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道,“天下可淩駕於律法之上者,唯陛下一人!您雖是陛下所封攝政王,卻也不能枉顧秦律,來日您若犯了事,縱有無上權利,一樣要受律法製裁。”
這話其實是承認韓信這個攝政王的合法性了,卻又告訴韓信,攝政王不是皇帝,不能為所欲為,或許將來沒有人能約束你,但有律法可以約束,他這個廷尉也會堅決執行秦律。
這家夥倒是個鐵麵無私的秦青天啊!
聽廷尉絲毫不給韓信麵子,董翳哭得更慘了,“我冤枉,冤枉啊……都是司馬欣,是他向我舉薦的龍俊,是他,我是被蒙在鼓裡的……大王……您救救我,我孩兒才三歲……嗚嗚嗚……”
董翳一哭,其他人也跟著喊冤哭起來,有的人向兩位丞相求情,有的向禦史大夫求情,奈何不管誰求,廷尉始終堅持以法製裁。
看著絕望的董翳,韓信躊躇了片刻,忽然說道,“秦律既不可網開一麵,那我便以王爵為董都尉抵過,夠分量了吧?”
全場???
眾人愣了兩秒,你看看我,我看看伱,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用王爵救董翳?
連帶哭著喊冤的幾人也暫時忘記了哭泣,傻愣愣看著韓信。
片刻之後,李斯最先找回神智,問道,“大王方才說什麼?”
韓信道,“我願意以王爵換董都尉一家性命!”
“你確定?”李斯追問。
雖然群臣不服他,但這個攝政王的合法性已經沒人懷疑了,他這時候居然要放棄?
韓信朗聲言道,“少時父親曾教導我,取信字為名,便是希望我能言而有信,許下的承諾一定要做到!我韓信向來一諾千金,答應董都尉救他一命,便必須救。秦律我沒辦法違抗,便拿王爵相抵!”
他說著話鋒一轉,“但我也在陛下臨終時答應他要輔佐新君,保大秦江山不失,此諾亦不可違。以王爵相抵後,我便領東海郡回來的這四萬兵馬回上郡,為大秦守住北邊門戶!”
韓信說得正義凜然、慷慨激昂,但在場的聰明人都聽出他的言外之意了,就是攝政王他可以不當,兵權卻必須拽著些。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他是合法攝政王,誰知道新君即位後會如何對他?
以韓信之能,隻要有兵權便什麼都不必怕,新君能好好相處,他可為大秦平亂,新君若沒過河便想拆橋,他一反水,秦國估計要丟一大半江山,甚至可能連老秦人的地方也守不住。
至於將來叛亂平定之後,韓信是如王翦一樣交出兵權,卸甲歸田,還是繼續鎮守一方,就看二世君主的肚量了。
眾臣本就不喜歡上麵除了皇帝還有個攝政王壓著,韓信能看清現實,願意自己放棄,自然最好了。
那鐵麵無私的廷尉當即表示,王爵可抵董都尉之罪!
董翳見韓信竟然為了救他,連攝政王都不當了,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頭磕得砰砰作響,並當場發誓,今後唯韓信馬首是瞻,上刀山下火海,隻要韓信一句話,他眼都不眨就往下跳。
司馬欣等人見狀也紛紛過來懇求,韓信無奈的表示,他隻有一個王爵,隻能救一人!
這日之後,韓信一諾重比千金的傳言流傳開,軍中將士對他越發信服,他們都堅信,隻要是將軍許下的承諾,便一定能做到,甚至有一些重信的六國遊俠,也跑來投奔韓信,這些都是後話了。
回到眼前,韓信卸去攝政王的職位,把上郡郡守馮劫調回鹹陽為吏,封自己為上郡郡守。
左右丞相見他毫不掩飾地獨攬上郡軍政,心裡多有不滿,不過想到他把整個秦國軍政大權都交出來了,給他一個郡作為補償也沒什麼。
做完這些,接下來就該進入這場會議的主題了,策立新君!
眾人不約而同地看向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