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原來是她家裡的田地全都賣了,以此交稅。
為了生存,隻能靠撿麥子充饑。
如果隻是寫到這裡,這還不算什麼。
更為關鍵的是。
白居易卻是想到了自己。
今我何功德,從不事農桑。
是啊。
白居易自己呢?
他有什麼功德?
他從來不從事田地勞作,從來也沒有種過地。
但他的奉祿卻有三百石,不但夠自己吃穿用度,年底還有結餘。
這麼一想,白居易便感到無比的慚愧,整夜都念念不忘。
“今我何功德,從不事農桑,寫得太深刻了。”
“兩相對比,一個是經常勞作卻吃不飽飯,另一個卻是從來不種田,還有剩餘,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更為關鍵的是,白居易諷刺的是自己。”
“白居易不隻是諷刺的自己,還諷刺的是當時朝廷的政策,以及國力的衰退。”
白居易的詩向來很容易懂。
正如這一首。
根本就不需要怎麼翻譯,你一看就能夠明白。
甚至。
不但明白,讀完這一首詩,眾人也變得無比的感慨了。
而再看江寧賣的十常大米,一眾粉絲又是紛紛下起了單。
“雖然之前沒想買十常大米,但這一次,我買了。”
“是啊,這一首詩哪裡又說的是白居易,說的不也是我們嗎?我自小沒種過田,也沒種過地。可是,我的生活卻比很多辛苦種稻子的農民伯伯好得多,說起來也是慚愧。”
“同慚愧。”
萬千訂單,又一次出現。
而這一次,之前原來的2萬訂單,卻是奔到了5萬筆訂單。
總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00萬。
……
“我覺得這位白居易可能與李紳有一些不一樣。”
“我也覺得。畢竟,李紳雖然寫的兩首詩不錯,但感覺沒有白居易的深刻。”
“對。”
慢慢的。
眾人對於白居易的映像開始往好的一麵發展。
江寧則是繼續:“而除了觀刈麥之外,白居易在此期間,還創作了大量反應農民勞苦,社會不公平,揚善懲惡的詩句。在這其中,《秦中吟》是他的代表作。不過,這一篇有一些長,他一共有十首。十首詩,分彆諷刺的是不同的類彆。”
與之前一樣。
江寧的繪畫水平不錯。
所以。
為了更好的向大家展示這一些詩歌的魅力,江寧很多時候會一邊講,一邊畫。
這一次同樣也是如此。
畫板上,江寧畫出了一位美麗的少女,她穿著綾羅綢緞,無比光鮮的展現自己。
而這樣的富貴人家的少女,很快也會得到一眾少年公子的青睞,早早的嫁了出去。
但另一邊。
江寧又畫了另一位少女。
與這位少女不一樣的是,這位少女也很漂亮。
但她卻沒有這位少女家境好。
那些家境好的少女,很多時候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嫁出去了。
但對於這一些家境差的少女,有的甚至到了20歲,也還沒有嫁出去。
這一幅畫,也是秦中吟的第一首《議婚》。
第二首,則叫《重賦》。
也是按第一首詩一樣。
江寧畫出了兩幅畫。
一邊是勞動人民,明明一年四季不斷的勞作,但到了年底仍沒有糧食。
不但沒有糧食,甚至他們連衣服都沒有幾件。
大冬天的,一家人凍得瑟瑟發抖。
可是另一邊。
官庫裡麵,卻躺著無數的金銀財寶。
可是。
這一些金銀財寶也不見得就起到了作用。
隨著年月時間的過去,官庫裡麵的金銀財寶,最終與老百姓一樣,化為了灰塵。
第三首。
第四首。
第五首。
江寧一邊畫,也一邊講。
你看。
前麵出現了幾位飛揚跋扈的官人,他們是誰?
他們是皇帝的內臣。
他們不隻是當官的,而且從他們身上佩帶的紅色絲帶和紫色絲帶可以看出,他們的官職還不低。
但他們官職不低,可他們卻從來沒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在這座高庭大宅裡,有著享之不儘的山珍海味。
這不是洞庭湖邊上產的水果嗎?
這不是江南最有名的膾魚嗎?
他們悠然自得的享受著這一些美味,神情當中發出無比的滿足與驕橫。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這時的江南大旱,農民早就沒有了吃的。
而為了生存下去。
他們怎麼辦呢。
隻好開始吃人了。
這也就是這其中的千古名句:【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或者有的時候,你不一定吃得到彆人。
怎麼辦呢?
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隻好吃自己的子女。
可自己的子女怎麼舍得下口呢?
那又怎麼辦呢?
隻好與朋友交換著吃。
這便是易子而食。
這首詩,也是秦中今的《輕肥》。
但這並沒有結束。
哪怕江南再有大旱災,像他們這一些達官顯貴,他們又怎麼會去考慮的呢。
他們隻會考慮,今天他們吃了什麼,明天又有什麼新鮮事。
恰好今天長安的牡丹開了。
一眾達官顯貴,他們紛紛前去購買牡丹。
牡丹確實很美。
把它裝扮起來,整個屋子都會顯得無比的彆致典雅。
而這時。
江寧的畫板上出現了一位農民。
這位農民,也想去湊一份熱鬨,買一顆牡丹花。
可是。
當他看到這一顆牡丹花的價格之後,他卻嚇得張大了嘴巴。
不是他沒想過這一些牡丹花會很貴。
可他再怎麼想。
他也沒想到。
這一顆牡丹花,他的價格竟然相當於一戶中等人家十年的稅賦。
秦中吟,一共十首。
《議婚》是同情貧女難於出嫁。
《重賦》是揭露一係列亂七八糟的稅賦。
《傷宅》是諷刺豪門貴族大興土木,建設一係列的高堂大宅。
《傷友》則是感慨苦節士的淒慘生活。
《不致仕》嘲諷那些年老還一直不肯退休,一直貪戀錢財的官員。
《立碑》則是譏諷那些愛慕虛榮的人。
《輕肥》更是狠狠的痛罵那些達官顯貴無視農民死活,隻知道縱樂享受。
《五弦》是惋惜當時的人不懂音律。
《歌舞》抨擊的是執法者的荒淫生活。
最後一首《買花》,也就是買牡丹的那首,則是暴露官僚貴族為了享受,一擲千金。同時更揭露出了當時不合理的社會經濟製度。如果就此發展下去,國家都可能滅亡。
而當江寧將《秦中吟》十首全部解讀之後。
江寧直播間的十常大米,卻是突破了10萬單。
再看看時間。
從開播到現在,僅僅隻過去了1個小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