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城始建於開皇二年(582年),到開皇三年三月遷都。
曆經隋唐兩代的不斷擴建,才是後來的那個長安城,但唐末時候,萬邦來朝的大唐帝都也一樣被打廢了去。
漢長安城則是距離不遠,但是已經早為戰爭而殘破不堪,渾然不見昔日大漢的無敵氣象,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王言是見過漢長安的,他也在那邊主政過。路過了舊址,倒也沒有太多的思考,不過是照常的感謝活爹罷了……
經過了七年時間的持續建設以及人口的遷移,等王言來到大興的時候,這裡已經很有規模,城市也已經很大。
畢竟一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達官顯貴都在這裡,光是給這些人提供配套的服務,就要許多百姓。而百姓們對於生活的需求又要有更多的百姓來滿足,城市自然也就擴張起來。
雖不足十年,卻也已經發展成了人口二三十萬的大城市了。遠看城池還不甚雄偉,走進去卻是人流如織,街上很是繁華熱鬨。
楊廣沒工夫安排王言,在楊堅率領百官出城迎接大軍凱旋走儀式的時候,王言就已經隨著押送財貨的隊伍先行進了城去,跟隨到了內城的晉王府。
“弟兄們,今後有事情一定要來找某。某雖攀上了晉王的高枝兒,卻也沒忘了是出身行伍小卒,以前分屬隋陳兩國,而今天下一家,某與諸兄弟自也是一家人。能幫到的,某必儘全力。”
“諮議情重,我等既與諮議留了名冊,今後但有用的上的,儘可遣人來尋,我等用命相助。告辭了。”
“山高路遠,兄弟們慢行。”
王言和蕭媚給足了麵子,一直送了這些大頭兵出了晉王府偏門,目送著眾人嘻嘻哈哈的離開,這才同蕭媚回了府中,到了王府管家安排的院落裡。
陳國帶回來的侍女還在,正殷勤的同晉王府的粗使丫鬟們一起打掃衛生。
兩人則是在院裡亭下的桌子上吃著晉王府管家安排的吃喝。
“夫君,咱們是不是在外城買個宅子?再去城外置上百十畝田地?住在晉王府諸多不便,總非長久之事。”
王言噸噸噸的喝了半壺酒下去,蕭媚習以為常,王言基本上拿酒當水喝。這是真正的糧食精,雖然多少有幾分雜質,但其實味道還是不錯的。
“且等幾日,看晉王殿下如何安排。”王言說道。
楊廣在城外走了過場,回到王府緊急洗漱沐浴一番,便去到了皇宮之中,皇帝犒勞有功之臣,在皇宮裡大擺宴席,要慶祝一番,再加上戰後的諸多事宜,以及相關的各種運作,楊廣一時半會兒真沒功夫搭理王言。
王言也不急,他們到了晉王府才是上午時候,吃過了飯,洗過了澡,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便出門逛街。
蕭媚還是素裝,再沒穿華服,她不想惹麻煩,她的很多衣服、珠寶首飾都是違製逾矩的。長安都是顯貴,雖然她已經很相信王言的實力,卻也不想真的跟王言出去隱姓埋名、占山為王。所以她一改作風,行事低調。
王言還是很欣慰的,蕭媚是個讓人省心、放心的女人,很有分寸,明晰利弊。當然儘管蕭媚真的惹事,他也不怕,也不會責怪蕭媚。但相對來說,能夠更加的順暢,更加的光明正大,他也是更願意的。
他本身就很低調了,穿著武夫的勁裝,腰間佩著八麵漢劍。走在美麗的蕭媚身邊,反倒像是個護衛。
出門去,自然要往熱鬨的地方,所以兩人就近到了東市。
因為這邊靠近內城,自然方便達官貴人們,所以賣的都是高價的東西。
這邊的人流不少,有的是各個府上采買的小廝,也有的是各家的孩子們,或者是各家的夫人們,約著一起出來閒逛遊玩。
同時街上的治安也很良好,街市兩旁都有軍卒把守,街市之中則是有衙門的小吏帶著捕快執勤。
“感覺怎麼樣?”王言笑問著身邊的蕭媚。
“沒什麼感覺。”蕭媚說道,“妾身在建康時,長居深宮,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如果非要說的話,許是更熱鬨吧,宮裡可沒有的這種景致。”
“咱們去西市看看,那邊人更多,也更熱鬨的多。”
於是兩人離了東市,不緊不慢的走在街上,一路上走走停停。一邊看著如今大興城的風貌,也一邊看著哪裡的房子不錯,哪裡的店鋪生意好,對這個城市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如此一直晃悠了半晌,這才到了西市。
甚至於還沒有到真正的西市,喧囂隔了老遠就已經傳到了耳朵裡。這邊的人相當多,相當熱鬨。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甚至還有個彆的一些中亞、歐洲的麵孔。
這是張騫通西域的功勞,到了現在,絲綢之路儘管不好走,卻也發揮著它的作用。
王言終於護著蕭媚走進了西市的範圍,這裡店鋪林立,叫賣之聲不絕於耳,也夾雜著一些誠摯的問候。
這裡有著更多的捕快,維持著秩序。或者說,是給偶爾出沒的掛著高門顯貴之家牌子的馬車維持秩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