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電報像幾枚炸彈一樣,震動了北京政壇。很簡單,吳佩孚現在正是北京政府的後台老板,他公然表示對於現狀不滿意,這個政府怎麼還能存在?
可是,吳、曹一再表示“不乾政”,且公諸通電,發出宣言,言猶在耳,何至突變。
公府中的策士,認為這是孫丹林捏造的假電報,以為孫由於沒有坐上內務總長的位子,借此以發泄私忿。
九日,黎元洪把孫丹林召進公府,查詢吳佩孚電報的真相,令人失望的是這些電報竟都是真的。
黎不禁轉羞為怒,拍著桌子說“都是你搗的鬼,你簡直是徐樹錚第二。”
孫丹林怒目相對,拂袖退席,氣衝衝地走出,聲稱要到洛陽去告狀。還是高恩洪勸他冷靜一點,他才沒有離開北京。
黎又找王寵惠來訴苦,王勸黎不如就把內務總長這個位子給孫丹林,省得孫暗中搗鬼,鼓動政潮。
黎元洪老毛病又犯了,他表示堅決不肯讓步,並且憤慨地說“我不,看他們把我怎麼樣?他們把我推上台,原來是叫我來活受罪!”
其實這日子徐世昌早就受夠了,對黎元洪來說也不是新鮮事。
黎第一次做總統受的是段祺瑞、徐樹錚和督軍團的氣。
徐世昌則是受段祺瑞和張作霖、曹錕的三夾板罪。
現在段係倒了,奉張也退回關外,黎元洪要伺候曹錕和吳佩孚這兩個新後台老板,也是很不容易。
這時候,吳佩孚已撕下了不乾政的麵具。明確提出唐紹儀是南方的人,是北洋係的對頭,由唐來組閣是絕對不可以的。
唐閣組不成,誰來組閣呢?“媳婦”得征求“婆婆”意見。
“婆婆”不止洛陽的吳佩孚,還有一個保定的曹錕。
派出人先去征求曹錕意見,曹錕還是“高姿態”,軍人不乾政,這是總統的權力。
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忠厚可親的樣子,讓派去的人好感動。可惜,這人離去的時候,沒有回頭,否則,他就能看到那忠厚可親的樣子,變成了一副怎樣地壞笑。
曹錕是想自己登上總統寶座,吳佩孚給黎出難題他正暗自高興。如果黎能知難而退,也就為他創造出上台的機會了。
派出的人在保定得不到要領,便馬不停蹄到了洛陽。吳佩孚這位“婆婆”倒是不矯情正式提出要王寵惠組織內閣。
吳佩孚不止於此,同時還有電報致王寵惠本人。
電報中有言“願以全力為兄後盾,但須摒斥陰謀擾亂妨害統一之輩。”
九月十九日,黎元洪終於屈從吳佩孚的意見解除了名義上的唐內閣,正式派王寵惠組閣。
閣員名單如下
王寵惠署國務總理
顧維鈞署外交總長
羅文乾署財政總長
張紹曾署陸軍總長
李鼎新署海軍總長
徐謙署司法總長
湯爾和署教育總長
孫丹林署內務總長
高恩洪署交通總長
高淩霨署農商總長
董康署大理院院長
在這個名單中,所有吳佩孚反對的人都榜上無名,吳的嫡係高恩洪仍長交通,孫丹林由次長坐升總長,因此人稱這是“洛派政府”。同時內閣閣員中王寵惠、顧維鈞、羅文乾、湯爾和都是英美派,不屬於國內黨派的無黨無派人士,所以又有好人政府之稱。
可是,滿足了洛陽方麵,保定方麵不高興了。
在新閣中屬於保定派的,隻有一個高淩霨,曹錕一看就火了,拍著桌子罵起了大街。他身邊的人又趁機添油加醋,說吳佩孚已經拿到了內閣,下一步就要拿總統了。
說到了總統大位,曹錕精神緊張了。這個忠厚長者,以老實人著稱的人,其實野心極大,隻是一直藏得很深。人是不能看表麵的,有些表麵很老實、很忠厚,其實內心可能更齷齪。
左右一直認為吳佩孚這個下屬目無尊長,一直為曹錕鳴不平。很長時間了,就千方百計地在離間曹吳兩人的關係上下功夫,但都沒能得逞,這一次竟然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