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官職是得到了,孫堅卻無法服眾,都是本地人,誰還不清楚誰的底細……
就在孫堅舉步維艱之時,孫賁率先出來支持自己的叔父,領著一些大小官吏效忠孫堅。
他出麵四處奔走聯絡,幫助孫堅暫時穩定了郡治吳縣大局,隨後又介紹吳郡豪佑吳氏與孫家聯姻。
而孫堅求娶吳氏之女後,才算打破勉強了士族的鄙視鏈……
在徹底穩定了吳縣之後,孫堅才放心的率軍出征,除了想得到丹陽優質的兵源和銅鐵之外,也是為了再次證明自己的統軍能力,威懾郡中士族。
漢代長江以南的郡縣幾乎都是武人擔任令長,因為除了吳郡、會稽兩郡,其他地方都是山越、蠻夷為主,漢人隻是控製少數城池周邊,各郡最主要的矛盾也不是發展農桑,而是防備少數民族叛亂,所以軍事方麵的能力對於這些郡守的要求也比較高。
若是孫堅可以鎮得住左近最強大的山越人,自然也才有鎮住漢人士族的基礎。
孫堅對於孫賁十分的倚重,完全沒有按照叔侄的禮數相待,導致孫賁在軍中的威信也是頗高,按說尋常運糧的任務是不需要孫賁去做的,不過這一趟確實不同。
“叔父,賁幸不辱命,安全抵達。”
等到運糧隊進入大營,孫賁見到孫堅便立馬下拜說道,完全沒有一點恃功自傲。
“伯陽一路勞累,來來,隨我等進帳歇息。”
孫堅示意身後的黃蓋、韓當繼續練兵,自己則拉著孫賁進入大帳。
孫賁也是頷首示意,畢竟他們接下來要談些族內之事,兩人雖然可靠,但也不合適在場。
這次孫賁本來留在吳縣替孫堅主事,可是孫堅離開後沒多久,他就收到吳郡另一豪佑徐氏的求親邀約。
吳郡四姓實力強大,其餘姓氏與他們之中任何一個比都相差甚遠,像是吳氏、徐氏這樣次一等的士族,若是不想著彎道超車,那便永遠也要被他們壓著。
所以現在受到吳氏的啟發,徐氏也看到了聯姻孫氏對抗四姓的希望。
孫賁知曉徐氏來人的意思之後,也是當即就代替孫堅做了決定,並即刻將兩家即將聯姻的消息散布出去。
結果不出孫賁所料,效果十分不錯。
本來孫堅出征之前,吳郡十三縣,他隻能實際掌控吳縣、海鹽、烏程、富春四縣,其餘縣令要麼假意順從,要麼直接抗命不尊。
可是現在郡中兩大豪佑都和孫氏聯姻,雖然他們比不了吳郡四大姓,可是兩者相加實力也是不弱於四姓其中之一了。
於是,孫賁找到了突破口,逼迫此前搖擺不定的安、婁、陽羨三縣令長臣服。
在局勢穩定之後,他便迅速率兵將徐氏資助的糧草運來,特地告訴孫堅這個喜訊。
“如此一來,吳郡士族之盟已然瓦解,叔父統領吳郡之日不遠矣!”
孫賁詳細說明情況之後朝孫堅祝賀道。
“此皆賴伯陽運籌之功,我孫氏若能興盛,伯陽當受我一拜!”
“此事萬萬不可,叔父莫要折煞侄兒。不過我孫氏聯姻之人,叔父意囑何人?”
“唔……唯有吾妹方妥,我當修書一封,你且送至吾妹處,待我領軍還時,再作細說。”
“喏,叔父此行戰況如何?”
孫賁關心的問起了戰事,對於山越的情況他也十分清楚,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戰力極強,所以多少有些擔憂。
“伯陽放心,山越敗之易也,隻是若想收其心則甚為困難,不過我已思得良策,定可得勝而還!”
“如此,賁便預祝叔父旗開得勝,明日我便先回吳縣處理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