者運輸過程中,鴨子受到了汙染,那堅決不能賣。這東西,可以拉回來,不扣她們的錢。
冬子對燕子說到“按這個規模下去,我們一年能夠掙一百多萬,應該知足了吧?”
“不是錢的問題,冬哥,如果你想做出大事業,那就得需要更多的錢。”
“你眼中的大事業是什麼呢?天下的錢,哪裡有掙完了的呢?”
“讓爹爹為你而驕傲,對不對?”
燕子還是懂自己的,把這塊牌子做出來,形成一個長久的品牌,那就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了。但是目前,各方麵條件還不成熟,暫時要收縮規模了。
冬子抽出時間後,每天要用兩個小時,來考察市場,還得幫c姨爭取佛山品牌的代理權,所以也沒閒著。
“冬哥,你為什麼不自己搞,非要讓彆人來搞呢?”這是小袁聽到冬子的說法,第一個問題。
“我估摸著,容城的市場,隻有這麼大。而銷售部的人,都認識我。如果我不能保持躍進式的發展速度,彆人會說彭總當年識人不準。況且,我的能力,能夠乾好一件事就行了,四處都抓,是不行的。”
小袁其實懂得冬子的顧慮,但還是勸說到“這樣掙錢的機會給彆人,你不覺得可惜嗎?”
“袁哥,你知道,我光做鴨子,也掙不少錢呢。”
“有多少?”
“至少是原來在佛山公司收入的兩倍以上。”冬子沒有透露具體數目,僅用這個比較,就足夠讓小袁吃驚了。
“那我就懂了,一個不缺錢的人,缺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而冬子在考察市場時,難免會有人給那個四處亂竄的廖苕貨了消息。廖苕貨知道,許玫這些天不來自己這裡,原來是幫冬子賣鴨子去了,這讓自己有些失敗感。
許玫的選擇,好像在證明,跟著自己,不如跟著冬子。寧願賣鴨子,也不願意在牌鋪。這其中的原因,倒是苕貨沒有想到的。他認為,冬子一天隻賺一千多,能夠給許玫分多少呢?二百一天就頂天了。兩百塊錢,能夠讓追求時尚舒服的許玫,這樣拉得下架子?
過於複雜的問題,苕貨不會深入思考。而冬子考察建材市場的行為,給了他新的啟示。建材市場,肯定有錢賺,該怎麼賺呢?
從各種江湖人士聽到的消息,苕貨已經有譜了。從沙石水泥上下功夫。
當然,現在不是入手的時候,可以提前做些準備。現在,這裡的改造基建工程,是縣裡的重點工程,請來的都是大公司,他們的實力,自己是不敢嘗試硬來的。
但是,普通人,今後進了新房子的裝修,卻是可以想辦法的。沙,就是門檻最低但有利潤的行當。苕貨自己沒能力搞什麼采沙船,但是,他可以銷售。
利用兄弟們在道上的威懾力,哪一家裝修,如果不買他的沙,可以通過放狠話甚至小破壞的方式,讓對方就範。再加上,這些拆遷戶,都成了有錢人,自己的沙賣得貴些,他們也承受得起,不至於跟自己的兄弟們拚命。
水泥這事,可以用小水泥廠的普通水泥,賣出大廠優質水泥的價。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如果自己抓不住這個發財的機會,那才真的是個苕貨。
今天的苕貨,已經開始聯係沙場老板了,當然是帶著幾個兄弟過去的。至於是商量談判還是威脅利誘,那就另說了。
但是,談得並不順利,因為苕貨畢竟初出茅廬,搞這些生意的老板,都算是滾地龍,什麼都見過。雖然表麵上對苕貨客氣,遞煙倒茶的,但說到錢,卻不那麼好說話了。
下一步,必須給幾個不聽話的人,給些壓力。苕貨往街邊吐了口痰,把煙頭摜在地上,用腳踏上,狠磨了幾下。
苕貨是有威脅彆人經驗的,大部分時候,他不會親自出麵,而是請馬仔出麵。要威脅彆人時,總是很隱諱地說到“你兒子在東方紅小學讀書吧,我看他爺爺有時接他。”
或者說“你老婆上夜班,一個人回家,她不怕嗎?”
容城本地人的信息,了如指掌,最怕這種說不清楚的威脅。畢竟,這種話,你也不可能報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隻要錢不多,人家一般都從了。
但是,沙廠老板卻並不怕。他們麵對的總是這種人,所以,他們有經驗。更何況,哪個老板手裡沒幾個兄弟呢?硬來,他也不怕。
苕貨正處於焦慮期,好在,最近,晚上來賭博的人,更多些了,倒帶來一些生意。
冬子卻進入了稍微輕鬆的時段。小熊到八號門那邊,幫燕子的父母改造了飼料粉碎裝置,讓效果好了不少。
原來飲料粉碎,由於加的藥材及物品種類太多,他們平時很忙的。再加上,粉碎出來的粉塵及噪聲很大,也讓人不舒服。尤其是爺爺,呼吸係統有毛病,整天在那個環境中,休息也不好。
小熊做了兩改造。一項是定量分類入料口。在粉碎機外,設置了十幾個入料添加口,最後統一進入粉碎機。按比例設置刻度,你不需要用稱來稱這些料的分量,隻需要加滿那個刻度就行。一次性把所有料倒滿刻度後,就不管了。自動進料,自動粉碎。
第二項改造,是全封閉加工。入料工序完畢後,所有入料口及粉碎機都蓋上蓋子,蓋子內外,都有吸音材料。他還把粉碎機與電動機之間的曲軸傳動,改為了皮帶傳動,減少了機械噪聲。這樣,粉塵飄逸的渠道被封閉,聲音也小了許多。
以前,他們加工時,有鄰居有意見,隻不過不好意思提。現在,沒有一個鄰居有意見了。當然,燕子送的鴨子,也起了作用。
工序變得輕鬆,環境也變得很好,這讓燕子父母的勞動強度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小熊是個寶藏,燕子決定,要給他提工資。但是,她有一個顧慮,因為小熊的工資有兩個參照係。第一,他不能比小蔣的高,畢竟,小蔣是師傅。第二,他的收入不能與小向差距太大,畢竟是同時進來的,主業也差不多。
怎麼辦呢?冬子想到一個辦法。
飼料廠機械維護,這個新的工作任務加給了小蔣,每個月,給他增加一千元的維護津貼,由燕子父母給他發,不從燕子這裡出。
當然,小向也有安慰資金出車補助。
每天,拉兩個攤位的鴨子出去,還有就是,有時農村的貨供應不上時,得到武漢白沙洲去拉鴨子。按每天拉貨到市場的補助10元一天計算,每次到白沙洲拉鴨子,一次補助30元,那小向每個月,也多了大幾百的收入。
多勞多得,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