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 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

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禦史趙炳麟趁機火上澆油,上疏密陳用人之大計,稱曰袁世凱當軍機大臣令人擔心,理由有二

其一、袁世凱為人變化多端,“善構骨肉”,光緒皇帝“以三十餘年之長君尚束手就箱,終身鬱結,而袁世凱得以樹植私黨,挾製朝廷。方今主少國疑,似此包藏禍心、罔知大義者久在樞恒,他日必生意外之變。”

其二、“今日袁世凱黨羽雖多,幸皆富貴利達之人,袁世凱一出軍機,必多解散。若待其黨根深固結,謀定後動,他日監國攝政王雖欲去之,亦無可如何。至是時唯有敢怒不敢言,俯首聽其所為而已”。

因此,必須迅速將其罷斥,“以奠國本而杜後患。”

善愭和載澤同時秘密向載灃進言“此時若不速作處置,則內外軍政方麵皆是袁之黨羽;從前袁所畏懼的是慈禧太後,太後一死,在袁心目中已無人可以鉗製他了,異日勢力養成,削除更為不易,且恐禍在不測。”主張果斷的除掉袁世凱。

袁世凱現在簡直是牆倒眾人推,而在這個時候,禦史陳田緊接著又恨恨奏了袁世凱一本。

他揭奏袁世凱如何反對和阻撓度支部尚書、鎮國公載澤清理直隸財政,說明其是害怕在直隸總督任上的亂帳被揭露。還說袁世凱擅用軍機處名義發電,企圖鼓動隆裕太後垂簾聽政,其陰險用心是挑撥隆裕太後和攝政王的關係。

陳田,字崧山,貴州貴陽人。著名學者。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勤奮好學。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與兄陳燦同科舉人,且名列第一,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改官禦史。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敢仗義直言,在朝堂威信極高,他的這一奏折分量極重,幾乎成了“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陳田也是一位詩人,留下好些妙筆生花的詩篇。禦史任上反而是參奏袁世凱使他名震天下。

載灃,這位年輕的攝政王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一切都好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但袁世凱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正在被邊緣化。很多交辦給軍機處的事務,都繞過他,而是通過張之洞等人去辦,他預感到了凶多吉少。

十二月二十五日,朝廷重組了禁衛軍,直屬於攝政王載灃。

此時,所有的軍權都掌握在載灃的親兄弟手中,載灃要對袁世凱動手了。

原來,攝政王載灃早就打定主意要除掉袁世凱,隻是在等待著時機的成熟。

奕匡聽到了風聲,急忙通知了袁世凱,讓他趕緊出去躲避。

袁世凱本來早有思想準備,但事到臨頭還是嚇得驚恐萬狀。

他換上了便裝,隻身逃到了天津,住在英租界利順德飯店,想通過直隸總督楊士驤搭船逃亡日本避禍。

楊士驤認為事情不至於那麼糟,為了避嫌自己沒有出麵,而是讓自己的兒子楊毓瑛找到袁世凱陳說厲害。勸袁世凱返回京城,不要落人口實,被人說成是畏罪潛逃。

袁世凱權衡利弊後,聽了楊士驤的勸告,鼓足勇氣,返回了京城。

載灃本意是要殺袁世凱的,在征求奕匡和張之洞的意見時,首先遭到奕匡的反對。

奕匡說殺袁世凱容易,但北洋軍起來造反怎麼辦?

張之洞也不同意殺袁世凱。他說他所以不同意殺袁世凱,不是為了袁世凱而是為了國家。

言道“主少國疑,不可輕於誅戮大臣。”

都知道張之洞和袁世凱關係很不好,他出來說話,自然令人信服。

載灃似乎也沒下定殺袁世凱的決心,他不會不知道大清王朝到了他手裡,國勢有多艱難。如果因為殺袁世凱引起動亂,實在是得不償失。而且,國家也未必能經得起這樣地折騰。

最終,對袁世凱地處置變為“開缺回籍養病”。


最新小说: 猝死轉生,為了改變選擇嫁給自己 頂級大佬竟然喜歡種田 國運:琪亞娜出擊 快穿之主神也要考核 彆唱了,路邊的狗都有遺憾了! 京夜燼愛 火煉星空 生育值0?獸世大佬們全是我榜一 並肩,三尺高台 渣雌死遁五年回歸,黑化父子愛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