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在明軍強大的攻勢下,和精湛的戰術下,一敗塗地。
甚至到了後麵隻要明軍說管飯,西伯利亞人就會成片的投降。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生存條件有多麼惡劣。
大明和西伯利亞人之間並沒有化解不開的仇恨,雙方之間的戰爭現在也可以看做是內戰,因為在萬曆年間,西伯利亞地區就已經歸降大明了,大明在西伯利亞地區設立了十多個宣慰司。
這就給大明收複西伯利亞地區提供了法理上的支持。
大明收複西伯利亞就是收複自己的領土,是正義的行為,而其他國家占領西伯利亞地區就是侵略行為,是不正義的。
所以,大明和西伯利亞人之間的戰爭,必須定義為內戰。
這是出於國家層麵的考慮。
我們打仗,自古就是講究師出有名。
哪怕是造反,也要有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
讓將士們知道為什麼打仗,有助於提升軍心和士氣。
……
和西伯利亞人之間的戰爭,楊軒並不擔心,他相信大明的將士們。
我們這個民族的士兵,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士兵。
戰略方向在開戰之前就已經計劃好了,楊軒要做的就是保障好大軍的後勤。
終於,在承武十一年,南下的西伯利亞人被消滅的被消滅,投降的投降。
而明軍,也正式和沙皇俄國接觸。
哪怕明軍是疲憊之兵,但在初次的交鋒之中,明軍依然取得了勝利,隻是付出的代價比想象的更多。
北伐的明軍並沒有和沙皇俄國的軍隊交過手,哪怕楊軒早已經將西域方麵關於沙皇俄國軍隊的情報轉給了前線的一眾將領,但這初次的交鋒,明軍還是吃了些虧。
楊軒強調,不可小覷任何敵人。
要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他要求,前線的將士們克服困難,不怕犧牲,要趁著敵人沒有重視起來,和反應過來之前,儘可能的收複領土。
扞衛大明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性。
現在在西伯利亞地區,沙皇俄國的兵力分散,而且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兵力也不算多,沙皇俄國擴張的方向主要還是放在了西麵,擴土和爭奪出海口。
兵力也都集中在西方本土,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落後,他們並不需要更多的兵力就能守住。
這也就給了大明機會。
冬天的西伯利亞極為寒冷,不是東北地區可以比的。
明軍的非戰鬥減員很高。
洪承疇因為年紀大,加上適應不了西伯利亞的嚴寒氣候,生了重病,雖然死裡逃生活了下來,但顯然是不能留在前線繼續指揮大軍了。
楊軒命人將洪承疇送回京師休養,其統領的大軍合並到李定國麾下,由李定國統一指揮。
前線將士們最大的敵人不是沙皇俄國的侵略者,而是西伯利亞的極寒氣候。
於是楊軒下令準備更多的禦寒物資供給前線,以減少非戰鬥減員。
……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請大家收藏:()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