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法艦中,“拉佩魯斯”號與孤拔麾下的“德斯丹”號和“尼埃利”號屬於同級,裝有15門138毫米火炮。
而“香伯蘭”號則擁有10門163毫米炮。
單這兩艦就與兩江兩艦的火力不相上下,甚至法艦的火炮數量更多一些。可是除此之外,法方還有一艘“圖爾維爾”號呢。
該艦可是法國在遠東,僅次於“巴雅”號的大艦。除了船大速快外,更是具備了強大的火力配置。
裝備有1870型193毫米火炮7門,1870型138毫米火炮14門,以及眾多小口徑副炮。
可以說,僅“圖爾維爾”號一艘戰艦,就足夠兩江巡洋艦分隊喝上一壺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依仗著航速上的優勢,法艦越追越近。
特彆是“圖爾維爾”號,憑借著自身的強大,有恃無恐。不顧編隊裡的其他戰艦,獨自加速至16節,一馬當先的追了上來。
至臨近傍晚時分,法艦終於追至了火炮射程。“圖爾維爾”號向前的火炮開始不斷轟鳴,在兩江戰艦身旁激起一個個水柱。
在這種情形下,陳經元把心一橫,下令編隊左舵,亮出側舷開始反擊。“七洲洋海戰”就此開打。
陳經元也不是真的就想和法艦大戰一場,而是希望且戰且退,在交火中再尋良機。
可法國人好像看出了“滄海”號存在動力上的問題,便將火力集中到該艦身上。
“滄海”號因此,很快就開始頻頻中彈。原本就有故障,更是雪上加霜,航速進一步受到影響。
在此情況下“滄海”號不斷向旗艦發出信號,要其先行離去,而自己則留下來拖住敵人。
陳經元怎會這樣拋棄友艦,他指揮“歲月”號再度轉舵,調頭插到“滄海”號與法艦之間。以“歲月”號的艦體作掩護,為友艦爭取時間。
如此一來,“歲月”號便承受了法艦全部的火力,遭到了重擊。
在戰鬥中,法艦射出的一發163毫米炮彈,突然擊中了“歲月”號的飛橋。
飛橋上的多位兩江官兵頓時倒在血泊之中,包括在那裡指揮的陳經元。
正在指揮塔中的“歲月”號艦長,見狀後急忙命人前去搶救,同時指揮戰艦開始進行規避。
而在另一旁,看到己方旗艦為掩護自己遭到重擊,“滄海”號的艦長已是雙眼血紅。
他下令將戰艦提升至能達到的最高航速,掉轉船頭,向法艦發起了衝鋒撞擊。
見此情形,幾艘法艦都忙把火力轉到“滄海”號的身上。
在此集中打擊下,“滄海”號最終重創難支,沉沒在了這片海域,艦上官兵幾無幸存。
“歲月”號則借此機會,逐漸脫離了戰場。
此時天色已黑,幾艘法艦也在剛才的戰鬥中多有損傷。又見“歲月”號已經駛遠,便未再緊追。
陳經元很幸運的活了下來。當炮彈襲來時,他身旁的一名軍官用身體遮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下了他的性命。
但陳經元依然傷得很嚴重。他的左手被炸斷,人也一直處在昏迷之中,急需救治。
隔天後,傷痕累累的“歲月”號,在旁觀者震驚的目光中,駛入了維多利亞港。
當戰艦剛剛靠上碼頭,十幾名官兵就衝下船來,不顧一切的抬著陳經元,奔向岸上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