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這首詩一出,直播間一眾粉絲便大叫一聲好字。
“好,好一首詠鵝。”
“7歲就能作出如此好詩,這個神童當之無愧。”
“雖然是7歲寫的,但這樣的好詩,哪怕一些才子也未必作得出來。”
是的。
雖然這一首詠鵝很簡單。
但越是簡單的詩作,他作起來越難。
雖然大家也不見得就對詩有很強的欣賞眼光。
但自小就學詩。
而且這一段時間一直呆在江寧直播間,受江寧的薰陶,不自覺水平也長了不少。
“好詩。”
一邊的董雨也是鼓掌:“真不敢相信,這一首詩竟然是一位7歲小男孩寫的。”
“其實我們現在想有些不可能,但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未必不可能。”
江寧解釋說道:“唐朝是一個浪漫的國度,也是一個詩人的國度。在那個時代裡,唐詩不隻是屬於他們的文化,也屬於他們的一種流行審美。所以,那個時候隻要是個讀書人,基本上都會寫詩。而有一些才思敏捷的少年,他們受其影響,便寫出了這樣的經典之作。”
……
“江寧老師,駱賓王七歲成詩,按理來說,他的前途應該很好才對。”
兩人繼續向前,董雨一邊繼續問道。
江寧點頭:“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在古代,寒門就是寒門。寒門很難成為人上人,雖然駱賓王自小就是神童,但他的仕途卻並不順暢。不過駱賓王確實非常有才華,也得到一些貴人的推薦,從而令他步入朝堂。隻是駱賓王生性耿直,多次上書彈劾官員,隨後便被誣入獄。雖然後來出獄,但也沒人敢再用駱賓王。也因此,駱賓王對於自己的遭遇,一直耿耿於懷。”
“有一次,他在幽燕一帶送彆友人。臨行的時候,他給友人寫了一首送彆詩。”
【此地彆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以沒,今日水猶寒。】
這首詩叫做《易水送彆》。
與之駱賓王第一首寫的《詠鵝》不一樣。
詠鵝因為比較簡單。
雖然他確實寫得很經典,但未必所有人都能體會得到。
但這一首《易水送彆》,那就不一樣了。
這一首詩隻是一讀,便感覺有一股慷慨激昂之意。
“江寧老師,這首詩寫得好大氣。”
一眾粉絲在公頻上不斷的說道:“好像有種舍身赴死的感覺。”
“確實如此。”
江寧點頭:“這裡有個典,他說的是戰國時期,燕國被秦國就要滅亡。燕太子丹便找了一位刺客荊軻,想刺殺秦始皇,以此阻止秦國攻擊燕國。這裡的易水,就是太子丹送彆荊軻的地方。而在送彆之時,荊軻也知道,他這一次去,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會死。所以,在與太子丹作彆之即,荊軻大聲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江寧簡單的說了這一個典。
但哪怕隻是簡單的說,那一個視死如歸的刺客荊軻,卻是如慧星流過,無比的明亮。
“荊軻,荊軻,春秋戰國時竟然有如此的刺客。”
眾人眼睛裡麵無比的震驚。
同時。
他們也被荊軻這樣的人物給驚豔到了。
“曆史當中有許多很精彩的人物,甚至是一些小人物。可是,也正是因為他們是小人物,他們太渺小太渺了,渺小到連史官都不想去記載。所以,如果沒有史官去記載他們的事跡,那他們也將會被埋沒。”
事實上正是如此。
很多時候。
史書上是不會去記載像荊軻這樣的小人物的。
前世如果沒有司馬遷大人,又有多少人知道荊軻?
“此地彆燕丹,壯士發衝冠……感覺來了。”
“我也是,一下子便非常的有感覺。”
聽著這一首詩。
再聯想到荊軻這樣的一位驚豔的人物,眾人眼睛裡一眨也不眨,聲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江寧老師,荊軻後來刺殺秦始皇成功了嗎?”
有粉絲在公頻上無比關心的問道。
這一個問題一出,江寧差點沒在城牆上摔下去。
一眾網友也是樂了:“哥們,您這問題問得。”
“您看,差點都將江寧老師給摔到城牆底下。”
“還要問嗎,這要是將秦始皇都給殺了,那哪裡還有秦朝,哪裡還能一統天下?”
自然。
這樣的一個如此讓人驚豔的荊軻,他刺殺失敗了。
正如開頭。
荊軻知道。
不管自己是失敗還是成功,他都會死。
所以。
最後荊軻的結局,那就是死亡。
“駱賓王引用荊軻這一個典故,其實也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所以,後來當徐敬業討伐武則天的時候,駱賓王便進入到了徐敬業的陣營,並為徐敬業寫了一篇千古檄文。”
說到這裡。
江寧看向了董雨:“董雨,還記得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嗎?”
“當然記得。”
聽到江寧說到滕王閣記,董雨直接就背了出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厲害,這都背下來了?”
江寧有些驚訝。
“據說滕王閣推出了一個背誦全文免門票的活動,為了免門票,我就背下來了。”
“高。”
江寧朝著董雨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想來。
董雨背滕王閣序,可不是為了免門票。
“滕王閣序一直被認為是千古第一駢文,而駱賓王的這一篇檄文,用的也是以駢文的方式寫出。此檄文一出,據說當時武則天看到,亦是無比之震驚。認為能寫出此檄文的,當大才也。後來知道是駱賓王寫的,又說,如此人才竟然沒有得到重用,這是宰相的過錯。”
“江寧老師,您這樣說,我對這篇檄文可十分感興趣了。”
“既然感興趣,那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這一篇千古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彆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儘;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要說罵人罵到一定境界的。
駱賓王算是此中高手。
這一篇檄文不隻是文采匪然,同樣將武則天罵得驚天動地。
甚至。
這裡麵的罵人之法,比之街頭老百姓罵得還要惡毒。
可就算如此。
因為這一篇檄文罵得實在是太有文采了,所以曆來亦是被無數人爭相傳頌,甚至是模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