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和段海清的意見,好鄭毅看到這張片子的額想法一樣。
都覺得患者不適合進行冠狀動脈支架置入。
在和老爺子的家屬商量之後,將老爺子轉入到了心胸外科。
原本段海清的想法是,給老爺子繼續用藥物治療穩定老爺子的病情。
等到老爺子病情相對穩定一些之後,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但是老爺子的冠狀動脈病變,實在是太嚴重了。
即便經過了係統的藥物治療,老爺子的心絞痛發作仍然非常的頻繁。
甚至,發作頻率是呈現一種加重的趨勢。
就在剛才,老爺子的心絞痛再次發作了一次。
心絞痛持續的時間,和疼痛的劇烈程度都比之前要顯著的惡化。
這提示著,老爺子的病情現在很難通過藥物來暫時穩定,甚至還在不斷惡化。
老爺子隨時有可能發生大麵積心肌梗死。
這種情況下,能做的就隻有一種方式。
就是找一個時間給老爺子儘快安排手術治療。
簡單點說,這叫做亞急診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但是,亞急診手術和將一般狀態改善之後再做的限期手術,可不是一回事。
亞急診手術的風險要高上很多。
而且老爺子高齡,一般狀態也比較差,這也讓手術風險進一步的上升。
段海清心裡有些拿不定主意,這才叫鄭毅過來參謀參謀。
說完了患者的病情,段海清拉著鄭毅走出了房間。
回到了辦公室之後,段海清看著鄭毅:
“小鄭啊。”
“以前這些事我隻能夠自己琢磨。”
“但是現在小鄭你來了之後,我這裡總算有個人可以一起幫我出出主意,想一想了。”
“段主任,你可彆在這抬舉我了。”鄭毅被段海清的這番話,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客氣之後,鄭毅臉上的表情也開始嚴肅起來。
從了解到患者病情的那一刻開始,鄭毅腦子裡麵的思考就從沒有停下來過。
“段主任。”鄭毅開口說道:
“這位患者,可能還是需要冠脈搭橋手術治療。”
鄭毅的這番話確實出乎了段海清的意料。
他原本以為,在了解到了患者進行亞急診開胸手術的風險之後,鄭毅能夠提出利用雜交技術,或者是純介入下技術進行操作。
以此來降低手術的風險。
結果,鄭毅卻仍舊提出了純手術這個選擇。
“小鄭,你也覺得介入治療不行嗎?”段海清反問道。
“從片子上來看,這位患者進行支架操作風險更大,而且效果可能不好。”鄭毅看著手裡的片子:
“老爺子冠脈狹窄的地方很多,而且有很多地方狹窄的長度很長,這種長病變,放支架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治療方式還選擇搭橋手術比較好。”
冠脈搭橋術這種手術,學名叫做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是在充滿動脈血的主動脈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間建立起一條暢通的路徑。
因為冠狀動脈的主乾往往都是起到運輸血液的作用。
而真正給心肌供血的部分,都是深深地紮在心肌裡麵的末梢分支。
而發生狹窄的血管,基本都是在冠狀動脈的主乾部分。
所以,冠脈搭橋手術就相當於取病人本身的血管或者血管替代品,將狹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連接起來。
就是這樣,可以讓血液繞過血管狹窄的部分,從這個新的血管流淌,達到了運輸血液的作用。
血液到達了心肌缺血的部位,就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應,進而達到緩解心絞痛症狀,改善心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延長壽命的目的。
說白了,就相當於用患者自身的血管,重新做一支冠狀動脈。
因此,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在心臟上架起了“橋梁”,所以又被稱作“冠狀動脈搭橋術”。
“可是……”段海清皺著眉頭:“82歲的老爺子,如果亞急診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話。”
“光是體外循環的打擊,他都不一定能受得了啊。”
做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時候,冠狀動脈是需要精細吻合的。
而心臟這個器官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是不斷跳動的。
所以心臟必須得停跳才能很好地完成手術。
或者說至少縫合的那塊地方,不能跳動。
在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幾十年的發展曆史中。
隨著體外循環技術和心肌保護方法的發展,心臟停跳搭橋手術已成為該種手術的常規方法。
這種手術方式就是手術中同樣進行心臟停跳,然後使用體外循環進行替代進行手術。
優點是在靜止的心臟上進行血管吻合,有利於進行冠狀動脈精細操作。
但是體外循環雖然是心臟手術非常依賴的一個技術,但是它其實還有很多的問題。
包括引發炎症反應、凝血功能及患者內環境紊亂等諸多問題。
尤其對於高齡、體質較差的患者,能否耐受體外循環的副作用,並且他的心臟能不能承受得了停跳再複跳的打擊也是一個問題。
“段主任。”鄭毅問出了一個問題:
“您平時做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都是用體外循環做的嗎?”
