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激戰1860!
“水仙花”號事件,使得陳濟懷原本對法國綏靖的態度,明確的發生了偏轉。
在隨後召開的兩江最高軍事會議上,又得到了眾將領的鼓舞後,他終於下定了與法開戰的決心。
此心已定後,他約上三哥,專程跑了一趟蘇州。去探望重病中的陳濟方,並將自己的決心告知給了二哥。
如今陳濟方的身子,已經很虛弱了。儘管久臥病榻,但他對外麵發生的事情,還是都有了解的。
聽過兄弟的講述後,陳濟方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簡單的,但又十分堅定的表達了支持。這就足夠了。
又到了父親和大哥的墓前拜祭之後,陳濟懷踏上了返回上海的專列。他要在那裡,親自指揮這場與法國間的對決。
如此大費周章,也反映出在麵對即將要進行的戰爭前,陳濟懷的心境。
這也難怪,這次的對手可是法國——儘管法國很可能不會儘全力來交戰,但也隻是可能而已。
這個對手,與十年前的日本根本沒有可比性。這可是在世界上,實力排在最前列的國家。
而且陳濟懷,也已不再是十年前的陳濟懷了。已年近花甲的他,要考慮的,要顧慮的,都與從前時完全不同。
時光讓人成長,時光也讓人老去。短短幾年間,長兄、長侄相繼病逝。二哥也已纏綿病榻,數載未愈,無論是郎中還是西洋醫生,都已無策。
這些都影響著陳濟懷的心緒。
但決心既然已下,再猶豫亦是枉然。
之前選擇求安穩,是為了生存。如今決定迎戰,亦是為了生存,是為了在彆人的尊重下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為了兩江,為了以後更遠大的抱負,即便是豪賭一場,輸了也算無憾。
回到上海後,陳濟懷便將手頭所有的安排,全部進行了修訂。調整為,完全以接下來的戰事為核心。
但在戰爭正式打響之前,外交上的文章,還是得做足。
而這件事,就交給新任外務司司長林東方了。
按照兩江內部,製定的時間計劃,正式對法宣戰的日期,被定在了12月22日,即1884年西方聖誕節的三天前。
林東方的任務是,在列國間為兩江爭取外交上的支持。以及在宣戰之前,繼續與法方進行周旋,贏得時間上的主動。
為了實現後者,他在十多天內與葛林德多次會麵,時吵時談。
直到20日,他正式告知法方,由於法軍的行為不斷破壞雙方間的協定,兩江方麵也將不再保有繼續履行的義務。
這對葛林德來說,無異為決裂的通告。但因為之前的“戲份”,又讓他覺得還有挽回的希望,畢竟兩江與法國之間向來還是關係不錯的。
但他接下來的交涉,並未能取得任何成果。並在22日一早,接到了兩江對法宣戰的照會。
同時他還被告知,法國外交人員在兩江已不受歡迎。
葛林德對此深感無望。他隻能匆忙的,在向法國政府發出電訊之後,於當日晚間,帶著手下搭乘商船離開了上海。
江法之間,從這日起,進入戰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