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高點上,配發新式燧發短銃的射手早已就位。他們趴在屋頂、塔樓之上,槍口對準可能出現異常的方向,身體保持著靜止的姿勢,仿佛與夜色融為一體。
庫房屋脊上,二十四名弩手埋伏其中,他們趴在冰涼的瓦片上,後背緊貼著屋脊,每人箭囊裡插著三支響箭。這些響箭尾端係著特殊的哨子,一旦射出,尖銳的哨聲能同時驚動五城兵馬司與西廠衙門。
太倉庫正門,那扇厚重的木門緊閉,門上的青銅鎖重達八十三斤,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鎖上有三個不同的鎖孔,分彆對應著不同的開啟方式。此刻,三位負責開鎖的官員早已在此等候。
戶部尚書李汝華站在最左側,右手緊緊握著一把鑰匙,目光不時看向身旁的駱思賢和丘成雲,眼神中帶著一絲緊張和不安。
駱思賢身著黑色鐵甲,站在大門中間,雙手放在中部機括上,手指微微用力,似乎在感受著機括的阻力。
丘成雲站在右側,身穿一身暗紅色服飾,頭戴烏紗帽。手中握著一個小巧的裝置,那是最後一道密鎖的關鍵。
“開倉!”
隨著一聲王承恩令下,三位官員同時行動,將鑰匙緩緩插入上鎖孔。
就在此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玄色描金的禦輦在七十二名力士的抬扛下穩穩停駐在太倉庫前。禦輦兩側,手持火把的侍衛整齊排列,火把的光芒將周圍照亮,火光照在力士們的臉上,映出他們額頭的汗水和緊繃的肌肉。
簾子被掀開,易華偉踏出輦車。他今夜未著龍袍,隻穿一件暗紋犀皮甲,腰間懸著的不是玉帶,而是條三指寬的鋼扣武裝帶。
“參見陛下。”
守在階前的駱思賢單膝跪地,身後兩百名錦衣衛同時按刀行禮。
易華偉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邁步向前:“打開庫門。”
庫房內,七十二盞青銅油燈懸於梁下,燈芯浸在南海進貢的鯨油裡,火光穩定無煙,將整個空間照得如同白晝。每一盞燈都由精工巧匠打造,燈座雕刻著狴犴紋樣——這種傳說中公正嚴明的神獸,此刻正用空洞的眼睛注視著下方發生的一切。
地麵鋪就的蘇州金磚被磨得發亮,倒映著堆積如山的銀箱。每口箱子長三尺,寬一尺八寸,清一色的楠木材質,箱角包著防止磨損的黃銅,鎖扣處貼著西廠的朱漆封條。那些封條上的字跡尚新,墨跡在燈光下泛著微微的光澤。
庫房深處傳來鐵箱開啟的聲響,四名赤膊力士正將銀錠碼放上秤。那些銀錠每個都鑄成標準的五十兩元寶形,底部刻著‘足色紋銀’和各家商號的印記。秤杆高高翹起時,掌秤官啞聲報數:“每箱淨重兩千兩,第七十一箱驗訖。”
易華偉站在庫房中央,伸手撫過一口銀箱的邊角,指尖傳來金屬特有的冰涼觸感。
“陛下,已經清點已畢。”
丘成雲雙手呈上清單,
易華偉微微頷首,示意他開始彙報。站在一旁的戶部尚書李汝華立刻挺直了腰背,這位六十餘歲的老臣手中捧著一個紫檀木算盤,目光掃過堆積如山的銀箱,指節微微發白。
“介休範氏……”
丘成雲翻開第一頁清單:“起獲現銀二百八十七萬兩,黃金十二萬兩。山西各府縣店鋪、田產折價約一百六十萬兩。”
“啪——”
李汝華手中的算盤珠子突然發出一聲脆響。老尚書的手微微顫抖,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悄悄抬眼看向皇帝,卻發現易華偉的表情沒有絲毫波動,隻是目光更深沉了幾分。
“太穀曹氏,現銀一百九十三萬兩,黃金九萬五千兩。綢緞莊、茶馬引折價二百二十萬兩………”
“祁縣喬氏…,”
丘成雲換了本更厚的冊子,封麵上用朱砂寫著‘江南’二字:“鬆江徐氏,現銀四百一十二萬兩,黃金二十五萬兩。蘇杭絲坊、景德鎮瓷窯股契折價三百八十萬兩。”
“嘉興項氏……”
“說總數。”
易華偉突然打斷道,聲音不大,卻讓庫房內的溫度仿佛驟降了幾分。他背著手走到一口銀箱前,用指甲輕輕刮下一點銀粉,在指尖撚開,看著那銀色的粉末飄落在地。
丘成雲立即合上冊子,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回稟陛下,八大晉商共抄出現銀一千八百六十五萬兩,黃金六十一萬兩。江南三百七十姓,現銀五千七百四十三萬兩,黃金二百一十八萬兩。合計白銀七千六百零八萬兩,黃金二百七十九萬兩!!”
明朝時期,全球白銀大量流入中國。16世紀,西班牙人通過馬尼拉大帆船將美洲白銀運到中國。隆慶開關後,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從每年50噸激增至200噸。
整個明朝時期,白銀總流入量接近三億兩。到萬曆二十六年,明朝民間白銀存量突破2.5億兩。加上曆代積累,國內白銀總量超過八億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次查抄八大晉商加江南氏族,抄出了全國十分之一的白銀。
以現在新軍糧餉標準計算,步兵每月月餉二兩,年耗二十四兩,騎兵月餉三兩,年耗三十六兩,火銃手月餉四兩,年耗四十八兩。
按查抄的現銀計算,可養20萬步兵加10萬騎兵加5萬火銃手,持續十年。這還是包含戰馬飼料、甲胄維修等附加開支在內。
太倉庫突然安靜得可怕,隻有火把燃燒的劈啪聲。李汝華的算盤“啪嗒”一聲掉在地上,老尚書慌忙彎腰去撿,卻因為手抖得厲害,幾次都沒能撿起來。
易華偉看著這一幕,嘴角扯出一個沒有笑意的弧度:“李愛卿,這相當於……”
“相當於太倉庫三十年的歲入。”
李汝華終於撿起算盤,聲音乾澀:“江南一個綢緞商,藏銀竟比九邊軍餉還多。”
“李卿。”易華偉突然點名。
“臣在!”
李汝華立即向前一步。
“現銀留六成充國庫,三成送內帑,一成送往工部。”
易華偉轉身看向他,燭光在他臉上投下深淺不一的陰影:
“即日起,太倉庫分三庫:甲庫存金銀,由西廠與錦衣衛共管;乙庫收田契,交由戶部清丈;丙庫存商股,朕親自過目。”
李汝華整個人像是被驚雷劈中般僵在原地,喉結上下滾動,渾濁的眼珠布滿血絲,盯著易華偉的側臉,乾裂的嘴唇張合了兩下才發出聲音:
“陛下…這…這等巨款……”
易華偉緩聲道:“李卿悠著點,銀子就在這裡,又不會飛。”
老尚書突然雙膝跪地,額頭重重磕在蘇州金磚上,發出悶響:“陛下聖明!若將此銀用於實務,我大明可興百年!”
丘成雲上前半步,手中名冊輕輕敲擊:“李大人莫急,且聽陛下分撥。”(本章完)
喜歡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