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玄烽煙錄!
就在李正罡離開王宮的兩個時辰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秦都內外。據說太後要秉承秦國王室曆代的傳統,將那剛從唐國回來的孫女,下嫁到李家去。
朝中重臣聞聽此信,皆是一片嘩然。前幾日呂丞相剛剛在私下裡給他們透了些口風,說是朱妍會被送到唐國,嫁給那個二王子趙謹,當做兩國罷兵的籌碼。如今看來,呂丞相的判斷是錯誤的,太後並沒有被他的計策說服,而是選擇在這危難之時,拉了李家一把。
晚間,在閣中與群臣議論此事時,呂道然並未表現出什麼不悅的樣子,反而是不住地感歎太後仁德。說她老人家寧可去麵對唐國的大軍壓境,也不願在這個時候拋下李家這個老朋友,真乃自古以來君臣相濟的典範了。那些唯他馬首是瞻的大臣們,聽了他這樣的論調,也紛紛稱讚呂相胸懷寬廣,計謀超群,果真是大秦之棟梁。
呂道然這一番演技能瞞過眾人,看在太後的眼裡卻是另一番味道。當聽到淩嬤嬤給她講那些大臣們的做派,不由得搖了搖頭笑了起來。她活了這麼大年紀,什麼樣的人沒見過。在她看來,眼下呂道然雖然有些急功近利,手段激烈了些,但還不算是一個壞人。那聯姻的消息就是她叫淩嬤嬤給放出去的,她就是想借此看看朝中群臣到底是個什麼反應,看看呂道然的那一番言論,背後到底站著多少人撐腰。
太後有太後的打算,但這事一公開,卻將李正罡的不少算計給攪和了。原本他接了祖地李崇智等五位老祖的書信,說是要讓他做一場世子回家上墳的戲,將明裡暗裡那些預謀對李家不利之人都給激出來,然後祖山上多派些好手下山,在途中將這些敵人一網打儘。之前李牧之與他爭論的,也正是此事。
依著李正罡,是斷斷不肯讓李牧之親身犯險的,至多是尋一個身量年紀差不多的人來扮成李牧之的樣子,自己再大張旗鼓地親自護送就是了。可沒想到李牧之聽到此言卻反應激烈,說什麼用假的不如用真的,自己好歹也是一身本事,再加上也確實想要回去給父親上個墳。這麼多的理由一下子都丟出來,李正罡也是十分無奈,隻好用了一手緩兵之計,先入宮去見了太後。
眼下全秦都的人都知道李牧之與朱妍要成婚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就算找個假的來騙人也是不可能了。畢竟李家千年來最看重的就是天地君親師那一套,在娶公主和回鄉祭祖這件事上,是一定要以王命為先的。
不光是李正罡愁,李牧之自己也糾結得夠嗆。他是聽說過宮裡有一位打小送到唐國去養的公主,在天玄之變後被七爺爺給救了回來。但七爺爺還沒來得及給自己講那公主的事情,就忙著帶隊回去處理喪事了。
憑心而論,他才不想娶什麼公主。他自小的書讀得雖然不算多,但老爹好歹也是文脈的傳人,即便是那些深奧的大部頭他不愛看,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之類的故事書倒是也看過一些。那書裡麵的公主一個賽一個的刁蠻,那些青年俊傑凡是當了駙馬贅婿,幾乎就都很快地變成了行屍走肉一般。連行走坐立都要受王家節製,生活再也沒有一點自由可言。
但轉念再一想,父親死了,自己眼下就是李家主支的繼承人了,凡事又如何能隻考慮自己的得失呢?李家如今是江河日下了,若是能與王室聯姻,那興許還能再度翻身,重新恢複在朝中的地位。自己若是拒絕了,惹得太後一生氣,反而叫鎮南候那一撥人給瞧了笑話,占了便宜。
“唉,這可如何是好。”李牧之托著下巴,小聲地嘟囔道。
“侄子,你快收拾收拾自己,國舅爺帶人來家裡了,你四爺爺去迎了,你這個當世子也趕緊吧。”李沛霖的聲音從房門口響起,打斷了年輕人的苦惱。
