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幫忙踩下線,我要順支架了。”
“好。”楊雯主動踩下了放射線的腳踏板。
放射線的持續照耀下,鄭毅將輸送器沿著導絲順進了患者的股動脈。手一寸一寸地挪,輸送器一寸一寸地進入。
很快,輸送器的輪廓出現在了屏幕當中。
“楊雯,繼續踩。”鄭毅一邊叮囑著楊雯,手上的輸送器把手不斷轉動。
屏幕裡,輸送器上的支架隨著鄭毅的動作也正在一點一點地上升。
忽然,鄭毅的手停了下來。
因為位置到了。
“我要放了。”鄭毅雙眼微微一眯,手裡的把手請按。
支架瞬間釋放。
“楊雯。”鄭毅輕聲呼喊。
不用鄭毅多說,楊雯已經操縱著手裡的導管,開始了主動脈造影。
放射線的照耀下,造影劑再一次填充了主動脈。
支架的位置很好,沒有遮蓋到其他的主要血管。
並且恰好地將主動脈破裂的地方封堵。
但是仔細觀察下,還可以看到一點點造影劑在緩緩向外飄散。
“鄭總。”楊雯看著造影圖像:“患者。好像還沒完全封堵住。”
“確實如此。”鄭毅看著屏幕,點了點頭,轉頭又看了一眼監護儀。
在支架釋放之後,監護儀上的血壓已經回升到了6540hg。
“見強就行。”鄭毅現在很是鎮定。
雖然患者現在還是有出血。
但是如果說之前的出血是汪洋大海。
那麼現在的出血已經變成了涓涓細流。
現在,自己還有時間。
這時,介入室的門口傳來了一聲“嘎吱”聲。
大門被人打開,隻見安慧抱著用身體焐熱的血袋衝了進來:
“鄭總,血來了!”
“給我,快!”麻醉師的眼睛一亮,對著安慧招呼道。
從安慧的手裡火速地接過了血袋,麻醉師將血袋連接到了輸液器上。
患者的三條靜脈通路全開,紅細胞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全速輸注。
“安慧,幫我找一個球囊。”鄭毅看向了安慧:“要40號的。”
“馬上。”安慧很熟稔地來到了介入室的一個抽屜裡,翻出來了一個包裝盒。
將包裝盒和裡麵的密封袋打開,安慧小心翼翼地把裡麵的無菌球囊傾倒在了器械台上。
“鄭總,40號球囊。”
“好。”鄭毅再次伸手。
這次機械護士終於準確地把球囊放在了鄭毅手裡。
將輸送器完全撤出來,鄭毅將球囊連接在導絲上,沿著導絲緩緩進入患者的血管中。
“鄭總。”楊雯看著鄭毅,已經明白了他的意圖:“你這是……”
“支架釋放後球囊擴張。”鄭毅輕聲回答:
“簡稱後擴。”
“和你做冠狀動脈支架之後的後擴基本一樣。”
在鄭毅的分析中。
在支架釋放位置良好的前提下,這種情況的出現無非是三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支架本身質量有問題,支架的覆膜存在滲漏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膜滲。
這種情況如果是在幾十年前出現,那倒是情有可原。
但是,在目前這個質檢越來越規範的時代。
這種情況的出現已經堪稱是鳳毛麟角。
所以這種可能性自動被鄭毅所排除。
第二種,就是自己的支架選擇的過小了,支架的直徑遠小於血管壁的直徑。
這就會導致支架釋放之後,沒有辦法和血管壁緊密貼合,起不到封堵的作用。
結合患者的增強ct結果,根據《心臟主動脈疾病診斷學》和自己學過的知識,鄭毅覺得自己所選擇的支架大小應該正好。
這種情況也被鄭毅自動否決。
那就隻剩下了一種可能。
支架沒有釋放完全。
這種時候,就需要應用球囊。
球囊說白了就是一個很堅韌的氣球,隻不過打完了氣之後,這個氣球的是一個類似圓柱形的樣子。
現在鄭毅要做的,就是把球囊沿著導絲放到主動脈支架裡麵,逐漸移到主動脈破裂的位置所對應的支架部分。
鄭毅選擇的是40號球囊。
。。
隻要這個球囊完全充氣,直徑會超過主動脈支架的直徑。
在這種條件下,隻要鄭毅將球囊充分充氣,利用球囊的張力,可以將支架再次擴張,達到徹底釋放。
放射線的照耀下,屏幕中球囊順著導絲節節攀升,很快便到達了鄭毅想要的位置。
“注射器給我。”鄭毅輕聲說道。
這一次,器械護士已經逐漸跟上了鄭毅的節奏,將早已準備好的注射器拍到了鄭毅手心。
“楊雯,持續踩線,不要停。”
放射線下,屏幕中的球囊在隨著血流的流動輕輕顫動。
接過注射器,鄭毅將注射器對勁了球囊的注射孔裡。
隨著注射器的推注,畫麵中的球囊迅速張開,很快便填充了支架的整個橫徑。
支架也在球囊的支撐下再次擴張。
“行了。”手裡的注射器收回,將球囊重新吸癟,以避免膨脹的球囊過長時間的阻塞主動脈的血流。
“再來一次主動脈造影?”楊雯看著鄭毅。
“嗯。”鄭毅點頭:“再來。”
楊雯手中的注射器再次推動。
造影劑從注射器中緩緩推出,沿著導管逐漸上行。
最終,從導管的末端洶湧而出,彌漫了患者的升主動脈。
造影劑沿著升主動脈上升,逐漸到了主動脈弓,然後來到了降主動脈。
最終,造影劑到達了原先主動脈破裂的位置。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屏幕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