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句子裡有尺_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句子裡有尺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句子裡有尺(2 / 2)

朱瀚道,“誰輕誰走風縫,誰重誰靠牆根。你們占的不是‘端口’,是味的層。味輕的先‘讓’,讓出去,重的靠後,接住。”

他們聽著,一一照做。

霧氣在草藥間遊走,味道沒有撞,而是順次鋪開。

路過的行人嗅著,不覺得衝,反倒記住了每一種草藥的名字。

賣草藥的人彼此看了看,忽然都笑了笑,像是打了一場各自贏的仗,又沒有傷人。

又是一撥人,是幾位為人削筆的書童。

他們爭“誰先削”。有人書房裡要急用,有人說自己走得遠。

站到紅繩前,一個個孩子先摸繩,指尖還帶著墨味,摸完了眼睛都亮一點。

朱標示意:“你們先各自寫一個‘停’字。”

孩子們怔了一下,還是提筆在小板上寫。

有人寫得快,有人寫得穩,有人寫得歪,但寫完了都笑。

朱標指著寫得最慢、卻最穩的一個:“你先。因為你心停了半寸。”

他又看向寫得最快的那個孩子:“你最後。你把‘停’寫成了‘亭’,你心裡把自己藏在房子裡了。”

孩子們轟然笑,那孩子也笑,摸了摸紅繩,自覺“讓”了。

削筆的小販樂得合不攏嘴:“這‘停’字也能分先後了。”

午近時,一位瞽者牽著一個小兒過來。

瞽者眸子渾濁,卻笑得安,手裡拄著一根竹竿。

小兒七八歲,手裡握著竹竿的尾,跟著他走。

兩人到繩前,瞽者先摸,手掌輕而穩。

小兒也摸,摸完眼睛圓滾滾看著人群。瞽者說話不急:“我來借一個‘聽’。”

“你說。”朱瀚道。

“我在城北橋邊說書,講‘三俠五義’——”

他一頓,似乎想起不該說什麼江湖虛無,便改口,“講‘守門不睡’的故事。近來,人多,來往的腳步聲,把我心裡的板打亂。我想求在這兒‘聽’一會兒,借你們的心拍。你們這個拍子真穩。”

“聽。”朱瀚點頭,“但你也教我們‘聽’。你聽人的腳步,你說給大家聽,哪一種腳意味著什麼。”

瞽者笑了,耳朵輕輕地動:“急的腳,腳掌先落;穩的腳,腳跟先落;心裡有事的腳,左右輕輕不一致;心裡沒事的腳,直進直出。還有,愛看熱鬨的腳,站住的時候隻站半個腳掌。”

他說著,頭卻微微偏向一邊,像在跟風說話。

人群裡有人不由自主地看自己的腳,順手把腳從紅繩邊挪開半寸。

瞽者又說:“你們這紅繩有一種暖,是人手的味道。我摸得出來,早晨的暖和下午的暖不一樣。早晨的暖輕,像熬過夜;下午的暖沉,像看過一天人的心。”

頭一日,城西新棚剛掛起紅繩,便有糧行掌櫃帶著夥計來站定。

夥計們爭得麵紅耳赤,說米袋該先抬誰的,有的說自己肩寬能快,有的說自己先到先走。

掌櫃一開始也想嗬斥,見竹棚下坐著人,便忍住,低聲同朱瀚道:“王爺,他們平日都搶,我管不過來。”

朱瀚沒有立刻出聲,隻讓夥計們先摸紅繩。

幾雙滿是老繭的手一摸,呼吸便緩了一點。

“你們今日各自報一件——不是誰快,而是你們抬過的最重的一擔。”

夥計們一愣,七嘴八舌:“我抬過兩石半。”

“我三石整。”

“我隻抬過兩石。”

說到最後,反倒有點不好意思。

朱瀚點頭:“重的走前,輕的在後。誰重誰量得多,他在前。不是搶,是量。”

城北“漆器街”多是手藝人,日日打磨漆器,漆味嗆人,常常為“誰先晾誰後晾”爭執不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日,兩個師傅把未乾的漆器抬來棚前,各執一詞。

“我這盞燈罩先晾,不然漆起花。”

“我的盒子先晾,不然走氣。”

朱標那日在場,年輕氣盛,正要勸,朱瀚卻攔住,讓他自己處置。

朱標看著兩人,忽然想起叔父說過的“規是看不見的繩”。

他便道:“你們把漆器都放到燈下,照一照。誰的漆反光先晃眼,誰後晾;誰的光暗,誰先晾。”

兩人半信半疑照了,果然那盞燈罩光亮得刺目,隻能晚些;盒子漆暗淡些,先晾也無妨。

人群哄笑:“原來漆也會自己說話。”

這日,有兩位舉子因文章爭執:一人說“先聲奪人”,一人說“含蓄有味”,吵得臉紅脖子粗。

李遇也在場,他已習慣半個時辰不敲鼓,隻看人心。

他開口:“你們各自念一段,但要在句末停半拍,讓彆人接。”

兩位舉子照做,先念的果真聲勢如潮,卻因停半拍,被後一句借走,氣勢反弱。

後念的含蓄,反因停頓讓人細細咀嚼,味道更長。

眾人拍手:“原來文章裡也有‘一尺半’。”

自此,學府裡竟流行起一句話:“寫字要留空,句子裡有尺。”

朱元璋得知後,隻笑不語。

日子久了,“一尺半”的棚子成了京城裡奇特的風景。

有人說是調解處,有人說是戲台下的學館,也有人乾脆稱它為“心棚”。

凡來坐的,不管貧富,都要先摸紅繩,再說話;說話要半句半句;若有人急了,旁人便笑他“忘了留半寸”。

甚至孩童之間吵架,也學大人模樣:“先摸樹皮,再開口。”

一日傍晚,朱元璋微服而來,在舊學府的棚下坐了良久。

他看見一個乞兒也伸手摸繩,眼神從慌亂漸漸安下來。他歎了口氣,輕聲對朱瀚道:“老三,這繩子,比刀劍還穩人心。”

朱瀚隻答:“刀劍是外物,繩子在心。”

朱元璋沉默許久,忽然笑道:“也罷。讓這京城先學會‘留’,才談得上長久。”

又過幾日,那個姓金的朱標再次來到南市口的棚,手裡依舊那支短笛。

他先摸繩,然後開口:“王爺,我會的,不止三聲了。”

“幾聲?”朱瀚問。

“五聲。”

“那你吹,吹完收,不許貪。”

喜歡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請大家收藏:()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目標是成為海軍大將 全民求生之我能環境分析 我的劍在外太空 快穿直播:女配大佬她A爆作精綠茶 全球軍訓:我開局激活軍銜係統 天下藏妖 選調生的宦海生涯 修仙界,賤仙 桃鄉瘸大牛 三國:小喬,把你姐叫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