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這就是我們一直喜歡的《清明上河圖》?”
“是的。”
“這這這……”
“是不是太顛覆三觀了?”
“以前我一直認為清明上河圖描寫的是開封時的繁華,現在一看,繁華背麵就是北宋完蛋。”
“是啊,我以前清明上河圖是盛世,沒想到,這卻是盛世的餘輝。”
“我都有一些不敢看清明上河圖了。”
“我也是。”
不得不說。
江寧的講解當真是太簡單明了了。
他根本沒有怎麼說曆史。
也沒有拿什麼數據。
就拿了一部大家奉為傳世名畫的《清明上河圖》。
此前對於北宋為什麼會敗得這麼慘,大家可能感覺有一些雲裡霧裡。
此時,一瞬間卻是完全明白了過來。
隨後。
在江寧講完《清明上河圖》之後。
整個節目進入到了南宋。
相比之北宋。南宋比之北宋更為的無奈。
看到最後。
每一位觀眾都是心情沉重,久久的不能說話。
對於此,江寧也明白。
沒辦法。
宋朝就是這樣。
他一方麵經濟發達,一方麵文化發達,一方麵老百姓過得還算可以。
可另一方麵,那就是在對外戰爭當中,那是屢屢戰敗。
好吧。
也不能說宋朝打仗就一直敗,也有勝的。
甚至如果拿數據統計來說,宋朝打仗贏的概率都在7成以上。
可很多時候宋朝打仗就算是打贏,也隻是被動的防守。
可一但打輸,直接連老家就被端。
……
“各位,我們今天接著講宋朝。”
大宋風華之後,江寧再次開起了直播。
那一期節目,因為時間的原因,還有許多江寧沒有說的。
隻是江寧這次開播,一眾網友似乎變得不感興趣了:“江寧老師,接下去是不是講南宋了?”
“按進度來說,確實是講南宋了。”
“南宋啊,不感興趣。”
“呃……為什麼?”
“還能為什麼,這麼一個無比悲劇的朝代,越聽越氣。”
“這倒是。”
江寧點頭:“不過呢,這就是我們的曆史,聽還是不聽,他就是在這裡,我們無法改變。再者,南宋雖然悲劇,但也誕生了許多很有氣度有家國大義的人士。”
“您說的是嶽飛嶽元帥嗎?”
“嶽元帥自然不必說,但還有許多史書上並不是特彆重視,但卻同樣擁有愛國情懷之士。”
“比如……”
“比如啊,之前我講過的有一位寫《元夕》詞的人。”
“就是那首東風夜放花千樹的那首嗎?”
“是的。”
“這是誰寫的?”
“辛棄疾。”
“辛棄疾?”
有一些對於這位人物比較了解的網友一愣:“江寧老師,您是說那位從金國跑回來的,然後還貪了好多錢,很好色的辛棄疾?”
“這個……”
果然啊。
這個世界在記載某些曆史人物的時候,確實與前世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雖然曆史還是這樣的曆史。
但由不同的人記載,那麼眾人對於這一些曆史人物,便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比如這位辛棄疾。
“這位辛棄疾確實是從金國那邊回來,但大家是不是對於他有什麼誤會。”
“沒有誤會。”
其中一位粉絲說道:“江寧老師,最近我就在研究宋史。這位辛棄疾也研究了幾天。他是臨安人,也就是濟南人。但那個時候,濟南已經被金國攻陷了。同時,辛棄疾的爺爺與父親,都在給金國人賣命,成為了金國人的地方官員。後來,他不知道發什麼神經,跑回到南宋這一邊了。
南宋這一邊就想將辛棄疾樹立一個典型,希望更多漢人從濟南那邊跑回來,就賜了官給他做。可這家夥倒好,當了官之後就利用手中權力,貪了好多的錢,然後還好色,娶了七八個妾……反正到頭來,這家夥雖然回到了南宋,但卻沒有給南宋做出太多的貢獻。”
“呃……”
江寧有些無奈,隻能說:“可能你了解的辛棄疾與我了解的辛棄疾有些不一樣。”
“江寧老師,難道您還能為辛棄疾翻案不成?”
“有啥翻案的,他也沒有做什麼惡事,至於貪汙啥的,一直沒有證據。至於好色,這就更不好說了。古代官員基本上三妻四妾很正常。”
“可他也沒有做出什麼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