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出行的快車業務籌備沒有那麼快,而合並之後的嘟嘟快嘟顯然也有著同樣的顧慮,在進度上還落後於他們。
不過有件事是迫在眉睫了。
價格戰!
不管是uber的降價,還是嘟嘟快嘟發出的紅包,或者是萬裡出行的折扣,其實沒什麼區彆,貼錢就對了。
嚴格來說,這應該算是第二輪補貼大戰了,而uber雖然是發起方,但實際上支出最少。
因為它進入的城市少,已有的訂單量也小,必須得有人打車補貼才能發得出去。
當然現在它的規模也在快速上漲,有點類似於三家在去年第一輪補貼大戰初期的情況。
而萬裡出行最大的對手實際上還是嘟嘟快嘟,他們才是體量相當棋逢對手,而且本身的規模已經很大。
除了在第一輪補貼大戰剛結束的時候平台的訂單量有所下滑,隨著打車軟件以及智能手機本身的滲透率越來越高,行業規模一直是往上走的。
這次由uber開了第一槍之後,萬裡出行和嘟嘟快嘟立刻分頭跟進,直接跳過了以前的爬坡階段幾乎立刻就達到了巔峰時期的補貼力度。
而且上一次是有第三方支付站台隻需要出一半的錢的,這次就隻能由打車軟件自掏腰包了。
林一向自己的cfo求證:“我們大概需要花多少錢?”
“4000萬美元,一周!”
劉簡妮很專業,她不是一部簡單的問答機器。
“經過我的測算,這是我們在現有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一個平均的補貼金額,也就是說每個月1.6億美元左右,已經計算了這段時間的自然增長。”
“我們上一輪融資金額是8億美元,在不考慮取消或者削減大規模補貼措施的情況下,總共隻能堅持5個月。”
“考慮到那筆錢是去年8月份進的賬,我們手頭實際的資金儲備最多隻能支撐到6月底,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一定要收到下一筆融資。”
林一聽完罵了一句:“媽的,又隻有三四個月了,賊刺激。”
劉簡妮沒有在意他這點無足輕重的小情緒,繼續彙報自己掌握到的情況。
“uber那邊,他們目前的運營規模太小了但還在保持高速上漲,不過考慮到uber完全不做出租車,我預計它的補貼規模最多能達到2000萬美元一周。”
“如果卡蘭尼克說在本地區市場投入10億美元不打折扣的話,這筆錢差不多能用一年。”
“當然uber很有錢,10億美元不是他的上限,隻要有必要他完全有能力繼續打下去。”
“另外一邊,嘟嘟快嘟合並之後,兩家之和的市場份額已經高於我們萬裡出行,所以他們的支出應該會比我們更高。”
“但是他們也更有錢,嘟嘟和快嘟上一輪融資金額分彆是7億和6億,而且時間都在我們之後,預計他們合並後資金儲備應該不超過10億美元。”
“如果嘟嘟快嘟的支出速度在我們的1.5倍,那麼他們現有的資金大概能用45個月;如果是2倍,那麼耗儘時間大概跟我們差不多。”
林一總結道:“也就是說,我們跟程惟的融資時間大概率還是撞車。”
他暫時沒有考慮uber,因為卡蘭尼克的融資環境雖然更好,但是主要在美國融資,雙方的投資人之間少有重合的。
“你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