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倒打一耙
萬曆皇帝現在看誰都不順眼,親自對人形祥瑞問道:“嗬,你若真是個老實人,就老老實實將事情講明白了。”
林泰來便奏道:“當初臣奉旨去邊牆外,對北虜酋長白忽台進行冊封。
期間遇到另一虜酋來三兀,其人極為無禮,言語對大明多有不敬。
臣經試探得知,此人性如豺狼,不知感恩,曾經與土蠻汗合作,參與去歲寇邊,而且完全沒有悔過之意。
臣這樣的老實人,向來敏於行而訥於言,能動手就不廢話。
所以為震懾諸夷部落,宣示大明國威,臣不惜自身安危,在北虜眾酋長隊麵前,將來三兀當場格殺。”
眼看著林泰來不停自吹自擂,又加上了“不顧自身安危”這種正麵定語,張鯨粗暴打斷了林泰來,質問道:
“上麵這些事情,朝廷都知道了,不必贅述!
你還是詳細說明,你為何隱匿實情不報!是不是故意釣魚!”
張鯨的策略也很明顯,隻要抓住“故意釣魚”這一點,林泰來就是居心叵測!
林泰來又對張鯨說:“後來北虜女酋三娘子擔心各部酋長因為我而對大明心生不滿,假意將我抓走,以緩和局勢。
我當時身在大漠,處境堪比蘇武,不便向朝廷傳回真實消息,也沒有這個條件。”
張鯨抓住了漏洞,“聽起來三娘子對你並無惡意,你很容易就能脫身,那你為何遲遲不歸?”
林泰來答道:“北虜那邊正在爭奪順義王,我身為大明邊鎮使節,既然到了北虜,當然要承擔斡旋的責任。”
“你斡旋個屁!”張鯨作為東廠總督,還是有點情報的,“我隻聽到消息說,你和三娘子雙宿雙飛!”
這個情報比較過時,當然因為效率問題,最新的情報還沒有傳過來。
林泰來羞澀的說:“我隻是犯了一個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眾人:“”
這就是伱自己說的堪比蘇武的生活?
反正大家是能理解了,林泰來不願意“脫身”,遲遲不歸的原因。
林泰來不想細說緋聞,連忙繼續說:“那些細節不重要,原本我想著,等脫身之後,再向朝廷解釋也來得及。
在我們老實人心裡,立功受賞這種事情並不急於一時,多等幾天無所謂。
但是沒想到,從宣府鎮到朝廷裡,竟然有如此多玩心眼的聰明人,想要給臣定罪!
所以並不是我想要釣魚,而是朝廷裡像張鯨你這樣的自作聰明者太多!”
等得就是你這句!張鯨再次質疑道:“但你終究還是回到了邊牆內,也沒見你有任何說明,你故意隱瞞了實情,還說你不是釣魚?”
林泰來繼續解釋說:“等我進入邊牆之內後,已然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情況。
我這樣的老實人想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我當時心裡十分氣憤,滿腦子就想著到了京師後,再與那些大聰明官員們理論理論。
剛才也論證過了,我林泰來這樣的老實人能動手就絕不啊不,敏於行而訥於言。
我生平確實不愛上奏疏打嘴仗,大都是直接上門動手,所以當時滿腦子隻想回京師當麵理論,有什麼不合理之處嗎?”
眾人:“”
他們發現,隻要接受了“老實人”這個人設,似乎一切都能合理了。
張廠公見連續詰問都沒能製住林泰來,有點氣急敗壞了,大聲喝問道:
“北鎮撫司奉旨審問時,你卻直接認罪,又是何故?
那時候你還不肯明說,難道你還想對皇爺也敏於行而訥於言?”
老油條都敏感的覺察到,張鯨開始急了,用這麼生硬手法上眼藥,足以說明張鯨的急躁。
林泰來歎口氣,“話接上回,我卻沒想到,走到居庸關時,又遇上了矯詔的廠衛”
“不是矯詔!”張鯨非常利索的澄清,這個黑鍋不能認。
現實不是戲說,戲說不是胡說,矯詔真可能會被殺的!
林泰來繼續說:“反正遇上了拿著詔書的官校,麵對詔書,我也隻能束手就擒。”
張鯨咄咄逼人的說:“彆東拉西扯講這些沒用的,隻說你在北鎮撫司為何還不肯明說實情,直接認罪?”
林泰來很詫異的反問道:“我為什麼不認罪?”
張鯨一時錯愕,被這句話整不會了。
林泰來振振有詞的說:“我這種老實人沒有太多心眼,既然陛下認為我有罪,我當然就該老老實實認罪。
即便君父被人蒙蔽,一時間冤屈了我,那我也要先認了罪,以維護君父的聖明,以後再想辦法辯白。
我這樣老實人就是這麼想的,這種想法有錯嗎?
這不是聖人的教誨嗎?按照聖人的教誨行事,難道也不對嗎?”
臥槽!殿內所有人都驚了,“敏於行而訥於言的老實人”這個邏輯,竟然完全跑通了!
還是那句話,隻要接受了“老實人”人設,一切都能變得合理!
至於林泰來到底是真是假,在場的都是政治大佬,根本不會在意真假問題。
眾人都能看得出來,年輕皇帝麵子上過不去,急切的想甩鍋。至於具體甩給誰,可能並無所謂。
而林泰來睜眼說胡話的深意,大概就是想展示給皇帝看——
想甩鍋給這“老實人”是一件技術難度很大的事情,所以皇帝陛下您為什麼不換個更輕鬆的人選?
那麼現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老實人”到底是真是假,而是皇帝會不會接受這個“老實人”人設?
張鯨真的急了,“皇爺!這是林泰來巧言令色,以詭辯脫罪!”
眾大臣齊齊覺得張鯨開始落入下風了,因為林泰來都開始降維打擊了,你張鯨還在這裡重複老套路?
林泰來答道:“如果臣本來是無辜之人,但陛下卻對臣產生了誤會,那麼一定是有奸賊誤導了陛下,不知此人是誰?”
萬曆皇帝曰:“此張鯨曾言之。”
他也想看看,林泰來會怎麼說,這就是帝王之術。
張鯨有點懵,皇爺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想說,咱是奸賊?
當初明明是皇爺你想蹭熱點,然後他張鯨才提供了參考意見!
林泰來對皇帝奏對說:“臣不得不以為,張鯨實在太蠢了。
他身為東廠提督,竟然被宣府巡按、禮部幾個文官製造的假消息給騙了,導致陛下出現重大誤判。
這是能力不足引起的失職,張鯨完全沒有能力管理廠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