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整編過後,防衛軍陸軍野戰師的火力密度,已經在當時的世界上名列前茅。
其實與彆國的軍費開支,動輒就占據財政總支出的四分之一,甚至三成或四成相比。兩江防衛軍的軍費比例還算是比較低的,從未超過財政支出的兩成。
這一方麵是因為防衛軍的規模相對不大,另一方則要歸功於兩江良好的經濟情況。
長久以來,兩江地域就是華夏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號稱魚米之鄉,手工業也十分發達。
到了大清開放與海外通商之後,在外洋貿易的促進下,與之相關的產業在兩江地區,得以更加蓬勃的發展。
而兩江地方出產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商品,也是深受西洋人的喜愛。
華夏本就是優秀的民族,這裡的人們吃苦耐勞,又極賦聰明才智,善於經營。
通商之後,以東和商行為代表的華商們,逐漸將對外貿易與內地生產這些暢銷品的手工作坊結合起來,並且形成了產業化。
隨著商品的產量和質量不斷提升,使得華商和前來貿易的洋商們,都賺得盆滿缽滿。
兩江地方也從中受益匪淺,得到了穩定的稅收,保證了充足的財源。
在此其中,主政兩江數十年的陳家叔侄、兄弟,對這些貿易和產業進行了充分的鼓勵和引導,並以合理的稅收等政策進行保護,功不可沒。
不過貿易和輕工產業雖然可以創造大量的財富,但要想在已經邁入工業時代的世界中生存和發展,重工業更是不可或缺,需要極力提高。
對此,陳家兄弟領導下的兩江,也是投入了大氣力。
以重工業領域最具代表性的鋼鐵產業為例,陳濟方時代創建的太平冶廠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鋼廠。甚至在世界上都小有名號。
其從歐洲引進了先進的西門子馬丁平爐煉鋼法,又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產量和質量都穩步提高,仍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兩江的其他工業,如機器製造、造船和煤炭等,也都發展迅速。這在武器裝備自給比例的不斷攀升,和航運的大幅擴展上,都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具體如東和航業,就已經壯大成為了遠東地區最大的航運企業。
其經營的航線,幾乎遍及大清的所有沿海和內河航道,連通遠東各主要港口,並擴展至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甚至有的洋人,把東和航業與西方的航運巨頭白星航運、丘納德航運、英曼航運等公司相提並論,其規模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而兩江當局屢番出台的多項促進和補貼的政策,也為這些產業的迅猛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到了光緒十二年,陳濟懷麾下的兩江政府,在經濟上又推出了更大的改革舉措。
這一年,兩江設立了官辦的“江南銀行”,其職能相當於兩江的中央銀行。以此開始在金融領域,進行了一係列的重大改革。
其中最為重磅的,就是正式宣布,兩江開始實行金本位貨幣製度!
以兩江元為兩江的法定貨幣。輔幣為分,一百分等於一元。
兩江一元的含金量被設定為154克純黃金,價值略高於當時的美元,475兩江元約合1英鎊。
兩江政府同時宣布,將以兩年半為過渡期限,從清曆光緒十五年元旦開始,徹底廢止白銀和其他舊有貨幣在兩江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