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十月,李世民一行回到了長安。之後,李世民和無垢帶著孩子們去大安宮問候李淵。並專門舉行了宴會,以儘孝禮。無垢特意下廚,為李淵做了蜜碗。
在得知皇帝和皇後剛到長安就直奔大安宮的那一刻,李淵有些激動,“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們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父皇,您都瘦了。”無垢聲音有些哽咽。
“人老了,瘦點好,瘦點好。”
“皇爺爺,你想不想我?”稚奴撲到李淵懷裡興奮地問道。
李淵高興得合不攏嘴,“皇爺爺當然想你了!來,站起來讓爺爺看看,嗯,又長高了,又長高了。”
李世民和無垢遞相向他敬酒,李世民說道“父親,我這次回慶善宮,家鄉父老都問起您,他們都很掛念您,期盼您能再回鄉裡看看。”
李淵很認真地傾聽,似是陷入回憶,“我也想啊,可是上了年紀,行動不便了。對了,咱們家院子裡的那口井還在嗎?”
“還在,井水還是那樣甘甜,看到那口井,就想到我小時候……父親,起居郎呂才根據我們在慶善宮宴會的情景,譜寫了《功成慶善樂》,我讓樂師來為您彈奏一遍。”
“好,好。”
李淵聽了曲子,很是高興,“這曲子聽來很親切。”
無垢端了一碗金燦燦的蜜碗,遞到李淵跟前,“父皇,您嘗嘗我的手藝有沒有退步。”
李淵夾了一塊放在嘴裡,“嗯,非但沒有退步,反而有進步。我很久沒有吃到皇後做的蜜碗了,你不在的時候,我還念叨過呢。”
“如果父皇喜歡,兒臣經常給您做。”
李淵由衷地讚賞道“你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太子李承乾也來為李淵敬酒,李淵高興地對李世民說道“太子不錯啊,這段日子的表現也是有口皆碑。”
無垢和李世民相視而笑,很是欣慰……
宴席到了夜裡方才散了,李世民要親自為李淵扶車輿到殿門,李淵不許,李世民就隻好讓李承乾代他扶車輿送李淵回去。
時光進入臘月,白雪茫茫飄落人間,長安城一片銀裝素裹。朝堂上,李世民正與大臣們討論安危之本。
中書令溫彥博說道“伏願陛下常如貞觀初,則善矣。”
李世民疑惑,“難道朕近來怠慢了政事?”
魏征站了出來,“貞觀之初,陛下誌在節儉,求諫不倦。近來營繕微多,諫者頗有忤旨,這就是不同!”
想想修繕九成宮,想想麗質的嫁妝……魏征啊魏征,你是時時刻刻不忘提醒我呀!
“確有其事!”李世民擊掌大笑,一句話便將自己的尷尬化為烏有。
這一天,李世民像往年一樣來巡視大理寺。來到關押死刑犯的監獄,李世民親自詢問了每一個人的姓名、家住地址,犯的什麼罪。問了好多死刑犯,沒有一個站出來說有冤屈,都說審叛很公正,沒有冤屈,理應問斬。
當李世民問道“你們這些人都即將問斬,離開人世前,還有什麼要求?”時,有一個死囚跪下來說道“感謝陛下屈尊來看我們,如果陛下能開恩,讓我臨死前再回家看望一次家人,我將死而無憾。”
他說完,其他死囚也齊刷刷地跪下請命“請陛下再開恩典,讓我們回家探望一次家人吧。”
“你們這些死囚竟敢得寸進尺了!陛下親自來看你們,已是對你們及家人天大的恩典了。”戴胄大聲訓斥犯人,隨即又望著李世民說“陛下,這些死囚都是經過嚴格審理的,都是情無可原、罪無可恕、死無可冤之人。”
李世民陷入沉思之中,放死囚犯回家實在有些冒險,從古至今還沒有哪朝皇帝將判了死罪的囚犯放回家的。如果他們一去不回,後果不堪設想,可要是不答應,這些死刑犯的親人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李世民思慮片刻,突然抬起頭來,宣布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好,朕可以答應你們不受任何約束地回家與親人團聚,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但必須遵守一個約定,來年九月初四午時三刻自行返回伏法!”
390名死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情不自禁地大聲歡呼起來。
一旁的戴胄忍不住上前提醒道“陛下,他們都是罪大惡極之人,沒有信用可言,到時不回來怎麼辦呀?讓他們回家探望親人可以,得由朝廷派人押送。”
李世民朝戴胄擺了擺手,露出堅定的神情,說“用誠心才能換忠心!”說完又轉身對著囚犯們大聲說“我相信你們不會辜負朕的這份信任!”
之後,李世民讓戴胄將390名死刑犯再次登記造冊,重新核對家庭住址,簽字畫押後放人。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