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奉天商會大樓。
今日清晨,大樓門前便搭了一處募捐涼棚,棚頂懸掛一張橫幅,上麵寫著:奉天滬案後援會。
前來捐款的商民絡繹不絕,直到晌飯光景,方才漸漸冷清下來。
周圍仍有衙門的官差站崗巡邏,以防募捐活動莫名演變成抗議示威。
響應募捐的百姓很多,但籌得款項卻寥寥無幾。
真正的獻金主力,依然是本地的豪紳富戶,以及各大行會。
畢竟,奉天的金融秩序尚未恢複,甚至還在持續惡化。
奉票兌換現洋的最新市價,已經突破了五塊五,照比年初那會兒,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宵燭寒光,力難遠濟,便隻能儘心而為,支援滬上同胞。
……
商會大廳,江連橫正在跟眾多豪紳富戶和行會會長交流閒談。
他是“奉天滬案後援會”的組織者之一,在募捐活動中,自然免不了拋頭露麵,也因此博得了社會各界的多方讚譽。
雖然這麼說,有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但的確有不少豪紳,是衝著他的麵子才來捐款的,或者說原本隻想捐現洋二十元,因是江家牽頭,便臨時改換主意,捐助了現洋三十元。
眼下,募捐活動的上半場已經告一段落,眾人都聚在大廳裡交際,等待下半場開幕。
豪紳畢竟是豪紳,買賣做得大,消息也就格外靈通。
關於滬案的最新進展,從眾人的隻言片語中,便可窺見一斑。
“各位聽說了麼,滬上總商會好像已經準備妥協了。”
“聽說好像是準備撤銷幾條要求。”
“什麼要求?”
“取消領事裁判權、撤退英日駐軍、還有關於勞工的幾條交涉條件。”
“那是想瞎了心,人家的租界是洋槍洋炮打出來的,怎麼可能因為勞工叫歇就撤軍呢?”
“唉,工廠停擺,滬上的電力都不夠用了,那麼多貨款都滯留在港口,這還怎麼鬥下去呀!”
眾人各抒己見,互相交換著彼此聽聞的最新消息,對於現狀的預估,皆是一片悲觀。
江連橫並未參與其中,默默走到大廳角落,時不時從袖口裡扯出一張小抄,嘀嘀咕咕地默念了幾句。
上午的時候,省城學生聯合會、基督教青年會、奉天農會、律師工會等諸多團體,已經先行捐款。
下午要來捐款的,則是各家工廠的代表。
勞工自發籌款,聚少成多,因為擔心工廠把頭從中貪墨,所以分彆交給幾人保管,親自來後援會獻金。
江連橫既是聯合西家行的總把頭,便理應親自接見,順便準備一段開場白。
這份募捐致辭,由闖虎執筆,寫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江連橫自己讀起來,都覺得有點害臊。
即便如此,該出風頭的時候,還是得出風頭。
老實說,他雖然關心滬上慘案,但若是聲稱因此而夜不能寐、憂心如焚,想必也是言過其實的場麵話。
在他看來,捐款本就是花錢賺吆喝的事情,如果不誇大其詞,那就得不償失了。
正埋頭醞釀著致辭,王正南忽然從門外走進來,含笑穿過人群,湊到江連橫身邊。
“哥,勞工都來得差不多了,你準備好了沒?”
“嗯,這就開始吧!”
江連橫點點頭,隨即轉過身,朝大廳裡的豪紳拍了拍手,招呼道:“各位,時候差不多了,咱們出去看看?”
眾人捐款以後,之所以留下沒走,本就是為了給江家捧場,如今一聽這話,自然連聲附和,隨後相繼走出商會大樓。
門外是豔陽天,日光灼熱,亮得令人眼前一陣陣發黑。
募捐涼棚前,已經重新聚滿了商民過客,路邊還有幾名手持相機的記者蓄勢待發。
豪紳富戶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下,互相謙讓著緩步走到台前。
三辭三讓過後,到底還是由江連橫來開場致辭。
各家報館的記者連忙蜂擁上前,有人照相,有人攤開記事本,目光都彙聚在偌大的捐款箱附近。
“鄉親們,同胞們——”
江連橫高聲呼喊,緊接著語調陡轉直下,忽然變得沉重沙啞:
“國難當頭,值此民族存亡之際,滬上慘案,震驚寰宇,實令我輩痛心疾首!列強亡我之心不死,槍殺我等手足同胞,天人共憤,豈容姑且?今我輩若不自強,化恥辱為奮發之決心,隻恐百年以後,再無華夏……”
開場白並沒有很長,念叨了三兩分鐘後,便已迅速轉回正題。
“滬上同胞蒙難,已有半月光景,而今舉國響應,馳援滬上誓死力爭,奉天為關外重鎮,豈能袖手旁觀,置同胞為難於不顧?江某不才,今與諸位仁人義士共同籌辦後援會,集資支援滬上勞工,萬望各位鼎力支持!”
現場沒有掌聲,大家都在等待後文。
等的是什麼,江連橫心知肚明,當即就從懷裡掏出一張彙票,走到募捐箱附近,親手交給商會陳會長。
“一點綿薄之力,實在羞於啟齒,全當是江某拋磚引玉吧!”
他是這麼說的,陳會長可不敢怠慢,接過彙票,連忙高聲宣告:
“奉天縱橫保險公司,江連橫江老板出資捐助:現洋兩百元!”
“嗬——”
伴隨著一陣驚呼,圍觀群眾這才爆發出掌聲喝彩。
現洋兩百塊,這就已經不少了。
捐款也有講究,多了少了,總得顧及著旁人的麵子,更不能隨意“僭越”。
少帥以個人名義向滬上捐款,也就現洋兩千塊而已,而老張家的財富,就算放眼全國,那也是名列前茅。
更何況,江連橫最近剛被省府強令認購了三十萬公債。
雖說眼下奉票毛慌,但對江家而言,仍是很沉重的打擊,值此關頭,也實在不願拿出更多了。
而且,遠東各大城市集資援助的款項,大多也隻有萬八千元而已。
江連橫過去也沒少捐款,但詐捐居多,這次是動真格的,自然問心無愧。
記者正忙著速記、拍照,可想而知,明天的報紙上,必定又會看到不少關於江家的讚譽。
但此時此刻,江連橫還得擺出一副慚愧的姿態。
“陳會長,可彆這麼喊,一人之力不如萬人之力,錢多錢少,大家救國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我隻是帶個頭,還請諸公踴躍幫襯。”
說了幾句場麵話,前來捐款的勞工便漸漸行動起來。
眾人排成一條長龍,逐次走到募捐箱附近,將籌得的捐款塞進箱內。
江連橫作為後援會的組織者,每每有人捐款,自然鞠躬答謝。
王正南站在他身後,不時幫忙介紹各家工廠的情況。
“哥,這是奉天紡紗廠的人。”
“幸會,幸會!”江連橫跟勞工握手,把姿態做足,笑著感謝道,“多謝勞工慷慨解囊!”
緊接著,便是奉天電燈廠、軍械廠、被服廠、汽水廠……
王正南忽然眼前一亮,忙在江連橫耳邊低聲道:“哥,印刷廠的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