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初識疆南險丟命_疆南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疆南魂 > 第五章:初識疆南險丟命

第五章:初識疆南險丟命(1 / 2)

疆南魂!

滾滾的葉爾羌河水,尤如海嘯一路無情怒吼,閔浩然的腦袋時現時沒,岸上的人們驚慌失措,但雙腿跑不過洪水,沒辦法營救,隻能絕望的看著閔浩然慢慢的被卷進驚濤駭浪中,消失在視線裡,唏噓不已。

······

在回歸的這一天,經過八天的路程,終於踏上了陌生的土地,一路上閔浩然感慨祖國的地大物博。

在法國坐一小時的車能到德國,再坐一小時就能到波蘭,但在新疆,坐十小時車在新疆,再坐十小時,還在新疆,坐在車上,你可以睡到地老天荒。

“啤酒飲料礦泉水,瓜子花生火腿腸,啊,腳縮一縮,屁股讓一讓啊。”那時乘坐的還是綠皮冒煙的火車,行駛如龜行,站站都停,而且停的時間還長,每隔幾小時,列車員目不斜視的推著車車走個來回,推車的手裡捏著塊塊毛毛分分錢,嘴裡製式化的不停吆喝著。

為省開支,閔浩然買的是硬座票,沒有開水供應,也舍不得喝幾元一瓶的礦泉水。還好每站有一些當地的百姓提著塑料壺在火車站賣開水,五毛錢一杯,也不用下火車,通過車窗把水倒上。每過一站,整車廂就會飄起濃濃的方便麵味道。

雖然在火車站賣水存在一定的危險,但有些車站不管,知道都是百姓為謀生計,便睜一眼閉一眼,有些車站工作人員會驅趕,可也無濟於事,你在這驅趕老百姓就提著壺跑到那頭去。

閔浩然在南疆地區的疆南縣委工作,疆南縣位於中國版圖雞屁股生蛋的部位。(疆南,音同‘江南’,無特指)

閔浩然剛來時,縣委給他安排住的是乾打壘的土房子。

乾打壘就是牆兩邊用木板夾住,中間用土夯實。地上鋪的是土磚,房頂蘆葦席子上糊了厚厚的泥土。這樣的房子有個好處,冬暖夏涼。

當時有這麼一套房子可算奢華的了,這曾經可是領導住的公寓房,後來領導搬到磚房去了,這些乾打壘的土房子便成了機關乾部的香餑餑,單位還專門製定了一個分配方案,按照工齡、級彆來打分,分到房子的人就像新婚一樣高興的請客鳴鞭炮。

按規定閔浩然是沒資格住這樣的房子的,縣委把閔浩然作為人才引進給予了特殊照顧。

那時房子窗戶沒有鋼筋護欄,人可以隨意翻進,閔浩然的一千來元現金放在隨行的箱子不放心,便將錢用報紙包住揉成團扔在床底下,一次小偷還真‘洗劫’了閔浩然的房子,把箱子鎖撬了,閔浩然往床底下看,紙團還在。

“縣直各單位工作人員請注意,下麵播放緊急通知。由於葉爾羌河上遊水位突然上漲,請大家做好防洪準備。”閔浩然到疆南縣的第三天清晨,外麵的廣播音樂聲突然停止,播放起緊急通知。

“這麼好的天氣,哪來的洪水。”閔浩然走在上班的路上納悶,天空一片湛藍,連一片雲絲都沒有,便不以為然。

八月初的疆南縣,太陽火辣辣的,再加上空氣乾燥,經常流鼻血,閔浩然邊走邊拭去鼻孔的血。

走到單位門口,閔浩然看到單位人員有的穿著迷彩服,有的穿著勞動服,頭上扣著五花八門的遮陽帽,手裡拿著鐵掀、坎土曼等工具從外麵陸續向單位齊集。

一輛破舊的解放牌汽車停在院子中央,旁邊是一輛手扶拖拉機,木沙˙司地克正在用搖巴子吃力地發動拖拉機。

木沙是單位的工人,濃濃的眉毛粗粗的掛須,長長的睫毛像兩把蒲扇貼在眼眉上,臉上時時吊著笑容,一年四季戴著墨綠色小花帽,沒什麼文化,國語也不太會說,但笑話講的歹歹的。

木沙人長的雖然五大三粗,但說話像娘們似的,爹聲爹氣,娘裡娘氣,尤其經常喜歡說?“討厭死了”幾個字,既帶女人味,又帶羊肉味,所以人們習慣在他名字後加個‘罕’字。

木沙罕本就帶有嘲笑的意思,‘罕’字一般出現在女人名字中,在維吾爾族男性名字後綴個‘罕’字,就是說這個男人有女人味,相當於漢語中的‘二椅子’。大家叫習慣了,木沙也不生氣。

