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聽到這個稱呼,阿依妹心頭一顫,身體不自覺的緊繃了一下,也隻有劉瀚會這麼稱呼她。
“後悔又有什麼用,世間有長生藥,但沒有後悔藥。”
divcass=”ntentadv”沉默了片刻,劉瀚繼續說道:“你當年其實可以和我說的。”
阿依妹笑了,“說了,你就會殺了她給我練長生藥?對了,她原來的名字叫什麼?不應該是董翠花吧,這名字不像是她的。”
“舒雨竹。”
“這些年,你過得好嗎?”
“不好。”
阿依妹搖頭,隨即直勾勾的看向劉瀚,“我們還能回去嗎?”
“回不去了,你當年的選擇已經決定的。”
“我就想多陪陪你,想和你白頭到老,有錯嗎?本來我是甘心的,可看著自己頭發越來越白,皮膚乾燥,皺紋越來越多,看著自己慢慢老去又無能為力,我終究是害怕了,那種感受你不會懂的。
而且我是個人,活生生的人,會嫉妒,會有私欲,我不是神,看著你和她越來越親近,得知你們可以長生後,我多希望陪在你身邊的是我,不是她。
曾經的海誓山盟,不過是笑話罷了,可我希望它是真的……”
阿依妹說著,自嘲的笑著,顯得有些淒涼,那一刻,劉瀚竟然有些忍不住想要抱住她。
“可是你殺了熊大。”
“做事情,必然會犧牲,而且我不殺他,他也活不了多久,始終會死的,對於他們的後人,我都多有照顧。”
劉瀚歎氣一口,“也許你沒有錯,可我們始終回不去了,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你也不是當年的你了。”
阿依妹吞吞吐吐的說道:“如果……如果我放棄長生,就這一世,和你白頭到老,可以嗎?”阿依妹說完,眼中帶著淚水。
“長生,你能放棄嗎?”
“為什麼不能,你不是也想放棄?人活著,總得為點什麼,這一百多年來,我過得不好,也不快樂,這樣的長生,不要也罷。”
劉瀚愣了一下,但終究回不去了,“不要預設和彆人共渡一生,就自然的相處,命運把我們帶到哪裡就到哪裡。天有道,自不會讓有情人分離,天若無道,人就該遵循天命。”
阿依妹看了看他,“好,這一世,我會幫你的。”
……
沒有過多久,劉瀚單獨召見阿依妹的消息就傳到劉秀和郭聖通耳朵中了。
郭聖通有些疑惑,“這輕風侯和強兒什麼時候也聯係?本宮怎麼不知道?還單獨會麵?他們說了什麼?”
劉瀚的貼身丫鬟昌雪蘭說道:“太子把所有人都叫出去了,所有奴婢也不知道。”
這也是和劉瀚一起長大的,大他三歲,沒有意外,以後估計要當通房丫鬟,運氣好做個妃子啥的,長得秀氣,做事機靈,很懂事。
“這寡男寡女的,他也不怕被人笑話?”
“不會吧,輕風侯如今都快40了。”
郭聖通似乎想到什麼,說了起來,“強兒還沒有娶親,過幾日看看朝中,或者郭家那個女子適合他,可以把事情先定下來。”
昌雪蘭紅著臉說道:“這,皇後,有些太早了吧?”
“不早,不早,如今強兒都14歲了,定下來,過幾年就成親,唉,對了,這輕風侯似乎沒有成親吧?”
“是的,一直未曾嫁人,聽說前些年,朝廷好些將軍鐘意她,但被她回絕了。”
“都40歲了,還沒有嫁人,這……”
郭聖通想到什麼,隨即吩咐起來,“若是,她再單獨見太子,立刻稟報給本宮。”
“諾!”
劉秀也召見了劉瀚,他也不玩虛的,直奔主題。
“聽說,你近日單獨見了輕風侯?”
“喲,父皇這消息倒是靈通。”
“笑話,這裡是皇宮,有什麼能瞞過父皇?”
劉瀚連忙恭維,“那是,父皇英明。”
劉秀笑罵起來,“你彆給朕戴高帽,想打岔,說吧,見她做什麼?朕不記得你和她相熟呀?”
