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失重訓練
這一年的十月,是華國航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當航天局連續開了三天閉門會議後,整個後續的發展計劃都做出了重大調整。
首先,航天局確認要儘快開發自己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
尤其是未來的長五、長六、長七、長八都還有一兩年左右的時間才首飛,存在一定的改動空間。
不過不幸的是除了長征六號,其餘火箭都不適合一級回收。
因為除了長六的一級是單獨一台yf100發動機外,其餘三種芯級都是並列安裝兩台yf100或者yf77發動機。
這種並列安裝的方式使垂直回收的難度直線增加,比操控單台難得多。
但如果更改布局,隻安裝一台發動機又推力不夠,此時再研發一種新型大推力、可複用的單燃燒室發動機也肯定來不及,隻能在yf100上改。
yf100推力隻有120噸,怎麼也不可能一個頂倆啊。
所以最後的決議是:有可重複使用潛力的長征六號複用型,cz6r立即上馬,構型直接逮著新遠一號乙硬抄就行。
當他刻意收起四肢不觸碰物體,身體完全失去支撐點,就好像溺水一樣有種無助卻彆樣的空靈感。
心癢癢的林炬也就答應下來,結果剛上飛機就後悔了。
他辛辛苦苦才掙了不到0.5億美刀,這些狗大戶隨便出手就夠他吃一輩子,掛不得那麼多人喜歡拉投資,來錢這麼容易我也想啊。
因為回收火箭首先要有能大範圍調節推力且可以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動機,目前就指著yf100一根獨苗,沒發動機全是白搭。
四人和基地的訓練員陸續解開安全帶,林炬迫不及待地用腳後跟在艙壁上一用力,整個人就慢慢朝對麵飄了過去。
“小趙說得對,這破飛機跟那有可比性嗎,你聽聽聲音,該響的響,不該響的也在響!老夫真是豬油蒙了心跑過來啊!”
至於六院的打工人們,則迎來了最黑暗的加班時光……
外麵的風風雨雨甚是喧囂,而罪魁禍首林炬卻安靜地躲在烏蘭哈山機場,體驗失重訓練。
座椅就是固定艙壁的兩派鋼管和布組成的結構,配有x型安全帶,理論上很結實。
divcass=”ntentadv”清空的機艙看起來也很寬敞,但是地板和天花板上都能不時看到線路管道,尤其是褪色的內部結構,讓人清晰地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
周瑞和趙曉文兩人坐在他對麵,也是死死抓住安全帶不放手,生怕鬆脫開向機尾掉下去。
他嘗試揮了揮手,感受到的隻有艙內的加壓空氣,沒有了重力的感覺。
幾個研究院一下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也紛紛領命而去。
選一可以推遲一年首飛,選二可以推遲兩年。
不過飛機上的林炬可是過足了癮,加起來一共體驗了10多分鐘失重,一起訓練的三人組也都感受到了失重的奇妙感受。
雖說他相信地勤的能力,也相信王誌親自帶飛的自信,但當進入機艙的時候還是沉默了。
落地之後重新適應重力的林炬接到公司電話,得知今天來的一個投資集團開出了10億美元30股權的融資報價,心臟頓時感覺一陣絞痛。
他被金融機構騷擾地不勝其煩,推給下麵的幾個人去打發,閒著沒事來看飛天三人組訓練。
這一天,在烏蘭哈山大草原上的牧民和遊客看到了一幅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