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後麵的各艦倒是都很“本分”,順次的選擇了一對一,進行“交流”。
不過這也隻是最初幾分鐘時的狀況,在戰場上,各艦的相對位置不會永遠保持不變。
隨著雙方編隊不斷的移動,各艦打擊的目標也將發生改變。
在雙方剛接戰時,兩江艦隊有些落後於法方。但因為有航速上的優勢,十分鐘後,便已趕了上來,並且超出了法軍半個身位。
也就是在這十分鐘內,雙方戰列線上的各組對決中,有些已經分出了高下。
“巴雅”號、“拉加利桑尼亞”號和“雷諾堡”號,已然頂不住了。
“巴雅”號經過昨天的戰鬥,有部分炮位無法使用,戰力大打折扣。
在與“鷹揚”號的交鋒中,該艦本就處於劣勢,再加上這些“老傷”,現在更是被對手轟的,連剩下的火力也都癱瘓了。
並且在交戰中,在該艦耳台處水線下方,被中了一發12英寸炮彈。那個部位的裝甲被擊穿,砸出了一個大洞。海水開始不斷的湧入。
同時,給“巴雅”號助陣的“拉加利桑尼亞”號,對“鷹揚”號的攻擊尚未體現出多大的效果,自己反倒被“如雲”號的炮火揍得夠嗆。
“拉加利桑尼亞”號雖名為裝甲艦,但裝甲最厚的地方不過6英寸,根本抵禦不了12英寸炮彈的轟擊。
此時該艦已是傷痕累累,難以支撐下去。
“雷諾堡”號的情況就更慘了。儘管有“偵察”號的相助,但兩艘三等木殼巡洋艦,根本撼動不了一等鐵甲艦。
在“白駒”號的打擊下,“雷諾堡”號上濃煙滾滾,艦身開始右傾,航速銳減。該艦迫不得已,隻能掛出信號旗,脫離了隊列。
“白駒”號見狀,又開始將火力,轉移向了“偵察”號。
總之,直麵兩江四艘鐵甲艦,讓位於法艦編隊前列的六艘戰艦,壓力巨大。各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漸漸招架不住。
而排在後麵的,與兩江五艘巡洋艦捉對廝殺的法艦,情況就要好很多。每對選手,基本都能打成了五五開的模樣,法艦還略占上風。
此時,雙方間距已經接近到了2,000碼以內。
孤拔指揮重傷難支的“巴雅”號開始向左轉舵,帶領編隊進行大幅度定點轉彎。在海上兜出了一個半圓形後,最終將航線改向了正東。
法國艦隊在戰場上進行如此機動,會造成已完成轉向的戰艦,被未轉向的友艦遮擋,無法向兩江艦隊開火。
同時編隊的固定轉彎處,也將成為一個理想的射擊目標。
此時,兩江艦隊若想充分的利用法軍的定點轉彎,進行打擊,最好是保持原有航向大體不變。
但這樣一來,當對方完成機動後,雙方間的距離也將被拉大。兩江艦隊還可能被法軍甩到身後,失去對其壓製的態勢。
如果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跟住對方,兩江艦隊就也得做出同法國艦隊類似的戰術動作。
這等同於,不僅放棄了這個打擊對方的良機,也將在轉彎的過程中,遇到與對手相同的困境。
就這樣,一道選擇大題,擺在了吳山的麵前,等著他來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