木沙負責開單位的拖拉機、用油印機印材料和單位副業地的種植。單位有一塊副業地,種著各種蔬菜,一到周五,木沙就會開著拖拉機去菜地拉菜。

“今天的塞嘛好,喲泡泡塞、求塞、嗨喲內個鬆。”(今天的菜嘛好,有包包菜、韭菜、還有那個蔥)木沙那女人羊肉味的普通話經常逗的排隊領菜的機關乾部哈哈大笑。

閔浩然穿的很正規,白上衣,黑褲子,皮鞋擦的錚亮,發上還撒了點摩絲,穿著打扮與其他工作人員格格不入。

“哦吼耶巴郎紮(哎呀,小夥子),你怎麼穿的這麼整潔。今天大家都要去防洪,防洪可是要乾活的,你穿成這樣怎麼乾活啊。”周耕水看到閔浩然的穿著,笑得合不攏嘴。

“防洪?周老師,這幾天天氣這麼好,也沒下過雨,哪來的洪水?”閔浩然以為和江南一樣,隻有狂風暴雨後才可能有洪水。機關單位去防洪也許是作作樣子,不會真乾活。再說,洪水從哪來,所以對防洪不以為然。

周耕水和閔浩然同一個辦公室,50歲左右,十分憨實的一位老同誌。

上世紀70年代鬨旱災,周耕水從陝西帶著妻子兒女來到疆南縣華光農場投奔親戚。華光農場幾乎都是甘肅人,居住在農場的幾戶維吾爾族老鄉也跟著學會一口的甘肅話。

周耕水在農場擔任臨時教師,90年代初轉為正式教師。他平時愛好寫作,經常有些文章在刊物上發表,由於文字功底好,被調至縣委工作。

閔浩然的房子周耕水也住過一段時間。不知哪位住戶曾經在院子種了顆葡萄,長勢茂盛,每到夏季,葡萄枝爬滿架子,一串串令人垂涎的葡萄倒掛著。周耕水經常爬到葡萄架上摘葡萄,所以兩人關係很好,逢年過節的,都會把閔浩然叫到家裡去作客。

“小閔,你還不了解新疆的氣候,疆南縣雖然一年下不了一場像樣的雨,但一到七八月,昆侖山上的積雪會融化,雪水順著葉爾羌河狂奔而下。疆南縣處於葉爾羌河中下遊,曾有一年洪水把整個縣城都淹了。”老周兩手搭在鐵掀的把柄上,身體前傾靠在上麵,笑嘻嘻的說。

單位的人說說笑笑的陸續爬上車,兩輛車喘著粗氣吐著黑煙駛向防洪地。

“木沙罕你個賴瓜子,今天出門院子掃了沒?”李健笑著問木沙,一車人齊刷刷地看著李健,不知道他問這話是什麼意思。

“‘小幾鬼’(類似於他媽的意思,但沒那麼臟),院子的掃乾嘛?”木沙疑惑的問。

“你是‘熊鷹’你羊岡子(老婆)是‘鴿子’呢,熊鷹不在嘛‘鴿子’跑掉呢。‘鴿子’不跑嘛彆的‘雄鷹’也來呢,所以回家要看看有沒有腳印呢,有腳印的話嘛說明有男人去你家找過你羊岡子了。”李健把一車人逗的哈哈大笑。

木沙並沒有生氣,知道是逗笑取樂。他指著李健的褲襠說“盳哎(滾)你個‘沙依馬洪’(妻管嚴),你家‘鴿子’騷(厲害)的很,大門都麼關,你這隻‘雄鷹’不趕快飛回去,‘鴿子’彆的地方飛走呢。討厭死了。”一車人又齊刷刷地看向李健的褲襠。

李健低頭一看,完了,褲子沒扣呢,‘大門’呲牙咧嘴的正敞開著,紅內褲都被大家看到了,趕忙轉過去扣褲扣子,臉憋的通紅,又引得一車人前仰後翻。

不管是茶餘飯後,還是工作閒暇之時,抑或勞作空閒之際,機關的乾部職工總會這樣說說笑笑,相互找樂子尋開心。

防洪地就在離縣城兩公裡的地方,閔浩然隻見葉爾羌河的兩邊人山人海,都是來自各單位的工作人員和各村的村民,男女老少全上陣,大小拖拉機拉著木頭柳枝像累的快要趴下的毛驢子嗷嗷地奔跑在岸上,揚起一片塵土。