“她可是咱們大漢唯一的一位女侯爺,有聽說武藝高強,戰功卓著,兒臣有些好奇,所以就見見。”
“什麼大漢唯一女侯爺,看來你還要多讀書呀,《楚漢春秋》中就記載,上封許負為鳴雌亭侯。正疆數言事而當,上使參乘,解玉劍以佩之。天下定,出以為守……
當時許負隻有19歲,高祖封許負為鳴雌亭侯。這才是我大漢的第一位女侯爺。
至於《史記》和《漢書》,雖然沒有提到許負封侯,但是在多處記載中都提到了許負和她的故事。
比如說,許負曾經給文帝的母後薄姬相麵,說她能生下天子。”
劉秀凱凱而談,不得不說,他是所有皇帝中最有學問的,這是一點都沒有錯,連出處都說得一字不差。
對於《楚漢春秋》知道的人少,一共九卷,為西漢陸賈撰。所記從劉邦、項羽起事起,至漢文帝初期止,為一部雜史。司馬遷撰《史記》時,曾采擷此書。
許負據說是一個相士,有“第一女神相”之稱,傳言她是黃石老人的女徒弟,現在很多相麵的口訣都是許負傳下來的。
“不止是她,《史記》明確記載,魯侯奚涓死於戰事,高祖六年,因奚涓無子,以其母底疵)為魯侯,這算是我大漢第二位女侯爺。”
奚涓可是牛人呀,那是西漢開國功臣,“十八侯”之一,據說戰功與樊噲相當,就是死得早。
“還有,在《史記·孝文本紀》中,當眾位大臣迎接劉恒登基的時候,提到其中就有一個陰安侯,據說是高祖的嫂嫂。
根據《漢書·蕭何傳》記載,蕭何死後四年,繼承爵位的兒子蕭祿也死了,皇太後呂雉就封蕭何的夫人同為酂侯。
此外,呂後專政的時候,呂家人封王拜侯,自己的妹妹也沒落下,給了妹妹呂媭一個臨光侯,這個呂媭是樊噲的妻子。
所以,大漢有五個女侯爺了,輕風侯並不是第一個,強兒還是要多讀書呀。”
大概是終於可以靠知識碾壓劉瀚了,劉秀格外得意,像是揚眉吐氣一般,主要是這兒子能力太強,他作為開國皇帝,竟然都感覺到壓力。
彆人是希望兒子特彆強,望子成龍,他反而是希望兒子彆這麼強,壓力太大呀。
七八歲就監國,說話有理有據,格外成熟,讀書又幾乎過目不忘,還提出三省六部製度和科舉製度,時不時冒出發人深省的話,想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好點子……
這是個做老爹的壓力都大,幸虧這天下是他劉秀打下來的,也不怕,換個皇帝,都得防著太子了,怕他冷不丁的就黃袍加身,宮廷政變,逼自己退位了。
“父皇當真是淵博,可兒臣說的是咱們大漢,父皇幾乎是再造社稷,雖繼承前漢,但終究也區彆,在兒臣眼中,父皇之功績,絲毫不下於高祖。”
劉秀開始聽著還不高興,他可是一直標榜繼承大漢的,這個漢字很重要的,血脈也很重要,他可算是地地道道的高祖後裔,當然,特彆遠的,但也是呀,有族譜可以查的。
可劉瀚一頓誇,他又喜開顏笑,謙虛的說著,“朕比不得高祖,昔日高祖,功績顯著。斬蛇起義,承天命而擁天下,除暴秦之虐,擊反叛諸侯,維家國一統。
又命蕭何推行節約政策,休養生息,免除百姓部分徭役。
又接受韓信之策,命大將韓信、彭越等攻取邊疆之地,使大漢國土遼闊,奠定基石。
振長策而禦宇內,享國長久,諡稱高帝,實乃萬世不滅之功績。
朕雖有薄功,但比不得高祖。”
“父皇謙虛了,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若是後輩子孫一代不如一代,江山遲早衰敗,估計先祖也都希望後輩越來越強,父皇當年麵臨的形勢一點不比高祖好,同樣天下大亂。
而父皇好些地方做得,兒臣認為是比高祖好的,沒有異姓王,功臣都富貴,也不會受到猜忌……”
“哈哈,來日,你必然做得比父皇好,好一個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劉秀笑著,感覺很欣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