“啊?國舅爺?他來乾什麼?娶媳婦也沒有這麼著急的啊!真的是……”李牧之聽到叔叔在門外這樣說,頓時手忙腳亂了起來。他以為那不過是太後將想法對著四爺爺提了一嘴,真落實這件事還得些日子。誰知道這國舅大人居然來得這樣快,連半天都等不及。
“哎呀,我說大侄子你就麻利點兒吧,估計現在他們都過了二門了,我先過去替你支應幾句啊。”李沛霖聽得房內亂糟糟的撲騰聲,心覺好笑,便又逗了他一句。
“就來了,就來了,您可彆催了。我靠!”李牧之越忙越出錯,為了回話隨便就抓了邊上的東西來擦臉。可蹭了兩下就覺得不對,定睛一看,竟是自己搭在一旁還沒來得及洗的練功綁腿,這可是夏天,那玩意兒浸透了汗,味道可想而知。
其實作為李家世子,他理應是有四名隨從和兩名侍女的。但李牧之前兩年怕自己那些上躥下跳,招貓逗狗的頑皮行徑都被下人向父親告密,才以自力更生的理由把下人都趕出了自己住的院子。眼下遇到這緊要關頭,可把他給後悔死了。
國舅吳清這次來,其實並不是像李牧之想的那樣是急著下聘的。而是奉了姐姐吳氏之命,先來與李家通透一下,互相聊聊想法,看看李家還有沒有什麼常規的要求,有沒有什麼額外的打算。說白了就是當了個具體的溝通者和操辦人,來打個前站而已。李正罡自然明白吳清的來意,他將一乾人都請進了正堂,那些侍衛和隨從不敢坐,都在吳清身側靠牆列成了一排。
“李四爺,我擬了個禮單,請您過目,若有不妥當的,還請您提出來,我好照著去安排。”吳清從懷中掏出一個紅緞麵夾著明黃宣紙的折子,遞到了李正罡的麵前。
李正罡接了過來,卻沒有打開的意思,而是正色說道“國舅這是哪裡話,我李家世代高攀王室,豈敢貪圖什麼禮單,這一位位公主下嫁李家,便是通了天的大禮。”
“李四爺,這禮單上有幾樣可是我姑姑親自安排的,您還是看看吧。”吳清故作神秘地眨了眨眼,示意那裡麵有能讓李正罡意外的驚喜。
李正罡聽到是太後安排的,不由得正色起來,他知道吳清不會無的放矢,便鄭重地點了點頭,輕輕地打開了手中的折子。
禮單很長,足足有二十幾頁。其中前麵十八頁上寫的全是各種珍奇寶物與金銀珠玉,光是看那下麵動不動就用“斤”、“升”、“斛”來做計量單位,就知道這些賞賜的價值了。彆說是朱妍下嫁李家了,就算是給李牧之去唐國娶個公主回來,恐怕都不算虧待了。
可這還隻是標注“通賞”的內容,說明這不過是常規的禮物而已。等到李正罡翻到了“特賜”那一頁時,才算真正地被驚到了。
“啊……國舅爺,這可萬萬不行啊,我得去與你進宮見太後一麵,這個禮太重了,我李家受不起!”李正罡也是近八旬的老人了,此時以他的閱曆都覺得那禮物重的過分了,捧著禮單的雙手竟然有些微微顫抖起來。
“李四爺,姑姑在我出門前特意交代過,她說如果您不肯接受這禮單,就當是拒絕妍兒的婚事了。”吳清笑著說道。
“唉,這可如何使得啊。”李正罡聽得這話,不禁苦笑連連。
“世子在府中嗎?李四爺,能不能將他請出來,我這個做舅公的想見見外甥女婿。”吳清將話題轉到了李牧之的身上,對著李正罡問道。
“在,在,我已經叫人去喊他了,這孩子練功勤奮,或許在偏院中,才來得慢了些。”李正罡的心緒還沉浸在那禮單上,此時被吳清一提醒,才想起來這個小家夥怎麼還沒來,沛霖都去找了一刻鐘了。
“四爺爺,孩兒聽說……”正在這時,李牧之的聲音從外麵響起。李正罡心想這孩子來得正是時候,吳清剛一提就到了。
聲音還沒落下,李牧之的身影已經在門前出現了。因為他已經聽李沛霖講過,此時便顯得十分從容,作為秦國第一世家的繼承人,精心準備之下,自然是氣勢非凡。
吳清雖說是國舅爺,但這十五年來一直生活在唐國天玄城。唐王趙宏溺愛朱妍,準她每年都能回國一個月見見父母。而他顯然就沒這等待遇了,因此對於這個李家的世子,他也隻是聽人講了又講,自己卻從來都沒親眼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