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_我要當球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要當球長 > 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

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2 / 2)

陳鳴進了北京城,這不算就完成大業了。滿清撤走了七八萬兵力還有之前北京分出去的一半護軍,這個數字有點太多了。雖然一部分蒙古騎兵到了承德之後會不會繼續給滿清賣命,是誰也說不準的事情。可就算把蒙古騎兵去掉,隻八旗的兵力也能有六七萬吧?加上滿清在東北和朝鮮的兵馬,隻要把朝鮮的偽軍給算上去,那就那就能過二十萬了。

雨停下了之後,陳鳴把收回的騎兵部隊用在了遵化方向,那裡還有數以十萬計的漢人等著複漢軍把他們救回來呢。而且從遵化進攻承德,也比打北京去承德要進的多。

把滿清的根本力量限製在三四萬人左右,這個數字才比較靠譜。

“北京城的太監還有那麼多人?”

看著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數字,陳鳴有些頭疼了。竟然有三千二百人,他麼的,他怎麼記得前世有本書上說乾隆朝的太監還不到三千人呐?永珹腳板抹油,就一個太監都不帶走嗎?

“殿下,這太監不是說你閹割了就能進宮做事的。現下這三千二百人裡有多少是白淨身的還說不準。這些沒了根的人除了少部分逃散出城的,絕大多數都趁著前陣子混亂,紛紛翻入宮中,冒充廝混。”馮英廉這麼一說陳鳴就明白了。

“這個要仔細的捋一捋。”最好把滿清時候就得勢的太監全都去掉,新閹割的人也要去掉,誰敢保證這不是滿清留下的死士?而之前自行閹割而沒能入宮的人到更可以相信一些。雖然宣稱接受了前明九萬多太監的滿清也沒有出現皇帝阿哥被太監報仇的事情,可總要小心點不是。

陳惠遷都後就向陳鳴提議過用宦官太監,那個時候陳鳴心裡還有些繞不過去,而陳惠自己也考慮著剛剛遷都,根基還沒打牢實,事情搞大了影響確實不怎麼好。這事兒就壓下去了。但陳鳴知道這件事一直存在陳惠心裡呢。

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當皇帝了,那當然要有太監宮女伺候著。這無關道德不道德,而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事情。陳鳴一直都為這事情感到頭疼,現在好了,現成的太監來了。

英廉本身就是包衣旗出身,對於這事情有一些了解,現在北京內外的這三千二百個太監裡,至少有一千人是先前白淨身的。清朝可沒有懲罰私自淨身的規矩,明朝時候還但凡捉住了都要“枷號一個月、打一百,押回原籍”,清朝這裡很多淨身而又不能入宮的人都在北京城裡打混。當然,這種現象清朝是遠沒有明朝時候猖獗的,畢竟朱明的太監是一等一的了得。二十四監,內相,多大的威風啊。清朝搞出了一個包衣旗和內務府,可以說是真做了改善了。

“各處的宮女二百餘人。全提出來,暫時看押起來。”

滿清的宮女全都是包衣旗的,她們表現的再無害,陳鳴也不會用她們。隻不過這些宮女的年齡也普遍大了,基本都在三十五歲四十歲朝上,是那種有家也回不去,或是不願回去的人。

對於這些女人,陳鳴也不至於再把她們扔到勞改營去。可具體的去處又一時間沒想好,就先看押起來吧。

“馮英廉,這名字不好,帶股子韃子味。以我看,你今後就叫馮廉吧。”老頭子也快要七十歲了,在眼下這個時代,這個年齡已經是黃土埋到他的脖子處了,沒幾年好活了。

陳鳴給他改了一個名字,自從覲見陳鳴以來始終提著一顆心的馮英廉,終於把心放進肚子裡了。“老臣謝殿下賜名。”打今天以後他就是馮廉,而不是馮英廉了。這是陳漢的太子殿下親自賜的名字,今後誰他麼還敢說他是個包衣奴?

