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和親的藝術_朕這一生,如履薄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31章 和親的藝術(1 / 2)

同一年秋,草原。

在匈奴單於庭西征歸來後,草原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匈奴軍臣單於派出使節,出使長安,以求合情。

——匈奴單於主動請求和親!

而且,不同和往日那般,主動催促漢家送去公主,以及一應陪嫁。

而是主動提出,願意派攣鞮氏貴女,代表匈奴與漢家和親。

消息傳出,長城內外無不震驚!

長城以北的草原,無數遊牧之民捶胸頓足,唾罵軍臣單於讓撐犁天神蒙羞,居然主動服軟,給漢家送去攣鞮氏貴女。

最主要的是,漢匈雙方過往幾十年的和親史,幾乎讓‘和親嫁女等於祈求和平’的觀念,徹底刻進了塞外遊牧之民、中原農耕之民的認知當中。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和親嫁女,就是體麵一點的舉白旗投降!

這讓驕傲的遊牧之民——尤其是在麵對漢人時,總是莫名驕傲的遊牧之民接受不能。

於是,關於軍臣的貶低、唾罵,開始在草原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甚至有好幾個大型部族的頭人,在非正式場合表達了‘我可取而代之’的危險言論。

於是,在秋八月,匈奴單於攣鞮軍臣以‘今年五月蹛林大會,單於庭不在草原為由,補充舉辦了草原第一次八月蹛林大會。

期間,軍臣或主動或被動,或親自,或假借他人之口,為自己和親漢家的舉措給出了解釋。

——和親等於求和,那是對漢人而言!

我大匈奴得撐犁天神庇護,怎麼可能和羸弱的漢人一樣?

本單於嫁女和親,並非是在向漢人低頭,而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試圖動搖漢人的根基啊!

這麼一說,與會的各部族頭人,便都恍然大悟般點下了頭。

和親這個概念,並非是漢匈之間首創。

早在春秋戰國之時,長城以內的華夏各國諸侯,以及長城以外的草原各部頭人之間,便有類似和親的概念存在。

隻是二者表麵上雖然很相似,但內在邏輯卻完全不同。

好比戰國之時,秦楚兩家世代聯姻,秦更是先後有羋八子、華陽太後,乃至公子扶蘇的生母羋夫人——三位楚國公主出身的秦後、秦嬪留名青史。

但秦楚兩家聯姻,並不帶有誰向誰低頭、祈和的用意,而是單純的聯姻,好親上加親、永結盟好。

戰國列雄之間,某一方向另一方‘低頭’,通常是通過質子的方式。

而在草原,無論是在華夏春秋戰國時期,還是在如今的漢匈相爭歲月,兩個部族之間的聯姻,都是由強勢者嫁女,試圖通過嫁過去的女子,以及隨嫁過去的護衛武裝,來對弱勢部族達成掌控,更或是吞並。

好比某個大部族,主動提出和某個小部族聯姻,那就等於是刀架脖子逼迫對方:你最好老老實實把我嫁過去的女兒娶回去。

要不然,你不接受我嫁過去的女人做妻子,那我就要派出我們部族的男人,去做你們部族的屠戮者了。

小部族自然無力拒絕,隻能無奈答應。

結果就會發現:嫁過來的大部族貴女,居然帶來了好幾千能征善戰的勇士,且隻聽令於那位嫁過來的大部族貴女。

反觀這個小部族,滿共也沒有幾千兵馬。

有著武裝力量榜身,外加背後撐腰的母族大部族,這個下嫁小部族的大部族貴女,就有極大的可能成為該部族的‘母閼氏’,類似於華夏諸侯國的王太後。

女子成了母閼氏,其子自然也就成了該部族的下一代頭人。

而這個下一代頭人掌控的小部族,和外公掌控下的大部族,自然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附屬部族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漢匈雙方之間的第一次和親,還曾鬨出過極大的誤會。

那是漢匈平城一戰過後,身陷白登之圍而後得以脫困,將匈奴人逆推回草原的高皇帝劉邦,決定先騰出手來解決內部問題,也就是異姓諸侯王。

至於匈奴人,高皇帝原本的設想,是仿效戰國時期的秦楚聯姻,以維持雙方表麵和平的舉措,和匈奴人聯姻。

不是為了向匈奴人低頭,也不是想要通過嫁女來控製匈奴人,就是極為純粹的結姻親來緩解矛盾。

為了表現誠意,高皇帝甚至一度打算將嫡女劉樂嫁過去,就為了讓匈奴人明白:自己真的是很誠心的想要和匈奴人做親戚。

結果這麼一個善意滿滿的舉動,落在匈奴人眼中,那就全然變味兒了。

——什麼?!

——和親!!!

——漢人簡直欺人太甚!!!

——不就是白登之圍沒圍住漢人的老皇帝嗎?!!

——哪有這麼看不起人的,居然還想嫁女兒過來,做我大匈奴的母閼氏?!!

——真當我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是什麼很下賤的小部族頭人不成?!!!!

最終,還是由叛逃草原的韓王信好一番解釋,匈奴單於攣鞮冒頓才勉強相信:漢人不是打算送個母閼氏過來,而是真的打算漢匈兩家交好。

正好冒頓也正在為擅然攻打漢人,且沒能打贏而懊惱,生怕漢人會報複,不知道如何收拾局麵。

趕上漢人的老皇帝要聯姻,自然也是從善如流,就此與漢家結為兒女親家。

事實上,漢匈雙方之間的和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doushicu都是從遵從華夏習俗,即:聯姻結親,以修永好。

漢家送過去的陪嫁也好,匈奴人返回來的回禮也罷,都是象征意義的:漢家送個位數的布匹、茶葉之類,匈奴人也回贈個位數的馬匹、俊牛。

那是真二八經門當戶對的政治婚姻,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扶貧,亦或是美其名曰嫁女的賠款。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太宗皇帝年間。

世人皆知,太宗皇帝仁以愛民,在位二十七年,便讓原本一窮二白的漢家,初步顯露出了盛世的雛形。

但鮮少有人知:這一切,是拿一場拉鋸戰最終失敗、一場保衛戰被匈奴人打到皇城腳下,外加幾乎無下限、無條件的和親賠款,所換回的安定環境才得以達成。

為了徹底貫徹休養生息,與民休息,積蓄力量的總體戰略方針,太宗皇帝對匈奴人愈發貪得無厭、愈發頻發的侵擾活動,采取了最大限度的退讓措施,以換取相對安寧的外部環境。

也就是在這期間,漢匈和親時,漢室一方的陪嫁,從原先個位數、象征新的物資,開始逐漸轉變為海量的物資‘賠款’。

這麼做是對是錯,不好說。


最新小说: 男女之間的那些事 cos真人我成了忍界魅魔 血影騎士團惡魔禮讚 從帝王引擎到超越之王 明主 伽藍舊夢 末世,我搓一顆星球狂囤物資 萬千相遇,都是故事的開始 重返二十歲心動,他才是白月光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長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