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刺配孟州_水滸大官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水滸大官人 > 第七十六章 刺配孟州

第七十六章 刺配孟州(1 / 2)

一夜無事,翌日清晨,張正道和陸小乙洗漱一番,吃了早飯,便來到鄆州城司理院外等候。

這司理院,乃是太宗皇帝太平興國四年,由司寇院改製而來,下轄監獄,配置推院、杖直、獄子等吏人,因此稱為“鞫司”,專門執掌獄訟勘鞫。

司理院設司理參軍,受知州委托,審訊案件、管理牢獄,同時還有權複察其他已結案件,以洗冤獄。

朝廷又以司法參軍及知州為讞司。審案時,由司理參軍負責調查取證,認定事實,再由司法參軍負責檢法議刑,最後由知州、知府親自決斷,各司其職,不許越權。

這鄆州城共有兩院主掌刑獄,一是司理院,設司理參軍,一是州院,設錄事參軍。

此兩院職能大體相同,由於大宋立國,講求製衡,實行職事回避製,因此,若是司理院審理的案件,在有犯人不服時,即刻移送至州院重審。

而州院審理的案件,在犯人不服時,則可移送司理院重審。

而大州之內,又分設左右司理參軍,便是有兩個司理院,一院設在府治城東,謂之左司理,一院設在府治城西,謂之右司理。

鄆州乃是大州,同樣設有左右司理院,武鬆就被關在城西的右司理院下轄的大獄中。

由於大宋鞫讞分司製度,審判分離,所以武鬆一案要先經過右司理參軍調查取證,再轉由司法參軍檢法議刑,上報知州決斷。

張司理打開文書、證詞等物,又提審了人犯武鬆,以及三個人證,問詢了一遍之後,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喚來一個小吏,便將案件移交給了司法參軍。

此案甚為簡單明了,司法參軍收了一眾文書之後,按照大宋律令,寫了判詞,上報給知州相公。

鄆州知州名喚梁世傑,乃是蔡京的女婿,因丈人罷相失勢,受到牽連,尚書左丞兼中書侍郎一職被朝廷拿掉,下放至鄆州,做了一個知州。

梁世傑雖說熱衷搜刮地方錢財,但也確實是個能臣,隻到傍晚時分,便批了若乾文書,武鬆一案,亦在其中。

卻說張正道二人等了一日,不見有消息,便返回客店又歇了一夜。

翌日清晨,又早早來到府牢外邊等候。

待到不多時,便見祝麻子等三個蓬頭垢麵的乾證人,率先從那右司理院出來了。

趙佶登基之後,曾下旨修改律令,限製拘禁乾證人的時日,無罪乾證人不能無故關留超過兩天。

雖說朝廷有著法度,但是在大宋境內,州縣多將無罪人證和人犯一樣,動經拘禁旬月,長期禁留乾證人,實為常事,將乾證人儘行拘係,破家失業,或至死亡,也是時有發生。

因此,甚少有百姓願做乾證人。

張正道之前在研究大宋律令時,不禁發出感歎:“原來在這個時代當一個吃瓜群眾,也是有很大風險的。”

所以,他才最終選擇祝麻子三人做此案人證。

“大官人,幸不辱命,武二哥的案子判了。”祝麻子離著老遠,便高聲叫道。

待走到近處,張正道便從他三人身上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甚是酸爽。

“咳,嘔……”

張正道乾咳一聲,伸出手示意三人不要靠近,自己又後退兩步,吸到新鮮空氣,這才覺得好受一些。

“彆動,就站在那裡說話。”張正道止住三人想要靠近的動作。


最新小说: 渣爹彆哭了,媽咪去吃國宴了 終焉神戰 我的轉生不對勁 長公主要造反 東北邪乎事兒 錦帳鎖歡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殺瘋了 開局扮演惡雌,獸夫紛紛淪陷 協議結婚:影帝暗戀我十年 頂流男神:從製服狗仔到娛樂圈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