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孫中山卸任臨時大總統後,黎元洪邀請中山先生來武昌視察。此前,廣東派代表請中山先生回故鄉一遊,中山先生也早有此意,正準備南下時,收到黎元洪的邀請。
中山先生一八九四年到過武漢一次,印象很不錯,武昌首義成功,引發先生無限遐想。當初武漢準備起義時,他的主導意見是準備得再充分一些,不要急於發動。就在他準備把自己的意見電告湖北的黨人時,卻在報紙上看到了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
一想到這件事,先生總要禁不住心潮激蕩。他決定還是先朝拜首義聖地。
四月九日,孫中山一行人到達漢口,遂換“裕江”輪過江達武昌。同行的有孫夫人盧慕貞,子孫科,女兒孫媛、孫婉,隨行人員有宋子文、胡漢民、汪精衛、景耀月、程超明等人。
碼頭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鐵血十八旗、五色旗掛滿街頭。長街兩旁擠滿了人,人們爭先恐後,一睹革命偉人的風采。
閱馬場都督府布置一新,黎元洪帶領著大小官員,列隊迎候。孫中山在眾人的簇擁下步入都督府大廳。
稍事休息,黎元洪設宴招待中山先生一行。席間黎元洪致歡迎詞,熱烈歡迎孫中山一行來鄂視察,盛讚孫中山“功比堯舜”。
孫中山在答詞中則稱黎元洪為“民國第一偉人”。
飯後,黎元洪親自送中山先生一行去黃土坡鹽署,那裡為中山先生設置了行轅。
第二天清晨,黎元洪親自過來接孫中山諸人,趕到閱馬場時,蔡濟民,吳兆麟、蔣翊武、李翊東等首義元勳已會同三百多各界人士列隊恭候。
黎元洪介紹中山先生與首義元勳們見麵,中山先生親切的和大家握手。
介紹到吳兆麟時,中山先生說“吳兆麟,我知道的,首義的總指揮,了不起。”
聲音一落,大家一陣掌聲,吳兆麟很激動。
中山先生突然想起什麼,問“熊一槍在嗎?”
熊秉坤上前與中山先生握手,於是,熊一槍的名字傳遍了各地。接著,中山先生健步走上了主席台,發表了題為《共和與自由真諦》的演講。
中山先生在講演中,盛讚武昌首義的偉大功績,熱情洋溢的指出“吾國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惟社會事業尚未著手,故社會事業,在今日非常緊要。……”先生的講演,獲得場內一次又一次的熱烈掌聲。
講演結束後,中山先生與首義功臣們合影,隨行的宋子文先生,用相機留下這曆史瞬間。
中午,黎元洪舉行盛大的歡迎宴會,孫中山為表謝意,將一“文明棍”做為禮物,贈送黎元洪。棍長約一百厘米,柄上雕著“老來怪”和“四腳獸”圖案,棍上刻有中山先生手書“銘新老人逸仙刊貽”一行字。
雖然不是什麼貴重之物,但因為是中山先生所贈,又有先生親筆,黎元洪還是特彆珍愛的。
四月十一日,中山先生一行憑吊不久前的陽夏之役戰場,麵對被炮彈變成廢墟的漢陽兵工廠,中山先生很心痛,說應當籌措資金儘快恢複生產。
此前,中山先生已經知道了,北洋軍在攻取漢口時,殘忍的發火燒房。看到漢口街道,被燒成一片廢墟的慘景,先生的內心還是被深深震撼了。他很難過,眼睛潮濕了,久久地沉默著。
中山先生憑吊完後,為首義中犧牲烈士的敬仰,留詩一首。有如下名句“武昌飆發,胡虜土崩。既攻既擊,拯我弟昆。雖拯我昆,大功則成。人生有死,死有重輕。死以為國,身毀名榮……”
返回武昌途中,黎元洪陪同中山先生一行遊覽黃鶴樓。
中山先生登高遠望,看長江滔滔,龜山蛇山相望,頓覺心胸開闊。
先生問身旁的汪精衛“情趣如何?”
汪精衛答道“眼前有景道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