麵對鄭毅的問題,段海清愣了一下之後,然後理所應當地回答道:
“是啊。有什麼問題嗎?”
“果然是這樣。”鄭毅再次陷入了思考。
在鄭毅的印象中,為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很多地方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都采用的是體外循環下手術。
也就是心臟需要停跳。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摒棄了體外循環。
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這叫做不停跳冠脈搭橋術。
一邊思考著,鄭毅趁著段海清不注意的時候,意識再次潛伏到了圖書館裡。
看了一眼自己手裡的醫道積分。
經過了最近的這些手術,鄭毅的積分又很富裕地達到了2100點。
心裡有了底氣,鄭毅進到圖書館裡,直奔書架而去。
心臟相關的書架上,一本本書籍仿若層巒疊嶂一般矗立,在鄭毅的掃視下不斷露出了書籍的名字。
鄭毅一本一本地尋找著。
因為他記得,自己在《心臟主動脈疾病診斷學》裡,見到過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的相關內容。
因為體外循環有那麼多的副作用。
而搭橋手術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心臟外麵,並不需要完全地切開心臟。
所以很多的醫生開始提出了,可否不應用體外循環技術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隨著近年來冠狀動脈顯露技術,和冠狀動脈固定技術的發展。
特彆是各種冠狀動脈機械穩定裝置的出現。
醫生們有了越來越多的手段,可以降低病變血管局部隨心臟運動的幅度。
這為完成冠狀動脈吻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也使得心臟不停跳搭橋技術正式的應運而生,並且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既然有這種技術,在書籍裡還有這樣的描述。
那圖書館裡,一定會有這樣的書籍。
鄭毅一邊尋思著,一邊逐本查看著書架上的書籍。
圖書館果然沒有讓鄭毅失望。
在鄭毅不懈地尋找下。
這一次,他終於找到了目標。
書架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上,一本書籍正在熠熠生輝。
它的封麵上,赫然寫著:《不停跳冠脈搭橋術》。
“對,就是這本。”找到了目標,鄭毅的眼睛裡瞬間亮起了光。
可是,鄭毅隨即就看到了一行提示:
【激活該書籍所需醫道積分:1000點。】
“1000點醫道積分,有點貴啊。”鄭毅看著這本書需要的醫道積分,又看了看自己剩餘的這些積分數額,雖然嘴裡念叨著,但是它還是不假思索地選擇了激活。
海量的信息將鄭毅籠罩。
三針法、靜脈采集技術、動脈采集技術……
切開式血管采集技術。
微創腔鏡下血管采集技術。
各種專業術語和技術操作不斷地往鄭毅的腦海裡湧入,直讓鄭毅都感覺到了一陣陣頭昏腦脹。
半晌之後,這些信息終於灌輸完畢,鄭毅揉了揉有些酸疼的額頭。
翻閱著腦海裡多出來的這些信息,鄭毅的眼睛逐漸閃過了一絲明悟:
“我明白了。”
仿佛感應到了鄭毅心中所想,這本書籍發起了光芒。
光芒過後,鄭毅再次來到了手術室裡。
還是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器械。
隻不過,練習的手術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鄭毅穿好了手術衣,拿起了器械,屏息凝神地開始一台一台又一台地操作著。
不知道操作了多少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鄭毅隻感覺跳動的心臟在他的眼裡已經仿佛靜止了一樣。
縫合血管的手也越來越穩定。
鄭毅知道,是時候了。
他的意識也一下子回過神來。
結束了。
從圖書館中出來,鄭毅看著段海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段主任,對於這位患者。”
“你有沒有想過,試一試。”
“心臟不停跳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鄭毅的這個回答,再次出乎了段海清的醫療之外。
“可是不停跳搭橋……”段海清皺著眉頭,低聲嘀咕著。
這個手術,他是真的沒有做過。
畢竟不停跳搭橋,也是一個比較新的技術。
這種技術,對於已經上了歲數的段海清來說,學習起來著實有點吃力。
不過……
段海清瞄了鄭毅一眼。
“既然小鄭提出了這個想法……”
思考了半天,段海清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看著鄭毅:
“小鄭,這個技術,你熟悉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