車上紅旗招展,車邊上掛著用維漢語書寫的“嚴防死守,人在堤在”、“防洪責任重於泰山,人民群眾利益高於一切”等大紅標語,架著的喇叭也不停的喊著口號為群眾鼓勁加油。

葉爾羌河的源頭是昆侖山的雪融水。

昆侖山一年四季白雪皚皚,尤其有名的是喬戈裡峰、公格爾九彆峰、慕士塔格峰,人稱“昆侖三雄”,峰高入雲,雄渾磅礴,冰寒料峭,潔淨無暇,若非晴天,它的身影總是隱沒於雲紗霧海中,輕易不會露出‘廬山真麵目’,若在晴空萬裡之時,千裡之外放眼望去,雪白的山峰夾帶著伸向雪線下的道道冰川,宛若冰川公主為雪山王子歌舞飄逸的白裙與長袖。若是去塔什庫爾乾縣,沿途可近在咫尺與“昆侖三雄”擦肩而過,一睹尊容,與之耳語。

有人征服得了珠穆朗瑪峰,卻征服不了有著“冰山之父”譽稱的慕士塔格峰,聽說有位日本登山愛好者就葬身峰腰,長眠冰川。

相傳,慕士塔格峰上住著一位冰川公主,她與住在對麵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格裡峰上的雪山王子熱戀,凶惡的天王知道後很不高興,就用神棍劈開了這兩座相連的山峰,拆散了冰川公主和雪山王子這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人。冰川公主整天思念著雪山王子,不停湧出的眼淚最終流成了道道冰川,因此,慕士塔格峰又被塔吉克族的青年男女看作是純潔愛情的象征。

昆侖山的雪線隨著季節的更替起起伏伏。到了夏天,炎熱的氣候讓雪線不斷上移,溶化的雪水形成涓涓細流,彙聚成滔滔河水,象脫韁的野馬奔騰而瀉,最終注入塔裡木河。

葉爾羌河河流全長970公裡,所經之處,哺育了新疆最大綠洲葉爾羌綠洲幾百萬人的世世代代,被人們稱之為母親河,又謂“飄著金子的河”。所以,一到夏季,沿河而居的百姓都要出動防洪。

民間流傳的悲壯故事,道明了葉爾羌河名字的由來。

相傳,在久遠的年代,昆侖山腳下有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村裡一個叫葉爾羌的小夥子從小父母雙亡,吃百家飯長大。

葉爾羌18歲那年,村裡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村裡決定挑選一位機智勇敢的人前往深山尋找水源。

葉爾羌為報答鄉親們養育之恩,主動請纓領命,獨自一人背起行囊沿著乾涸河床翻山越嶺去尋找水源。

兩個月過去了也沒找到水源,身上的乾糧和水已消耗殆儘。在一座雪山跟前,葉爾羌捧起積雪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但饑寒交迫的葉爾羌最終還是倒在雪野中。

葉爾羌躺在雪上做了個夢,夢見積雪消融成小溪流向遠方的家鄉,可醒來時,眼前依然是白雪皚皚,他硬撐著身軀從雪地上爬起來繼續前行。

翻過九十九座大山後,到達喬格裡峰,喬格裡峰化身滿頭銀發、胡子齊腰的長者。長者告訴葉爾羌“若要尋得水源,需吃得大苦。”葉爾羌回道“若得水源,我願赴湯蹈火。”

長者被葉爾羌誠心感動,賜其水葫蘆,並囑其曰“此為寶葫蘆,站於高處便可倒出泉水,站越高水越大。”

葉爾羌獲此寶物,星夜兼程飛奔家鄉,爬向最高處,不料被荊棘絆倒,寶葫蘆失手跌入山澗,所落之處冒出一眼清泉,可惜流量太小。

一路艱辛求來的寶貝又在他手中跌失,葉爾羌深覺對不起長者,更對不起哺育他的父老鄉親,愧疚不已,便奮不顧身跳下山崖,跌入泉眼,泉眼頓時變成一條波浪翻滾的大河,從此徹底改變了村裡乾旱少水的現狀,為了紀念這位少年英雄,百姓將此河命名為葉爾羌河。

閔浩然掃視了一下周圍,隻見單位十幾個人排成一隊,從岸上排到岸下,向岸上接龍傳遞著泥塊。

閔浩然看到不遠處縣裡主要領導也和同事們一樣,不怕臟不怕累,挽著褲子一起勞動,心裡甚是感動,也顧不及穿著,挽起褲袖加入勞作隊伍。

中午,勞作人員在岸邊的林帶成群的席地而坐,有的還帶了床單什麼的鋪在地上,各自把從家裡帶來的饢、榨菜、牛肉乾、饊子什麼的擺在中間。

大家說說笑笑,相互品嘗彼此果食,邊聊邊吃,有的說著葷段子,有的哼兩句老家民調,鬨的開心。

大家帶的最多的還是饢。

饢是新疆的主食之一,當地有句諺語“一日不可無饢”。

相傳,很久以前,時常乾枯的塔裡木河不能為牧民充足的飲水。一天,乾渴難耐的牧羊人吐爾洪被太陽烤得渾身冒油,實在受不了,就跑回十幾裡遠的家裡,一頭紮進水缸,出來時頭上的水因熱成蒸氣,便不顧一切抓起旁邊盤裡羊岡子和好的一塊麵團,像戴氈帽一樣嚴嚴實實扣在頭上,麵團涼絲絲的,舒服極了。

