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壆搖頭歎道:“袁兄有所不知,這三四千的弟兄,也要張嘴吃飯,靠著打劫那過往客商,實難支撐許久。”
雖說杜壆抱怨山寨吃飯的口眾多,但袁朗仍是羨慕不已,若是他紀山有如此雄壯的兵馬,那荊門官軍,豈敢來尋他麻煩。
杜壆卻是有苦自知,若非袁朗許諾,打退官軍,有兩千石糧草酬謝,隻怕他也不會出動山寨五百馬軍,五百步軍來援。
兩個人互相訴苦,說了半晌,對視一眼,隨即各自開懷大笑。
“袁兄,你我二人就不必如此了,同是綠林道上的弟兄,當攜手合作。”杜壆笑道。
袁朗亦是笑道:“兄長所言甚是。”
“昨夜說起那梁山,小弟心中始終有一個疑惑?”袁朗換個話題說道。
杜壆詫異問道:“什麼疑惑?”
袁朗徐徐說道:“聽說水泊梁山不僅招攬綠林道上的好漢,還招攬了許多百姓上山,這加起來,足有數萬口眾,又不曾聽聞下山劫掠,他哪來的這麼多錢糧?”
杜壆聞言,亦是一愣!
是啊,雖說那八百裡水泊,是一處好地方,但是數萬人的吃喝,靠什麼支撐?
他們二人,都掌管著一座山寨,雖說手下嘍囉數量相差甚遠,但不管人數多寡,都要吃喝拉撒,光靠劫掠,實難支撐。
“許是那八百裡水泊,水產豐富,靠著打魚支撐。”杜壆思來想去,也隻能往這方麵想了。
袁朗卻搖頭道:“這荊南地界,也有數個大小湖泊,未曾有聽說隻靠水裡魚蝦,便能養活數萬口眾之事。”
杜壆沉默思索。
如今,木蘭山上,共有大小嘍囉三千五百之眾,再加上老弱家眷,總數突破五千,在這荊南地界,算是一座大寨。
這麼多口眾,每月消耗的錢糧,便不下百來石。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打打殺殺,也是要吃飯的!
草廳中,這兩個漢子,沉默不語。
“杜兄,那江南明教,你可曾有聽說過?前些時日,有一位護教法王,到我紀山,言說他家教主,誠邀天下豪傑,走一趟江南睦州青溪縣。”袁朗突然開口問道。
杜壆輕笑一聲,點頭道:“那明教法王,也曾到過我木蘭山。”
“這明教,究竟是甚麼來頭?”袁朗詫異問道。
杜壆介紹道:“這明教,其實就是那摩尼教,據說乃是在武周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原,後來李隆基頒下禁令,斥之為‘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嚴加禁斷。”
“大唐會昌年間,武宗‘禁佛滅法’,摩尼教便不再公開傳教,轉為秘密結社。”杜壆輕笑一聲:“一群見不得光的老鼠罷了!”
“杜兄,不打算去?”袁朗再次問道。
“去,為何不去,正好見識一下,那明教這代教尊,究竟是個什麼人物!”杜壆道。
袁朗見說,思忖片刻,道:“杜兄何時去,小弟也一同前往。”
杜壆思量後,道:“不如明日,便同去那青溪縣,會一會這明教教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