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百家_朕這一生,如履薄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2章 百家(1 / 2)

在後世,人們對於文景之治後,昭宣之治前的這段時間——尤其是漢武大帝在位期間的事,討論最多、關注最多的,無疑是衛青霍去病連戰連捷,北逐胡虜。

曆史上的漢武大帝,其在位數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最值得說道,同時也是唯一挑不出毛病的成就,也正是對外軍事戰略的多次勝利。

但除此之外,漢武大帝在位期間,也還有另外一件‘疑似功績’,是飽受爭議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很多人說,百家無需罷黜,本就將亡;

儒術無需獨尊,本就將興。

這個說法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春秋戰國之時,百家爭鳴,華夏文明迎來了一段文化思想高速發展、碰撞的輝煌時代。

及六王畢,四海一,原本爭鳴的諸子百家,卻已是大浪淘沙,十不存一。

——曾幾何時,與墨家平分華夏學術界、輿論界的楊朱學派,在秦一統六國之後,早已消失的影子都看不見。

墨家即便還存在於人世間,也早就不是‘天下諸學,非楊即墨’時期,那令天下人神往的顯學。

雜家、墨家、農家,成了秦統治天下的輔助手段;

原本活躍於天下各地的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都隻在秦廷賜予的某個部門,得以保留自己最後的火種。

至於家等不入流的學說,更是全然被‘放養’,根本沒人關注。

等始皇駕崩,秦二世而亡,後楚漢相爭,高祖立漢,天下百廢待興,十室九空。

百姓民連肚子都吃不飽,連地都沒力氣種,什麼諸子百家、治國之學,自然大都失去了散播的土壤。

哪怕是聊勝於無的貴族高門,也隻有黃老學在內的寥寥幾家,還能在這方興未艾的劉漢王朝,得到一些聊勝於無的市場。

及至高皇帝伐滅異姓諸侯,讓天下真正從戰爭的動蕩中解脫出來,真正進入安定祥和的時期,諸子百家在漢家得以留存的部分,也已經非常明確了。

——因漢初無為而治,與民休息之國策,黃老學為漢家第一,及唯一顯學,外加執政學派!

漢家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方方麵麵,都受到黃老學極為深遠的影響。

金字塔尖是黃老學,往下,便是法家與儒家並立的第二梯隊。

這第二梯隊,看似是僅次於黃老學,但實際上,在漢初卻是沒比家、縱橫家等‘在野黨’好到哪裡去。

原因也非常簡單:暴秦剛滅亡,法家作為暴秦之所以是‘暴’秦的罪魁禍首,仍飽受天下人指摘。

許多人認為,如果不是法家的嚴苛律法,如果不是李斯搞出來的一係列騷操作,秦壓根兒就不會二世而亡!

正所謂:後事不忘,前事之師也。

為了從秦的滅亡中吸取教訓,避免和秦一樣二世而亡,漢家自然應該對秦亡的罪魁禍首:法家學說敬而遠之。

法家是‘戴罪之身’,身負‘使秦亡’的罪孽,儒家則簡單多了。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漢皇喜酷吏,獄中多冤死。

一句‘太祖不喜’,就足以使得儒家,在秦亡之後仍久久出不了頭。

上行下效嘛!

上位者喜歡的東西,底下的人自然會逼自己喜歡;

而上位者討厭的東西,底下的人再喜歡,也隻能逼自己討厭起來。

黃老顯赫,儒、法蟄伏,其餘百家也都隨著秦亡而漢興,各自走向了衰亡。

農家成了農稼官,成了農業方麵的專業人士,卻不再以‘農家’自居,不再堅持學術綱領。

陰陽家分成了觀星官和日者,也就是卜卦兩個分支,都分彆成了各自範疇的專業人士,同樣不再具備學派追求。

餘者,諸如雜家、縱橫家、兵家之類,也都隨著曆史長河,而逐漸消弭於風雨之中。

及至文景之治,曾經的諸子百家,事實上已經隻剩下黃老,以及儒、法三家,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學派。

而這三方中,黃老學在漢室初,那個百廢待興的特殊曆史時間節點,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

隨著漢家從戰火的廢墟中逐漸複蘇,黃老學也逐漸顯露出疲態,逐漸走向衰敗。

餘下的儒、法兩家,後者仍舊為‘亡秦之罪’而掣肘,同時又因為自身局限性,而始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可以長久穩定發展的道路。

反倒是儒家,在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這個千古第一‘儒黑’駕崩後,不再為輿論所壓製;

再加上有教無類的學術散播觀念,很快便在人數上,達成了對漢室學術界的壟斷!

當時間來到當今劉榮即立,漢興五十年之後,儒家出身的士子乃至官員,早已經遍及天下各地。

根據長安朝堂的粗略估算,如今漢室,每十個讀書人當中,便有七個是明確的儒家出身!

餘下三個,一人為黃老,一人為法或農或兵,最後一個,則是曾學過法、雜等其餘諸學,卻仍在情感上傾向於儒家的‘準儒家’士子。

正所謂,量變引起質變。

儒家在人數上,達成了對漢室學術界的壟斷,自然而然的,就將影響力緩慢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方方麵麵。

再加上北平文侯張蒼,以及賈誼賈長沙這兩位荀子的徒子徒孫,讓儒家得以加速散播自己的影響力,當時間來到曆史上的漢武大帝在位時期時,儒家,實則早已成了氣候。

所以後世人才會說:百家無需罷黜,儒術無需獨尊。

因為在漢武大帝在位時期,儒家本質上,已經成了華夏文化學術界的唯一巨頭、唯一一個龐然大物。

而其餘百家,則多半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即便是殘存的黃老學和法家,也不過是前者瘦死駱駝比馬大,後者反複掙紮而不得顯興。

故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其說是主導了華夏學術界、思想界的大一統,倒不如說,是通過天子詔書的方式,承認了‘百家已皆罷,儒術已獨尊’的客觀現實。

當然,這個舉動,也使得原本或蟄伏、或衰弱的諸子百家,從此失去了重新興盛、顯赫於天下的可能。

而在劉榮所身處的這個時間線,情況則於原本的曆史上稍有不同。


最新小说: 惡毒女配下鄉後,被絕嗣糙漢嬌寵 竊醫術,奪至親?神醫嫡女殺瘋了! 修仙界大佬穿成真千金,爆火娛圈 霓虹下的舊手機 全球末世,旅行青蛙幫我囤物資 惡雌挺孕肚流放,雄獸們寵瘋啦 飼鴉的魔女 寵你生生世世 四合院:從怒懟眾禽開始走向巔峰 三國:我帶黃巾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