太陽仍在燃燒,吐爾洪朝羊群跑去,跑著跑著聞到一股香味,他左看右瞧,不知其然。

不多時,腳下一條紅柳根絆倒了他,頭上的麵團摔得粉碎,香味越來越濃。他拾起一小塊摔碎的麵團放進嘴裡咀嚼,越嚼越香,非常好吃,慢慢的就演變成今天的饢。

饢呈圓型,在新疆曆史悠久,古時稱之為“胡餅”、“爐餅”。

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麵,揉成麵坯,不放堿而放少許鹽、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等佐料,在特製火爐中烤熟。

饢因製作簡單、久存不壞、便於攜帶,是古時必備的行軍之糧,而今成為人們遠行和走親訪友的必攜之禮。

饢的品種繁多,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希爾曼饢、疙瘩饢等等。

食饢通常配以茯茶、奶茶和羊肉湯,味道攢勁。

維吾爾老鄉無論男女都會做饢,家家戶戶把最大的和最小的饢從下往上摞起來,擺成塔型,放在桌子中央招待客人。

百姓對饢多有禁忌,如不許數個數,不能把饢渣丟棄在腳踩到的地方,不能浪費,掉在地上的饢渣要拾起來放到高處給鳥吃。

在老鄉眼中,饢就是生命,有句諺語叫“饢是信仰,無饢遭殃。”

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同吃一小塊醮著鹽水的饢,象征著有福同享,白頭偕老。

休憩地是沙棘林間的空地。沙棘林麵積很大,應有幾萬畝。

林枝上,橘紅色的沙棘成串地掛滿了枝條,秀色可餐,各種不知名的小鳥在林中歡情躍舞,偶爾還見野雞野兔膽大包天,向人類挑畔地飛來竄去。

聽當地人說,沙棘油抗炎生肌,對治療心肌缺血、高血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有很好的效果,並能殺死癌細胞,在民間還傳說著曾經沙棘林發生過大火,一位村民在滅火中被火大麵積燒傷,就是用沙棘壓榨的汁治好的。

“為什麼沒開發利用呢?”閔浩然好奇的問過,說是由於靠近沙漠,當地百姓說樹木是上天恩賜的禮物,於是對野生植物有種天生的敬意。

為保護樹木,有的居民對長在自己房子旁邊的樹木還用泥土壘起圍牆,以防野兔啃咬。現在林子多了,村民通過在樹杆上塗白石灰、捆綁枯草等方式來防兔咬,圍著樹木的土牆依然可見殘垣斷壁,但若是去塔什庫爾乾縣,沿途還可以看到村民用石頭壘起的完整護林牆。

“這沒關係啊,可以保護性的開發,即育林又產果,這麼大一片沙棘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閔浩然驚訝這麼好的資源怎麼不好好的利用起來。

“嗬嗬,資源是好,可是誰來開發呢,本地人即沒那個技術也沒那個意識,外麵的人誰又會跑我們這旮遝來。”李健自嘲地說道。

“這林子裡有好多野雞野兔,我們沒事的時候經常來抓,尤其是冬天,一天可以抓上百隻呢。”李健臉上露出‘英雄’般的笑容。

“兔子很容易抓麼,一天可以抓到那麼多?”閔浩然有些懷疑。

“好抓的很,五六個人每人手上拿根長棍橫掃草叢,慢慢合攏一片草地,最後合成一小片地塊,兔子就上竄下跳,用棍子掃打,隨隨便便抓個百十來隻。”李健得意的笑道。

此時閔浩然腦海中閃過古時部落圍獵的場景。

“同誌們,洪峰今晚經流疆南段,大家務必按照防洪指揮部要求,在晚上十點前完成加寬加高任務”。岸上一輛小四輪緩慢駛過,上麵駕著的大喇叭歇斯底裡地喊著。

晚上十點左右,終於完工了。新疆與內地有兩個小時的時差,所以太陽還掛的老高。

“現在大家嘛家‘哈馬斯’(全部)回家吃飯,肚子裝滿了嘛再來,被子的帶上,晚上嘛睡在工地上,讓洪水好好的過去。”辦公室主任艾買江˙巴拉提提著擴音喇叭喊道。


最新小说: 朕之第一子[綜曆史] 是忍界摯友就來親嘴 生活得繼續 貓主沉浮 綁定五個道侶後,惡女深陷修羅場 無限升階:這屆人族不對勁! 一不小心補魔了全本丸怎麼辦 霸總行為守則 直播算命?玄學假千金她爆紅全網 蒼梧劫十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