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規則的來源,在剛剛客人的表述中,他已經明悟了。
已知:
記者的商品是新聞。
又知:
記者是書店【可信的供貨商】,也是‘一直’合作的對象。
而書店的規則中:
【我們的報紙十分暢銷,在全城皆有流傳。
作為我們唯一的報刊發售點,你有義務對全城的信息每日進行調查並總結後以報紙方式進行通報,但這一銷售行為收益歸屬於你。】
因此:
報紙受歡迎的結果很可能來自記者的報道。
報紙有大量記者參與的成分。
懷疑記者的真實性,就是質疑報刊的真實性。
一些顧客是因為對報道的真實性深信不疑才購買報刊的。
質疑記者=質疑報刊=減少顧客購買欲望=書店失去一筆重要的主要收入。
因此,即便心中充滿不信,白無一也隻能沉默地聽著記者在那胡扯,但關寒那邊嘛……
“哦?那可太有趣了……啊,先生,我們來假設一下一筆生意,讓我好知道真要那麼乾我得花多少錢,畢竟我還真挺想乾這事兒的。”
則反而因此更加興致勃勃了。
他大步走到陽台的一處圓桌去,提起一支筆、把它在桌子上輕輕敲著——當然,也隻是敲著,沒敲出個聲音,他一切看似大膽的行動始終牢牢貼著規則的底線,就像隻在大象皮上跳舞的跳蚤一樣,隻讓一邊看著的人膽戰心驚。
“您想要什麼樣的新聞?”
記者把牛仔帽取了下來,在手指上轉來轉去,那牛仔帽下麵則是一顆被橡膠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頭顱,從弧度來看,這的確是人類的頭顱,但卻顯出一種機械性。
他一點點走到關寒麵前,竊竊私語地說:
“激情的、荒謬的、對立的、爆炸的……你可以從我這買到一切你需要的東西!”
“……哦。”
關寒的下巴輕輕晃了一下,像是晃了一下自己的腦子:
“那麼……無聊的、你可以出售嗎?”
“什麼?”
記者像觸電一樣彈了起來,位於櫃台後的白無一聽不清他們的對話,但能明顯看到那張攝像頭下麵的嘴往下癟了過去,隨後,記者便迅速從關寒身邊走開,背著手幾乎是有些怒氣衝衝地踱步,最後走到了白無一麵前。
他站定的同時,攝像頭便好似一柄黑洞洞的槍口一樣對準了白無一。
“給我一杯咖啡,”
記者對他伸手,指了一下他,頭上的攝像頭好像要戳到白無一臉一樣咄咄逼人:
“請快點,這裡,錢。”
記者扔出錢袋,隨後不耐煩地把手指在櫃台上敲打著,這次連白無一都能聽見對方骨骼與木製桌麵碰撞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