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討龍之戰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08章 討龍之戰(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一九一八年四月五日,孫中山再次致電陳炯明,嚴厲指出“援閩之舉,準備已久”,“惟攻擊之令,至今寂然無聞,敵備日增,且狃於嶽長之役,虜氣益驕,我軍頓兵不進,足以示弱。況段賊複出,積極圖南,我軍從事準備,增力幾何?而彼則恃有外援,愈久則力愈充,及今圖之,惟在速戰”。

陳炯明部在粵閩邊境滯留三個月,確已錯過了大好戰機。在此期間,其它戰場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湘省,北軍陷嶽陽,占長沙,正向湘南推進。

在江西,陳光遠已調遣兵力,襲占廣東南雄。

在閩省,不僅防禦準備日臻完善,而且浙江援軍已經入閩,軍事力量已得到較大加強。

總之,整個形勢對攻閩粵軍越來越不利。

到五月初,攻閩粵軍已擴充至三十營,約一萬二千人。在孫中山和粵軍將領的逼促下,陳炯明才下達進攻命令。

其第一階段作戰計劃是許崇智第二支隊四個營為左路,從蕉嶺向武平上杭進攻,得手後,進規長廷連城;

陳炯明親自指揮第一三四支隊和預備隊為中路,分兩路進攻,以第一支隊和預備隊共五營,從大埔進攻永定,得手後,進規龍岩,第三四兩個支隊共六營,從饒平(今三饒)進攻柏嵩關以規平和;

右路則由參謀長鄧鏗指揮,包括第五支隊三營和遊擊二營,集中於澄海黃岡(今饒平)以監視詔安雲霄之敵。

粵軍指揮部設在三河壩。

五月十日,粵軍發動全麵進攻。由於許崇智在民國元年曾任閩軍師長,較有聲望,戰前已運動駐武平的一個營和駐上杭的一個大隊倒戈附粵,故該路進展順利,當日即占領武平,三日後占領上杭。

因中路李炳榮第一支隊進攻永定受阻,許崇智當即派出二營增援,始克永定。中路第三四支隊也順利攻占柏嵩關。

這樣,閩軍第一道防線完全被突破,粵軍向閩省推進達五十公裡,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作戰任務。

粵軍稍事休整後,即準備實行第二階段作戰計劃

左路許崇智部分為二支,一從上杭進攻連城永安,規取沙縣;一取長廷清流歸化(今明溪)將樂順昌,然後進占延平;

中路李炳榮第一支隊和熊略預備隊分彆進攻龍岩南靖;羅紹雄鄧本殷第三四支隊進攻平和,攻取漳州;

右路洪兆麟第五支隊進攻雲霄漳浦。

各路若進展順利,則繼續向縱深發展,夾擊福州。

不料部隊尚未行動,從浙江援閩的童葆暄第一師已抵前線,閩浙軍隊聯合發起反攻,戰局急劇逆轉。

一九一八年五月二十日,北京政府任命張懷芝為援粵總司令,吳佩孚為援粵副司令,調集北方各省軍隊組成援粵軍,擬分三路攻粵。

段祺瑞雄心勃勃,企圖一口拿下廣東。

但是,吳佩孚對任其為援粵副司令一事不予理睬。張懷芝則在湘東作戰時嚇破了膽,已無攻粵的勇氣。各路援粵軍也相互觀望,遲遲不動。

隻有東線李厚基,處在粵軍進攻正麵,為保住地盤,不得不拚力作戰。

五月底,童葆暄率浙軍第一師趕到前線後,北京政府任命李厚基為閩浙援粵軍總司令,童葆暄為副司令。

六月四日,閩浙聯軍分兵三路,向粵軍發動全線反攻

以臧致平旅為左路,擬突破詔安黃岡粵軍陣地,進窺潮汕;童葆暄師為中路,從平和進攻柏嵩關,然後進取斑陂,控扼韓江,威脅粵軍總指揮部所在地三河壩;

唐國謨旅為右路,收攏被許崇智部擊散之潰兵,擬先取龍岩上杭永定,然後改取守勢,牽製粵軍左翼兵力。

閩浙聯軍投入反攻之總兵力約一萬五千人,基本企圖是左攻右守,首先進占潮汕,同時襲取大埔三河壩,將粵軍南北割裂,進而各個擊破。

此時,陳炯明與方聲濤之間已出現隔閡,滇軍隔岸觀火,消極怠戰。粵軍右路兵少力弱,餉彈不繼,在閩軍臧致平旅的反擊下,放棄黃岡,退守汕頭。

陳炯明急調許崇智之左路軍一部增援,企圖趁臧旅立足未穩之際,收複黃岡。不料閩軍右路又乘虛而入,攻占永定,許崇智部退守岩前;粵軍中路防線也被浙軍突破。

激戰日餘,粵軍在初期攻取的閩西南要地又全部喪失。接著,閩軍左翼前鋒深入到汕頭一帶,其中路已突破峰市,進逼大埔。粵軍被動挨打,形勢岌岌可危。

此時,陳炯明此時對北洋政府已有“內附之意”。一麵消極防禦,節節退守,一麵暗向北軍傳遞函電,以示妥協。

但是,這時北軍在軍事上迭獲勝利,氣焰正盛,對陳炯明“內附”之表示置之不理,擬乘其鬥誌動搖之機,“一擊破之”。於是閩浙軍隊繼續窮追猛打,並以主力從左翼楔入粵境,於七月十八日攻占大埔,威脅粵軍總指揮部駐地三河壩。

在此危急時刻,孫中山再次寫信給陳炯明,向其分析敵我形勢後指出“兄身當敵衝,後援難恃,強敵在前,所部又餉械俱乏,處此局勢,萬難操全勝之算,若審慎求全,則我之兵力有限,敵之增援無窮。為兄今日計,惟有奮力前進,冒險求勝,規取閩中”。


最新小说: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