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蕭範也是命苦,他本來幻想著能重現古代大國出兵護送流亡公子平亂即位的美事,但高澄可不是那麼容易被利用的人,他隻管接收地盤,壓根就沒想著幫蕭範打仗。可憐蕭範一直等到軍糧耗儘,也沒看見東魏援軍的影子。
蕭範終於意識到自己被耍了。他現在處境相當尷尬,留在濡須的話部隊沒吃的,進攻的話實力不夠,退守的話合州又回不去了。就在他進退兩難的時候,突然收到侄子尋陽王蕭大心的信,邀請他到江州共商大計。
蕭範大喜,立刻帶著部隊趕到江州,駐紮在湓城。
蕭大心的本意是想跟蕭範會師之後,一起西上去支持蕭綸,沒想到蕭範到了湓城之後,又開始各種騷操作。他先是在江州邊上以晉熙今安徽省潛山市)為中心新設了一個晉州,安排自己的世子蕭嗣當刺史,把江州的郡縣都劃了出去,接著又出兵支持江州附近的叛亂,把蕭大心派過去的平叛部隊給揍了。
蕭大心氣壞了,我好心收留你,你居然恩將仇報搶我的地盤跟我對著乾?他一氣之下派人在湓城外圍駐兵設崗,一粒米也不許運給蕭範。這場內鬥雖說沒有蕭繹和蕭譽的激烈,但結果也相當淒慘,蕭範手下數萬之眾因為沒有吃的,愣是餓死大半,蕭範本人也因為計謀屢屢受挫,活活氣死了。
趁著蕭家內部鬥得火熱,任約的部隊長驅直入,一路殺到晉熙。駐守晉熙的蕭嗣還算有骨氣,在人數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死戰不退,最後身中流矢而亡。任約領兵繼續向西,直抵江州。蕭大心的臨危表現就不怎麼樣了,他首戰失利之後,跑都不想跑,直接舉白旗獻出江州投降。
因此,蕭綸離開夏口的時候,正處於東魏北齊)、西魏、蕭繹和侯景四大勢力中間的一個非常狹小的空白地帶。他本想退守夏口東邊的武昌這裡需要注意一下,當時的武昌位於的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而當時的夏口才是今天的武昌),不料剛走到半路,迎麵正碰上從江州跑過來的蕭範殘部。
這支隊伍其實是裴之高的部曲。裴之高跟隨蕭範進入江州之後,屯紮在南新蔡郡今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附近),等到蕭範病死、蕭大心投降之後,他的隊伍就成了孤軍。裴之高權衡了當前各個藩王的實力,所以決定西上去投靠實力最強的蕭繹。
既然打算投靠蕭繹,當然要準備點兒投名狀才好。現在全天下都能看出來蕭繹有稱帝的想法,而蕭綸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所以裴之高得知前麵是蕭綸的時候,立刻來了精神。他礙於麵子沒好意思親自出手,而是讓兒子裴畿帶著人衝過去,企圖把蕭綸控製住。
蕭綸實在想不到裴之高居然敢對自己下手,他反應還算快,一見勢頭不對,立刻放棄所有物資奪路而逃,一路跑到了武昌澗飲寺位於今湖北省鄂州市西的樊山深處,現已不存),在和尚法馨的協助下躲到山洞裡逃過一劫。
等從山洞裡爬出來的時候,蕭綸身邊基本已經沒啥人了。想到自己一心隻想為國平叛,卻屢屢被自己人暗算,蕭綸心中五味雜陳,說不出是悲痛還是淒涼。好在當時有幾個部下駐紮在附近,他們得知蕭綸還活著,火速趕了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在武昌也不再安全,據說蕭繹已經派部將徐文勝領兵東下,名義上是阻擋任約的進攻,實際則是要把蕭綸徹底滅掉。
