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妃!
五月新熱。殘花綠枝已是一茬盛儘,新的枝蔓翠葉濃密遮天。竹林翠□□滴,蕭蕭竹枝“簌簌”搖擺。雨露霖風,粉嫩的桃花翩翩飄零。隻有小小的果實飄搖掛在枝頭。
盛陽淩空,豔高傾人。李唐五萬大軍行至高坡,已是熱汗淋漓。李世民下令,讓士兵卸甲脫胄,輕裝前行,加快行軍速度。
柳折端坐車中。鴉青幕簾翻飛而起,湧入熱風陣陣。柳折掀簾看去,李世民亦脫下甲胄。月白夏袍被汗水浸濕,流暢的背部線條十分挺拔精健。馬車之內悶熱難耐,更遑論直接暴露於日光之下的士兵。
“再堅持片刻!抵達前方樹林,全軍整頓休憩!”李世民高聲喊話,意圖激起眾人前進鬥誌。士兵們衣物大都濕透。聞聽此言,不由加緊腳步。一炷香時間將至,唐軍上軍先鋒、中軍主力抵達小樹林。負責善後和押運糧草雜物的下軍尚未抵達。
樹林中出奇涼爽清透,與林外驕陽傲日恍如隔世。隨風輕擺的碧綠枝葉帶來清涼風感。士兵們紛紛盤腿坐在地上,脫下上衣□□上身擦拭汗漬。隻等下軍將糧食押至,好燒鍋做飯。
“還撐得住嗎?”一道淡淡的男聲傳來。李世民遞過一壺水。柳折點頭,接過水壺飲下幾口。李世民在旁靜靜看著。突然出聲問道,“你勸服了屈突通?”柳折放下水壺抬起頭,李世民眼神淡淡,夾雜著些許疏遠。
“沒有。”李世民沒有出聲,靜靜等待柳折說出下文。柳折抬頭,李世民微躬著腰看著她。他墨色發絲有些淩亂,幾縷碎發飄散在額前。汗珠滑過額際,留下一條濕濕的性感弧線。麵容在幽深的林中更是深邃清淨。唔,李世民十分有男人味。柳折看得有些忘言。
“你這麼肆意看我,倒是忘了世間還有女子之德?”柳折發覺自己失態,有些不自然地轉過頭。“我在屈將軍的藥膳裡多放了些許柏子仁、酸棗仁之類的東西。安心養神,不到今天中午屈將軍是醒不過來的。”
李世民聞言點頭,眼中有一絲冰冷。“是你會做出來的事。”柳折正欲發問此話何意。忽然一匹快馬來報。稱下軍即刻就到,隨時可以生火做飯。軍士們全都一片振奮。各小隊長分配了打水、拾柴的任務,大家都各自忙活。幽靜林中一時人聲嘈雜。
李世民又去與劉文靜、殷開山兩名副帥研究行軍路線,處理軍務去了。柳折輕靠在樹乾上,享受片刻寧靜。
路程遙遠,地形複雜且崎嶇坎坷。半月時日,經過重重顛簸終於將近高墌城。日頭不與人輕鬆,經久高照不止,毒辣燙熱。地上久不經雨水滋潤已經有所龜裂。花草樹木水分蒸發,懨懨打著卷。此等境況著實考驗眾人體力。體弱和年紀稍大的士兵均有些脫水,渾身疲軟。李世民白天已多次傳令,停隊喝水休息,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眾將領兵士趕路途中苦不堪言。
路程已近,無須擔憂發兵不及。李世民便命令上軍先鋒隊中一部分騎兵在白天先行探好道路,中軍主力暫且找地方休息。晚上由探兵引導中軍主力行進。白天軍士避陽休息,夜間趕路可以避免中暑,有先鋒軍領路,不會在夜間迷失方向。幾日時隙,唐軍大部成功抵達高墌城(今陝西長武西北)。
夜色降臨,空幕四垂。一枚如鉤新月高懸天空,瑩瑩曜亮。風起葉動,青楊簌簌作響。高墌城內篝火重重,接應著月夜光色,十分祥和。並無絲毫戮戰在即氣息。
