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甲骨綴合項目,更是將散布全國各處的甲骨文獻進行了編號,記錄,去重,入庫,並且在得到信息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綴合,就是將那些曾經是一塊甲骨,因各種原因分散並且流落在各個收藏地的甲骨重新拚合起來,讓許多以前無法解讀的內容重新拚接,變得可讀,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同時對於甲骨三期文字的流傳和演變,風格的變化,也提供了詳細的研究基礎。”
“這個項目就是虞唐基金聯合國內幾所大學,圖書館,博物館聯合施行的,這工作要讓國家來做,光從管理流程和組織架構上就會十分麻煩,放手交給基金會來操作,反倒是靈活快速,最後這個項目也並不影響各個單位敘功,評獎。”
“這項目我好像有點印象,複旦那邊參與了的是吧?”
“是,裘老是國內甲骨文研究數一數二的權威,這項目沒有他參與可怎麼行?”
“那肘子,王老或者啟老那邊,是不是有和虞唐基金溝通的渠道?”阮教授說道:“張廳這邊的保護其實不算多大,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有點大,不知道現在提出來合適不合適……”
“阮教授你先說出來讓我們聽聽嘛,說不定就合適了呢?”周至笑道:“虞唐基金那邊都用不著勞煩二老,其實……”
說到這裡一指張辛夷:“辛夷就可以負責聯絡!”
“啊我嗎?”張辛夷嚇了一跳。
“李三哥和安心表姐就是虞唐基金理事長和理事啊,還有小娟兒姐,你不是都很熟悉嗎?”周至衝著張辛夷擠了擠眼睛。
其實他在這裡是欺負阮教授對基金架構不熟悉,虞唐基金現在分作了理事會和秘書組,理事會負責金錢的調動籌集,說白了就是給各大金主留的榮譽位置,而真正決定項目管理的,是秘書組,全是文保屆,文化屆非常具備影響力的人物,他們才有權決定上哪些項目。
不過保護一個張廳,甚至一整個周莊,在周至眼裡看來也沒有多大,因此趁機讓張辛夷搭上這車,今後在學校裡,在投簡曆,甚至考研選導師的時候,都有不少好處。
“辛夷還有這樣的渠道啊……”阮教授有點羨慕麵前這嬌滴滴的漂亮女孩了。
葉欣在一邊暗笑,阮教授這是沒摸準廟門,辛夷的渠道不就是和肘子說得上話嗎?肘子這偏心眼兒擺明了就是把這事兒都包攬了,功勞都算在辛夷身上。
趕緊輕輕拉了拉張辛夷,示意她先答應下來。
“那……好吧。”張辛夷雖然一時沒明白,但也知道周至不會害她,忐忑點頭。
“平遙你們聽說過沒有?”
“對呀!”這下輪到周至拍大腿了:“平遙古城!這個也和閬中古城一樣,是足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好項目!”
“什麼世界文化遺產?”阮教授一愣:“肘子你也知道平遙?”
平遙古城,在後世家喻戶曉,不過現在還隻是晉中默默無聞的一個小城。
但有一句話足以證明後世晉中在文保界的地位——地下文物看陝省,地上文物看晉省。
而平遙,又是晉中的文物大縣。
不過現在的平遙卻寂寂無聞,起碼文保屆之外的國人,多數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小城。
“所謂的世界文化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執行的一項國際公約,是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最高等級,這個組織會聯合很多協力組織,參與世界遺產的甄選,管理和保護工作。”周至介紹道:“我們國家是一九八五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正式向教科文組織申請過類似遺產,我覺得完全可以從平遙古城開始!”
“等下肘子,拿到這個遺產名頭,是不是就能夠把古城保護起來了?”
“這可不止,”周至笑道:“當年埃及政府打算修阿斯旺大壩,但是可能會淹沒尼羅河穀當中的許多珍貴古跡,於是教科文組織發起了‘努比亞行動’,將阿布辛貝和菲萊兩座神殿分解後運送到高地上重新組裝起來。”
“努比亞行動成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便倡導並締結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都可以組織申報,由世界遺產中心組織權威專家進行考察、評估、投票後,讓國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獲得‘世界遺產’的稱號。”
“這個公約本身就是因為保護而成立的,因此這個稱號本身也與保護是密不可分的,締約國為了獲得這個稱號,就需要為遺產匹配上相應的特彆保護措施,如果需要援助,還可以申請世界遺產基金給與技術和財力援助。”
“總之就是這個‘世界遺產’申遺一旦成功,遺產的保護標準就得按照國際標準來了,阮教授你根本就無需擔心古城保護不力了。”
“這麼好?”阮教授兩眼都開始冒星星:“可是要申請下來也不太容易吧?”
“的確不太容易,主要是前期要做許多的工作,收集許多的資料,撰寫許多的報告,還要按照國際標準的格式來做,需要聘請國際組織的專家來指導報告起草。”周至說道:“這部分工作國內沒有多少專家熟悉,不過虞唐基金有充足的海外法務與商務方麵的經驗,也進行過多次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活動,這部分工作是他們的強項。”
“虞唐基金之前本來準備用閬中古城來試試水的,資料其實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周至說到這裡,歎了口氣:“不過您提醒我了,相比閬中,平遙確實更急需保護。這下可能要被家鄉人戳脊梁骨了……”
閬中是蜀中保存得非常完好的一座古城了,但是和平遙比起來,的確有些差距。
閬中整體不可移動文物有上千項,明確列入國保的包括桓侯祠,滕王閣,宋代石刻以及漢代畫像石棺。
而整個晉中的不可移動文物就多達五千多項,明清民居近四千處,僅城中不可移動文物就高達上千處了,其中文保單位就有一百四十幾處,光國保級彆的就有二十處!
國保級不可移動文物紮根的老城,這就沒法比了,而且平遙還是目前全國範圍內,規模和建築群保持得最好的古城。
這其實也要得益於晉中的位置,在曆史上,平遙地域屬於抵抗北方南下侵略的咽喉要地,同時也是商貿重地,曾經十分興旺,自然建築精美,同時保護得力,城牆完備。
而其後古城迅速衰落,尤其是近現代開始,其軍事作用和經濟作用大減,遠離了戰爭與衝突。建國後也因為資金缺乏,讓城市擴建計劃因為種種原因擱淺,最後如有上天眷顧一般,得以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