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維辰的名與事_山西貪官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西貪官錄 > 申維辰的名與事

申維辰的名與事(1 / 2)

山西貪官錄!

申維辰曾儘力為山西打造的“華夏文明”代表等標簽,在包括他在內的一條又一條官員落馬的醜聞中黯然失色。

財新網(見習記者郭清媛記者歐陽豔琴)

2014年秋的平遙古城,在冷空氣中,迎來了第14屆平遙國際攝影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發燒友湧入這座青磚石板鋪築的古城。

這個已經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文化盛事14年前的締造者,此時失去人身自由整整半年。

2014年4月1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申維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58歲的申維辰,是2014年落馬的首位正部級官員。

梳理其履曆可知,落馬當時,申維辰已離開山西四年,但他39年的仕途中,有35年是在山西度過。財新記者的調查顯示,他涉案的主要問題,基本都發生在任職山西期間。

申維辰身高一米九,有一雙濃眉大眼,說話聲音洪亮,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在山西官場滌蕩多年,申維辰譽滿山西卻又謗滿太原。最為山西人稱道的,是他所打造的“華夏文明看山西”等形象,他擔任該省宣傳部長6年,通過創辦平遙國際攝影節、策劃《喬家大院》、《立秋》、《一把酸棗》影視劇話劇的製作,成功地將積澱深厚的山西形象和曾經繁榮輝煌的晉商文化推廣向全國乃至世界。

所詬病者,則是申維辰主政太原期間,縱容和庇護地產商違規拿地,卷入官商利益輸送的泥潭而不可自拔,直接導致太原房地產市場亂象叢生。

申維辰落馬至今,又有6名山西副省級官員遭受調查。即使不算他這位調離者,山西省內落馬高官數量就高居全國第一。他窮十數年之功打造的山西文化、晉商精神的標簽,在腐敗醜聞的映照下,黯然失色。

形象山西

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全球公映,影片中,青磚鋪築的古院落,在紅燈籠的映照下,與故事情節相映成趣,搖曳生姿。

這是目前可查的喬家大院最早出現在世界公眾麵前的一幕。當時喬家大院所在的山西晉中市,甚至整個山西省,都以土地貧瘠與煤炭儲量豐富而著稱,無人察覺到這座院落所代表的華夏文化與曾經晉商繁盛的背影。

直到三年後,此地迎來一位主官。

1994年,山西潞城人申維辰從省體委主任調至晉中,擔任晉中地委副書記,一年後任晉中地區行署專員。1998年後擔任地委書記,直到2000年。

申維辰前後主政晉中六年,這六年也是申維辰發現“寶藏”的六年,為其在2000年升任山西省宣傳部長奠定了豐富的實地考察積累。

根據晉中平遙縣人民政府網站介紹,晉中地區也就是後來的晉中市所屬的山西中部,在曆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交彙融合的地方,也是各種思想劇烈碰撞和社會變革的前沿地帶。明清時期,享譽海內外的晉商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的。

在晉中工作期間,申維辰被這裡濃厚的文化資源所吸引,這也促動了申維辰對山西文化尤其是晉商文化的研究和思考。曆史資料稱,申維辰當時對經濟尚欠發達的山西頗為自信,他認為,山西就是一個暫時困頓的文化巨人,抓住機會就有出路。

1998年3月,申維辰任晉中地委書記後,提出“一城、二寺、三山、四院”的總體規劃,一城就是指平遙古城,二寺是雙林寺和資壽寺,三山是綿山、烏金山和石膏山,四院是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和渠家大院。

在此基礎上,申維辰更明確地提出,要以平遙為晉中旅遊業發展的龍頭。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至今已有2800年的曆史,仍保持著明初建城的結構。1997年12月,平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唯一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漢民族古縣城(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麗江是納西族的古鎮),平遙一夜之間名揚四海。