蕭綸覺得整個長江南岸都不能呆了,蕭繹不把自己整死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比較起來,江北的國土雖然處於失控狀態,但安全性反倒要好不少。
縱然落魄到了極點,蕭綸的心裡還是想著如何平定叛亂。當時由於國土淪陷,江北的百姓失去朝廷保護,變成了流民,裡麵不乏很多世家大族。這些人為了自保,自發地修建了很多城寨,囤積了不少物資。於是蕭綸就派人去這些城寨裡遊說,希望得到支持。流民們的愛國熱情也很高漲,他們聽說邵陵王正在招兵買馬,不僅積極送糧食送武器,很多人還主動申請參軍,蕭綸原來郢州的部下們也不斷聚集過來,隊伍很快再次成形。
此時任約的部隊已經殺到了郢州的西陽郡今湖北省黃岡市東),跟武昌郡隔江相望。
蕭綸領兵駐紮在齊昌郡今湖北黃岡市紅安縣西南)。他覺得光靠自己力量不夠,於是遣使向北齊當時高洋已經篡位)借兵,約定好同時出兵兩麵夾擊任約。
到了約定的時間,蕭綸帶領部隊離開齊昌,屯紮在馬柵大概在今湖北省黃岡市北),距離南邊任約的根據地西陽不到八十裡。蕭綸本想等北齊兵馬到了以後一起發動進攻,不料他等了又等,最後等來的不是北齊援軍,而是任約的突然襲擊。
任約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得知蕭綸部隊的動向之後,立刻派出兩百重裝鐵騎突襲馬柵。蕭綸的部隊都是臨時拚湊的,裝備非常差,很快就被擊潰。蕭綸沒辦法,隻好帶著殘兵敗將向北撤退。
蕭綸不知道的是,北齊之所以沒有出兵,背後也是蕭繹搞的鬼。蕭繹暗中派人跟北齊聯係,希望他們彆幫蕭綸,而高洋也樂得看南梁內鬥,最後關頭阻止了出兵。
馬柵的北邊是定州今湖北省麻城市附近),目前還在南梁的控製下,刺史田祖龍得知蕭綸戰敗的消息,忙不迭地帶著人出來迎接,想把蕭綸迎入州城。
蕭綸沒敢進城,因為田祖龍跟蕭繹的關係很好,現在立場不明,不可輕信。他帶著部隊折路向西,想返回齊昌再做打算。
在路經汝南南梁在郢州僑置的一個郡,不是汝水邊上那個汝南)的時候,蕭綸意外遇到了老部下李素。
此時汝南已經被西魏占領,李素剛被任命為汝南城主,他得知蕭綸過來了,毅然決定再次反水,把汝南獻給蕭綸。汝南的城池比齊昌要堅固,更適合做根據地,所以蕭綸也當仁不讓,帶著部隊進入汝南,抓緊時間恢複元氣。
可惜他這次算是搶西魏的領土,宇文泰不高興了,又把楊忠派了過來。
楊忠到達汝南之後開始圍城猛攻。蕭綸的部隊雖然拚死抵抗,但由於實力差距太大,前後隻堅持了半天時間,最後李素戰死,汝南失守。
蕭綸被俘之後保持了南梁皇族的尊嚴,寧死不屈,被當場殺害,棄屍江岸。
此時已經是551年二月,江岸邊飛雪飄零,而蕭綸屍體周邊卻一點兒都沒有沾染。嶽陽王蕭詧得知消息之後,親自將六叔安葬在襄陽望楚山南。由於蕭綸在這次浩劫中以忠孝為先,極力避免內鬥,根據諡法中的“好和不爭曰安”,定諡號為安王。
注:後來蕭繹當權之後,又把蕭綸的諡號改成了“攜”。這是一個非常貶義的諡號,所謂“怠政交外曰攜”,裡麵的個人恩怨非常明顯。
喜歡敕勒歌:兩魏英雄傳請大家收藏:()敕勒歌:兩魏英雄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