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撥了一個班組長當車間主任,那麼明天就給他配上車間主任工資待遇,反之從車間主任降到班組長,工資待遇也跟著下來。
相信隻要這樣做,沒有員工會不要求上進,企業從此沒有混日子的人,哪些讓企業老板,管理人員頭疼的人,無非就是薪金匹配的問題,如果你不用支付他一元錢工資,他還會是你惱心的人嗎,恐怕他自個早離你而去。
關鍵看你,有沒有設計實用的遊戲規則,一個科學合理的薪酬體係。
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三條線,企業薪酬體係製度,不適宜企業資本階層老板們來設計擬訂,它應該是職業經理人來規劃設計的事。
三個中心主任,四個分廠廠長,顏龍有事沒事找他們來辦公室喝茶抽煙開碰頭會,得到最多最強烈的信息是“沒人”。
yy公司服裝廠正常用工人數在五百人左右,現在不到三百五十人,工作一年以上熟練工人不足一半,基層b級管理人員也不完整。
要吸引和留住員工,工資問題首當其衝。當然還有精神層麵,好比同樣的魚肉,由於烹調手法的不同,口味截然不同。
“董事長,服裝廠的薪酬製度要改變一下”。顏龍向yy公司老板請示。
“怎麼改”。
“年底扣押少點,每月工資多發些”。顏龍準備,在不增加公司工資幅度前提下,調整工資發放形式。
“不行,不行,這樣工人逃光啦”。資本階層的反應往往較為直接,他們關注的是結果。而職業經理人大多會關心過程,關注怎麼做好一件事的過程,猶如影視導演,腦海中已有整片的影像,在做的是拍好每一個鏡頭,校正演員的每一個眼神,每一下動作,編織其想象中的大片。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決定成果質量。
“事實證明,現行製度也沒能夠留住員工,而且外麵傳言我們yy公司工資低,規定苛刻,人力資源部很難招工”。其實外麵已稱yy公司很黑,顏龍沒有說出口。
“你有什麼辦法”。老板嚴肅了。
“先調整計件員工收入分配方式,穩定住工人,特彆是熟練工”。
“怎麼調整”。
“其實我們工資並不低,一般的有五六千元,但是扣押百分之四十太多,月工資發不到四千元就低了”。
“那怎麼發”。
“月發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十留到年底。而且,不說是產值扣留,員工勞動所得是不能扣留的,即使扣押了,也是晚點發放而已,不可以不發。百分之十改為年終獎金,設定考核指標,就可以進行合法扣罰”。老板上下點頭了。
為了扣罰提前離職員工的留成部分工資,引發好幾次勞動仲裁,結果一次也未扣成,計件產值扣押規定,隻剩下對員工的一種不好的威攝作用,前兩年走馬燈似調換的人力資源經理,大多在做怎麼執行到位,沒有人想到改變或去推倒它。
“年終獎金考核規定,我們可以向優秀熟練員工傾斜,起到激勵作用”。顏龍不僅隻是簡單改變一下發放方式。
“怎麼激勵”。老板向顏龍扔去一根香煙,幫他點上。
“年收入五萬,獎勵百分之十,年收入多一萬或少一萬、加減一個點”。
“十萬的人,年終獎金一萬五是嗎”。
“是的,五萬年收入以上的員工,基本上可算熟練工了,三四萬的說明能力業績都有問題,走不走人隨他了”。
“顏老師,我早三年認識你就好了”。老板向還在抽煙的顏龍,扔過來一根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