2000年,申維辰又經山西省文聯介紹,與《人民攝影報》接觸上,雙方碰撞出平遙國際攝影節的想法。申維辰派人前往法國考察visa攝影節,考察結束時,申維辰已經調到省委宣傳部工作。考察人員將一份詳細的考察報告遞交申維辰。2000年11月20日,經過反複考慮,申維辰在這份報告上作了批示“這是一個宣傳山西的好主意,請外宣辦納入工作計劃進行調研。”

2001年,首屆平遙國際攝影節開展,此後的14年,平遙在古城標簽之外,已成了很多攝影發燒友每年必去的地方。

彼時的申維辰,被稱為“為山西做了大貢獻的好官”。多位受訪的山西官員稱,山西作為能源基地,煤炭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汙染與礦難長期給山西的形象蒙上一層灰色,申維辰的“形象山西”的確是無法小視的政績。

“當時也有晉中官員稱,申維辰最大的問題就是‘定力不夠’,經常簽字批準調查的案子,幾天後又會找紀檢委,希望不再調查,地委紀檢官員因此非常不滿。”一位熟悉申維辰的官員告訴財新記者,到山西省委為官後,申維辰不時回晉中,接受當地商人宴請,毫無避諱。

但在當時,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申維辰身上的“瑕疵”。作為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他提出山西應做文化大省的口號,抓住山西曆史和晉商文化,緊鑼密鼓地策劃了“華夏文明看山西”的係列活動,親自策劃、推動了熱播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舞劇《一把酸棗》、民族交響樂《華夏之根》等係列文化品牌產品。

目前在山西省圖書館,還能查閱到33部申維辰參與的文字作品。這些書中,他引經據典,將山西形容為華夏文明的主題公園。如山西大學中文係編寫的八卷本《山西文學大係》,申維辰冠名主編,並且作序。“山西是華夏文明的‘主題公園’,是東方古代藝術的‘博物館’,是中國社會變革與進步的‘思想庫’”,這是申維辰在各類書籍、各種發言裡都會提及的話。

為推廣山西精神推出的舞台劇《一把酸棗》,申維辰也曾專門出書解讀“生計所迫,一批又一批的山西人,拋親離家,出走口外,就像黃土高原上漫山遍野的酸棗樹,在荒漠、在草原、在廣袤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頑強地生長。”

在《一把酸棗》的舞劇演員看來,申維辰高大帥氣又大度,對大小演員都笑嘻嘻的,沒有官架子。“申維辰真的有眼光,真懂山西的這些文化。”一位《一把酸棗》的主要演員對財新記者說,一個劇在初步成型後,他就會去現場看、評價,並且大力資金和推廣支持。

在話劇《立秋》開排之前,山西省話劇院資金短缺、人員出走,申維辰安排省委宣傳部了300萬元的資金支持。《立秋》的出品人、原山西話劇院院長賈茂盛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申維辰在創作期間,看了四十多場,簡直是“癡”。

《立秋》講述的是一個晉商凋落的故事。民國初年的混亂時局中,傳承了十三代、四五百年的山西票號到了生死存亡之間,選擇和國家銀行合作,還是從此衰亡,這個問題在話劇中沒有解答,隻是十三代祖宗留下的一地窖黃金,賠付了集資人,挽留了晉商的“誠信”精神。《立秋》在各地上演之時,正當“國進民退”的山西煤炭整合於全省推開。

2014年山西官場地震顯現出來的官商利益糾葛,讓當地人扼腕歎息晉商精神與清明政治不複存在,有人甚至說,寧可讓山西沒有資源。而在這場反腐中,申維辰亦未能幸免。


最新小说: 當調查一隊來了個天才畫家 霧雨長安 能看到官運的我,狂飆進部! 天地新開,剛出門就得到強大傳承 我是小說中的反派 班?狗都不上!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長公主借功德 幽暗絲線:博物館裡的秘密 穿成反派,我隻想躺平,奈何家族太逆天 彆惹這隻魔星,她會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