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複古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0章複古(2 / 2)

當時的民國,一般武人、大吏和無行文人,其頭腦頑固的自不必論,大多數則是爭妍希寵,以求升官發財。他們中的多數人不知道大總統和皇帝有何不同,不知民主共和與封建專製有何區彆。

那個時候,每天都要發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事,讓人哭笑不得。

比如

一、民國元年三月三日,東三省都督趙爾巽下令“共和既定,即應解散黨禁,勒令複業。近聞南省黨人尚有潛伏奉省各地,無資回籍者,統限於五日內赴就近官署報告,酌給川資,限速出境。”

這位由清朝督撫變作民國都督的趙爾巽,不知他心中的政黨是什麼東西,民國是由何人創造?

二、元年三月十日,禁衛軍軍統馮國璋,令南城居民撤去國旗,“蓋恐兩宮觸目生感”。馮國璋後來還做了民國的總統,可是他的心中,國旗竟不如遜清的廢帝重要。

三、甘肅都督趙惟熙不肯剪發,且對剪發的人加以迫害。

元年七月,甘肅旅京人士向參議院請願,要求轉谘,電飭趙惟熙剪發,並保護剪發人民。

後來趙惟熙竟獲得二等嘉禾章和陸軍上將銜。他上謝恩折,折中凡是有“凱”字處,均以愷字代替。

四、元年樊增祥電袁,反對官吏自稱“仆”。又謂民國宜有五等爵位。

五、二年二月廿八日,北京《國風報》載有馮國璋、倪嗣衝勸進密電,中有句是??“……孫黃失勢,已入英雄之彀中;黎段傾心,可寄將軍於閫外……”。

六、湖北商民裘平治(一說是山東人),函呈總統府,略謂“總統尊嚴,不若君主,長官命令,等於弁髦。國會成立在邇,正式選舉,關係匪輕,萬一不慎,全國糜爛。共和幸福,不如亡國奴,曷如暫改帝國立憲,緩圖共和。”

袁雖於二年三月十九日下令拿辦,裘竟公然晉京自首,像是討賞的功臣。

七、民國二年四月,湖南人章忠翊遞上勸正皇帝位表,自稱曰臣,全體用駢文,有不可不正位的理由六。袁令湘督拿辦,但無下文。

以上各則,不過隨手揀來,像這類怪現象,多不勝舉。

到徐世昌上台,複古便公然倡導。

他到任後第一件事,是命令全國文職官吏,在呈送履曆片時,必須開具清朝的舊官銜。他任國務卿時的第一次端午節,竟戴了紅頂花翎,以“大清”太傅身份,參加了遜清的節宴,並且向溥儀叩頭拜節。

由於徐國務卿竟恢複了太傅身份,外間就傳出了袁世凱將通過徐世昌恢複大清帝國,各部次長將用滿人的謠言。

徐世昌不隻是要所有文職官員在遜清時做官的履曆,同時更進一步恢複舊時官名。

民國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各省民政長為巡按使,改觀察使為道尹。

更為變本加厲的,是恢複所有前清官場中的舊習慣,包括稱呼、排場等等。

袁世凱指示陸軍部通令各省軍事機關,無論在公文上或私函內,一律禁止互稱“先生”;這和民國元年二月二十四日臨時總統孫中山先生下令取締“大人”、“老爺”等稱呼,官吏以官職互稱,人民以“先生”或“君”互稱,恰恰成為尖銳的對比!

徐國務卿還恢複了端茶送客的習慣,這本是清朝官場的儀式。官員們在接見僚屬或是賓客時,侍者敬茶,客人照例不得取飲。當主人端茶時,便是暗示客人必須告退了。

至於在地方上,各省都督傳人用令箭,行程用滾單,求見者遞手本、履曆。

有一位安徽桐城縣長某,到任後去謁見兼民政長倪嗣衝。沒有準備手本,是用的名片,結果被倪嗣衝嚴詞申斥。

袁經常召集各部屬員舉行謁見禮,除了由大總統明令“免予覲見”者外,各省來京的大員和新任命的大員都要舉行覲見禮。上下級和平行級之間行文都有一定程式,各省都督對政事堂、參謀部、六軍部行文都用“呈”。但直隸都督則例外,這也是援引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對軍機處等機關視為平行機關的舊例。

在這種複古的浪潮下,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因此,大家都感到民國官吏遠遠不如遜清官吏有威嚴,總長不如尚書,都督和民政長不如總督和巡撫,縣知事不如縣正堂。

民國三年,瓊崖道尹王壽民上呈廣東巡按使李國筠說“瓊崖民俗強悍,非臨以官威,不足以資懾服,擬援用前清儀仗,如金鼓牌傘、日照執事、大號四轎等。”

廣東巡按使李國筠竟也公然批準。


最新小说: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