士兵們聚在城中用食。柳折的飯食由炊事隊派人送入房中。菜色也豐富精細不少。
三日前,李世民率三軍抵達,高墌城門大開。接下來幾日,城中一直大門緊閉。李世民並沒有大肆宣揚李唐大軍主力已經趕赴至此來震懾敵軍。而是一直低調無聲,閉門不出。
每逢午夜城烏,萬籟俱寂,隻聞蟬鳴。李世民才帶一隊輕騎精兵出城而去。夜色迷蒙,風聲呼嘯。他常著墨色夜行服,一身暗沉加身,卻更是襯得英姿卓絕,風華無限。清晨露起,草香竹翠。李世民方踏著輕塵水霧回城。身形略顯疲憊,眸中卻是清朗一片。
薛舉自隋亂之後號令亂軍占據隴西。大業十三年間,襲破農民起義軍,悉並其眾。製軍三十萬,號稱“西秦霸王”。並意欲建製稱帝。據說薛舉殘暴好戰,性格暴戾,凶猛異常。還有一個更加凶殘的兒子薛仁杲(gao三聲),非常難纏。
薛舉知道了李世民率八大總管趕到,反應很是強烈。每日都派兵叫陣,在城門下大聲討伐李唐。
言曰,李唐假裝仁澤天下,實則逞孽隋餘勢。冒天下之大不諱,立楊廣之孫楊侑為帝。昔,為隋朝舊臣,反叛楊廣此為不忠。今,違黎民之願,重立隋楊之後,此為不仁。如此宵小,必為天下英雄所不齒。
薛軍軍師的討伐文還是有些道理。奈何戰場之上目不識丁者居多。除去幾個將領之外,很多人都對其意一知半解。而且這軍師很是文縐縐的,講起來甚是不夠乾脆響亮,因此效果大減。
軍師討伐完,終於輪到那主將叫陣。柳折看不見那人容貌,隻覺得那人聲大如雷,呆在房中仍能聽得其叫罵。打開窗,那些辱人字眼就一股腦衝撞進來。任是罵得再難聽,李世民隻吩咐嚴守城門,不為所動。
薛軍在太陽底下暴曬六七個時辰,粒米未進。將士皆十分疲憊,士氣都被李世民不應戰的軟釘子給磨光。即便李軍大開城門,他們也沒氣力衝殺進去。無奈在夜幕降臨時,恨恨地唾罵幾句,無奈散去。
柳折佩服李世民一身好定力。白天那叫陣的武將把李家罵得狗血臨頭,他還能兀自淡定。可見內修之強。接連五日,每天都有人叫陣。一波比一波言語凶殘露骨。連八大總管都有些坐不住,李世民仍舊如沐春風,愜意非常。
平日這些來叫囂的人罵夠了自然就走掉了。今日來叫陣的興許是口才好些,也興許是士兵們被罵數日,有些憋不住了。激得守城樓的唐軍大聲回罵。薛軍見唐軍終於有了反應,感到‘皇天不負有心人’,自覺沒白費半天口舌。更是喜不自勝,罵得愈歡。
頓時城中吵成一片,各種方言叫罵聲交纏在一起。柳折十分震撼,可見口水戰亦是十分有殺傷力的戰鬥。好兒郎除了熱血濺四方,也可能是口水濺四方。
李世民亦被驚動。從房間出來徑直走上城樓。士兵們仍舊群情激越,麵紅耳赤地叫罵著。李世民走上前去。冷聲訓斥,“都閉嘴!”唐軍看到李世民,一時噤了聲。他們一個個垂頭站著。
“我是如何下令的?”李世民不怒自威。沒有人敢說話,李世民又挺高聲音,“我是如何下令的?”終於,一個年輕的士兵囁嚅著開口。“秦王……秦王吩咐,嚴守城門,恪守己任,不應敵軍。”
“既然記得,那就是明知故犯!今晚沒有你們飯食供應。另外再罰守夜一旬。(注一旬為十日。)李世民冷聲斥責。說罷便走下城樓回了房間。之後,不論薛軍如何叫罵挑釁,再無人應聲。薛軍無法,天將擦黑時,恨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