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懷安望向窗外的水井,轆轤上的九個繩結在風中輕輕搖晃:“十年前黃河決堤,淹了三府十八縣。不是因為堤壩不堅固,而是因為計算錯誤,將危險地段少算了三丈。五年前征西域,大軍在沙漠迷路,損失過半,是因為向導不會計算星辰方位。”
他轉身看著趙鐵柱,聲音低沉:“聖上說過,算學不僅是數字,更是社稷安危。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趙鐵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將算籌小心地包進一塊洗得發白的粗布裡。鄭懷安注意到那塊布上還沾著些藥漬,想必是他從藥鋪撿來的包裝布。
“鐵柱,從明日起,你下學後留下來,我教你《緝古算經裡的高階算法。”
鄭懷安突然說道:“你在測量上很有天賦,不要浪費了。”
趙鐵柱猛地抬頭,眼中閃著難以置信的光芒,隨即又要跪下。
鄭懷安一把扶住他:“算學齋裡,隻論學問,不論尊卑。”
這是他常對學生說的話,也是易華偉推行新政的核心——唯才是舉。
窗外,張敦實還在井邊反複測量,誓要找出那兩寸的誤差;李文秀則坐在廊下,認真地記錄著今天的計算過程;連劉宗敏也收起了傲氣,和陳維崧一起研究著銅環上的刻度。
鄭懷安捋了捋胡須,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些學子將來有的會去戶部計算田畝賦稅,有的會去工部修築堤壩橋梁,有的會去欽天監觀測星辰曆法。但無論去向何方,他們手中的算籌,都將為這個王朝丈量出一個更加精確的未來。
他再次看向那行禦筆題詞,忽然明白了聖上的深意。算學度量的不僅是天地萬物,更是人心向背、國運興衰。
一個能精確計算河山尺寸的王朝,才能鑄就萬世太平。
……………
農政齋後院的九畦試驗田在正午陽光下泛著油光。
每畦長三丈、寬五尺,四周用青磚砌出半尺高的田埂。埂麵上用白灰寫著編號:…‘甲字畦北直隸褐土’、‘乙字畦南直隸紅壤’直至‘壬字畦湖廣潮土’。
畦間留著一尺寬的走道,道上撒著層細煤渣,踩上去沙沙作響。
農政教習李老實蹲在‘丙字畦’旁,他年約五旬,臉上的皺紋像田壟般溝壑縱橫。粗布短打的前襟沾著泥點,腰間彆著把銅製土鏟,鏟柄磨得發亮。手掌粗糙如樹皮,指縫裡嵌著洗不淨的泥土。
“看好了。”
李老實彎腰抓起把土,五指一攥,土塊便在他掌心碎成細末。攤開手掌,褐色的土粒從指縫簌簌落下:“北直隸的土,攥緊了散得快,缺黏性。為什麼?”
他吹了口氣,土末飛揚:“這是砂性土,存不住水。”
二十名學生圍成一圈,最前排的瘦高個趕緊在簿子上記著:“砂性土,需多施綠肥。”
後排幾個來自江南的學子卻皺起眉頭,他們家鄉的泥土能攥成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是嗅。”
李老實從四號畦取了捧土,湊到扁平的鼻子前深深一吸:“南直隸的土帶腥氣,像剛撈上來的河魚。”
他轉身將土遞給身旁的學生:“都聞聞。”
一個錦衣少年遲疑地接過,剛嗅一下就猛然後仰:“這…這分明是臭味!”
“臭就對了。”
李老實咧開嘴,露出缺了顆門牙的笑容:“陛下在《勸農詔裡寫過:‘糞土之臭,實為稻粱之香’。”
說著,突然從懷裡掏出本小冊子,封麵上赫然蓋著朱印:“這是禦賜的《辨土訣,都傳著看看。”
冊子傳到第三個學生手中時,李老實已經蹲到五號畦前。這片畦裡的土色發紅,是特意從湖廣運來的。他摳了塊土坷垃,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直接塞進嘴裡。
“酸。”
他咂摸著滋味,稀疏的白眉擰成一團:“比去年嘗的還酸三分。”
吐掉殘渣後,他從腰間解下個皮囊,倒出把灰白色的粉末:“按《昭武農政第三十二條,該摻石灰。”
一個膽大的北方學生學著他的樣子嘗土,立刻‘呸呸’地吐起來。
李老實不但不惱,反而拍腿大笑:“好!知道厲害了吧?陛下說過,農官要是連土都不敢嘗,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他突然起身,帶著眾人來到田邊新設的‘驗土亭’。亭中石案上擺著九套器具:銅秤、陶缽、細篩、水鬥…每件都擦得鋥亮。
最顯眼的是個黃銅製成的‘驗酸堿儀’,據說是工部按陛下親手繪製的圖紙打造的。
“現在分組驗土。”
李老實敲了敲掛在亭柱上的鐵牌,牌上刻著《農政齋規:“凡測土質,需記三測:一曰手感,二曰器測,三曰苗驗。”
學生們手忙腳亂地操作起來。錦衣少年那組把土樣篩得太細,被李老實用煙袋鍋敲了手背:
“蠢材!陛下說過,土粒要留三分糙!”
另一組的水鬥加多了水,老人直接拎起水桶潑掉大半:“記住《勸農則例第五十九條——水土之配,如調羹湯!”
日頭漸高時,齋內傳來鐘聲。李老實從懷中掏出個油紙包,裡麵是塊摻了麩皮的烙餅。他掰了半塊給那個敢嘗土的學生:“吃吧,陛下當年巡視河工時,吃的也是這個。”
突然,院門處傳來騷動。一個差役捧著個木匣匆匆走來:“李教習,宮裡新送來的番薯種!”
匣中紅綢襯底上,整齊排列著九顆紫紅色的薯種。每顆都係著標簽,注明產地。最特彆的是顆表皮泛金的,標簽上朱筆寫著:“南洋新種,畝產十五石,陛下親驗”。
李老實雙手接過,轉身對學生們說:“瞧見沒?這就是陛下在《勸農詔裡說的‘農乃國本’。”
粗糙的手指輕撫薯種,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皺紋看著更深了:“去年這個時候,宮裡送來的還是尋常薯種…”
學生們圍上來,有人發現匣底還壓著張紙條。李老實展開念道:“‘諸生所驗之土,三日後呈報內閣’——落款是陛下私印!”
眾人頓時肅然。
那個嘗土的學生突然跪下,朝皇城方向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餘學子紛紛效仿,青磚地上響起一片悶響。
(本章完)
喜歡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