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得知劉備軍入城驚得魂不附體,慌忙逃命,張任、冷苞、劉璝雖有心抵抗,但士卒四散,兵無戰心,城中到處是火光,不知有多少兵馬,而劉璋慌亂隻顧逃命。
張任等隻好率少數兵馬,來與魏延接戰,但被殺敗,魏延直望成都中心處殺來,張任隻好保著劉璋出城。
張任憤憤道“成都一失,益州難為主公所有。”
當下,與冷苞、劉璝、劉巴等人的保護劉璋逃出。天亮後,成都為魏延所占,出榜安民,張鬆、法正協助,派人給劉備報捷。
魏延令人守住倉庫和未逃出的成都官僚,魏延又令支起數十口大鍋,煮飯燉肉,犒勞吃了數十天乾糧的兵馬,增強士氣,守衛成都。
劉備於大宴後,聲稱兵馬器械較多,收拾較慢,一連十五日,才開始望荊州方向開拔。
楊懷、高沛雖然心中狐疑,但也隻得相送,劉備也不廢話,趁機擒下兩人問道“你二人降否?”
二人破口大罵道“大耳賊,你竟然背信棄義。”
龐統不等兩人罵完立即揮揮手道“拉出去斬了。”左右領命。
劉備率領兵馬進駐白水關頭,白水關群龍無首,儘數投降,劉備並眾,繼續進軍,占領涪城。
劉璋逃出成都,正不知所措,問道“該往何處去?”
張任道“主公,我等並未收到各城池關隘告急的文書,所以此必是偷襲兵馬,我等可往雒城撤退。”
劉璋六神無主,聽罷連連點頭,待到雒城,守將出迎,劉璋少安。
綿竹關守將來報言劉備殺楊懷、高沛,攻破白水關,正準備攻打綿竹。
劉璋問計於張任,張任道“主公勿憂,劉備雖然襲取成都,兵鋒正盛,但郡縣卻並未占據多少,主公隻需堅守住雒城與綿竹,隔斷兩處兵馬,主公與我等先聯絡成都中有誌人士,趁魏延立足未穩,收複成都,同時發動各郡縣襲擾劉備糧道,堅清壁野,不消三個月,劉備必然乏力,我等趁勢,一戰可擒劉備。”劉璋聽罷大喜,遂堅定抵抗之心。
劉璋派部將吳懿、劉璝、冷苞屯兵綿竹,來戰劉備。
劉備召集眾士卒道“眾將士隨我跋山涉水,來到川中,正是為了建功立業,封候拜將,今劉璋背盟,欲吞並我等,今日有進無退,戰敗劉璋,方有退路,否則,我等恐怕要客死他鄉,眾將士,成敗在此一舉。”
眾將齊聲應諾,士氣如虹,劉備親自走於軍前,黃忠、寇封等緊緊跟隨。
抵達綿竹城下立起大營,龐統對劉備道“主公可隻帶精銳數千,耀武揚威於綿竹下,敵兵見我軍兵少,必然出戰,挫其銳,亂其軍心。”
劉備從之,親自在綿竹下挑戰。不想城上不為所動。龐統見此計無用,改派老弱之兵挑戰。並對綿竹城頭指指點點。
吳懿見此大怒,劉璝勸阻道“我等堅守綿竹,待成都收複,可再破劉備,出戰若敗,恐有失。”
吳懿道“敵軍不過數千人,每日指點我軍,此乃藐視我等,長此下去,軍心動搖,何談再戰,我已有破敵之計,不必多言。”
不納劉璝之言。引兩萬兵馬出戰,劉備大喜,排開陣勢與戰。數千老弱兵馬一見守軍出戰,一戰便退,吳懿正要收兵。敗退的兵馬又回頭射箭,如此反複。
吳懿怒道“就憑這些老弱也敢欺我!”
後麵劉璝趕來勸道“將軍不要追趕,還是收兵吧!”
吳懿道“我已有計,你不必多言!”囑咐副將一番,揮兵追殺。
吳懿追趕,正遇劉備,吳懿也不慌張。揮動兵馬來戰。
劉備兵馬,在荊州久曆戰陣,士卒訓練有素,再加上劉備的鼓舞,三軍用命。反觀劉璋兵馬,雖然吳懿等也是沙場驍將,但士卒疏於操練,久不經戰,蜀地富饒,故人心不思進取,劉璋十萬之眾奈何不了一個漢中張魯,雙方一交手,高低立即分出。
劉璋兵比劉備多,故劉備輕易也拿不下吳懿等人,雙方戰到深處。
忽然,斥候奔到吳懿身旁道“將軍,大事不好,敵軍偷襲我軍後背。”
吳懿驚道“胡說,我派兵馬偷襲敵軍,怎麼被劉備偷襲。”
斥候道“敵人在樹林各處都有埋伏,我軍偷襲人馬儘數被擒,敵人趁機詐作我軍,反對繞到我軍後方進行偷襲,若非敵軍人少,恐怕早就失陷了。”
吳懿心中翻滾,咬咬牙,下令撤軍,劉備軍趁機掩殺,一舉擊敗吳懿。劉備得勝回營,魏延攻克成都的捷報又到,劉備欣喜不已,通報三軍,三軍士氣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