就像一陣盛夏裡飲了一杯澈亮的冰水,瞬間的爽感讓英廉整個都飛起來了一樣。丟掉了煩惱,丟掉了煩躁,一顆蒼老的心都變輕了。

陳鳴拿起了馮廉送上的一本花名冊,這是他手下所有都司以上軍官的名冊和簡曆。陳鳴看了一眼就放到了一邊,“你回去對手下的軍官們說,抬旗之事,事出有因,乃韃虜之毒計。新朝自非暴戾,是非清晰不辨之徒。過不久南京就會發出來告示的,宣告天下,新入旗之人以非八旗之身視之。”

“不過啊,這北京城實在太空蕩了一些。永珹是把紫禁城和圓明園的好寶貝都卷走了啊。”

“你去到抓的那些俘虜中選出一個人來,讓他去承德告訴永珹,讓永珹乖乖的把寶貝都還回來。他們拿那些東西去了東北有個毛用,能買到吃的,還是買到喝的啊?”

“本督不要他們的真金白銀,就是那些珍玩古董,字畫古帖,統統都送回來。否則這宮裡頭太素淨了,我就要去東陵西陵找順治、康熙、雍正來取些東西當擺設了。”

乾隆沒有埋入他給自己準備的裕陵,永珹明顯有不好的預感,早早的派人把乾隆的棺槨送到了承德熱河行宮,也就是避暑山莊。

但是裕陵地宮內還有孝賢純皇後和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三位皇貴妃的棺槨。

不要說陳鳴把順治、康麻子和雍正、孝莊等人的陵寢扒拉開了,透透風,就說陳鳴把裕陵地宮裡的一皇後三皇貴妃的棺槨打開給她們補充一下陽光的熱量,滿清的臉麵就能丟的比作者的錢包都要乾淨了。

馮廉再深的城府,這一瞬間臉色也變得不自然起來。

陳鳴對此隻嗬嗬一笑,“昨日因,今日果。韃子做事太囂張,他們就活該有這一劫。你看看蒙元的皇帝陵,消失的多乾淨啊?韃子自己不學前輩,非要搞東西皇陵,就跟中原這花花江山他們能永遠的做下去一樣。現在不活該嗎?”

陳鳴記得很清楚,乾隆和此前的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帝王陵寢,其中所用的相當一部分木料和石料,是拆毀明代建築物和明十三陵而得來的。

韃子入關後,就曾下令搗毀、劫掠過明十三陵,並焚燒過明定陵、德陵等陵寢。那順治的孝陵木材多用舊料,而舊料來源就是大肆拆毀明代建築。其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天花板,被後人證實是來自北京西苑明世宗嘉靖年間所建的清馥殿、錦芳亭和翠芳亭。這一殿二亭所在位置,正是明世宗做道場的地方,大殿前原建有丹馨門和錦芳、翠芳二亭。清初在興建順治孝陵時,將清馥殿及二亭拆除,不但將其楠木材料用來興建孝陵,就連天花板也拿到孝陵使用了。此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陵寢,都相繼拆毀了大量明代建築,乾隆還以修複明十三陵的名義,將定陵等大殿改大為小,偷梁換柱,把上等的木料和石料拿來建造了裕陵。

現在他們活該被陳鳴威脅!何況紫禁城、圓明園的那些寶貝也不是他們韃子的。

“告訴永珹,東西要用最快的速度給本督送回來,彆給我耍心眼。我沒心思跟他們在這點上耗時間。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請不要害怕 規則怪談:我的陽氣重了億點點 新編民間故事大雜燴 血肉星球求生 破案加修為,從捕快到天下第一! 遵守怪談規則,但沒說不讓超度詭 茅山風雲錄 怪談:十連滿命的我,竟變成芙芙 我端坐於詭異王座上俯視眾生 幸福生活從穿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