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三等衛國公!_紅樓之挽天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紅樓之挽天傾 > 第九百七十二章 三等衛國公!

第九百七十二章 三等衛國公!(1 / 2)

大漢神京,城門之外

一麵麵紅絹黑字的“漢”字旗幟迎風而動,獵獵作響。

賈珩抬眸看向崇平帝,捕捉到那一抹期冀的眼神,察知天子心思,朗聲說道:“聖上,奴酋皇太極的頭顱,已被微臣帶來,聖上可否在此一觀?”

崇平帝想了想,說道:“等會兒到含元殿再看不遲,觀此頭顱,當浮一大白才是。”

終究按捺住了心底的迫不及待,等會兒再與朝中諸臣觀閱就是,那時就著小酒,嗯,應也彆有一番意趣。

崇平帝說著,又看向一旁的察哈爾蒙古可汗額哲,問道:“這位可是察哈爾蒙古可汗?”

額哲一手撫過胸口,向前行了一禮,高聲說道:“額哲見過至尊至貴的大漢皇帝陛下。”

額哲在隆治年間,也曾與趙王、周王等宗藩打過不少交道,深知中原王朝的君主好大喜功,最喜四夷賓服,故而見得崇平帝,貌極恭順,禮儀備至。

額哲身後的兒子阿古拉也與女兒雅若,也一同近前,向著崇平帝行禮參見。

崇平帝看向額哲一家幾口,點了點頭道:“額哲可汗不必多禮,既然遠道而來,就是客人,我大漢為禮儀之邦,當然會善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然後,一一看過旁邊的雅若以及阿古拉,原本冷硬的麵上,笑意舒展幾分,說道:“既到了京城,當自己家就是了。”

額哲定了定心神,抬起頭來,拱手說道:“額哲有一物要獻給至尊至貴的皇帝陛下。”

崇平帝見額哲如此鄭重其事,目中不由湧起訝異之色,說道:“未知是何物?”

賈珩在一旁聽著,麵色微動,隱隱有些猜出是何物。

額哲高聲道:“自前明以來,傳國玉璽一直在蒙古汗庭匿藏,額哲思來想去,既為華夏天朝之物,實在不敢私匿,而大漢皇帝陛下今為天命正統,故而某將此物奉敬於皇帝陛下禦前執用。”

與其屈辱地臣服女真,為女真人奪走傳國玉璽,還不如將此吉物——傳國玉璽,主動獻給大漢天子,求得大漢天子的施恩賞賜,為察哈爾蒙古謀得更為豐厚的內附待遇。

可以說,這位察哈爾蒙古的可汗,以往與趙王等漢室宗藩混跡久了,對漢家文化知之甚深。

崇平帝聞言,麵色先是一怔,旋即,心頭湧起一股狂喜,但臉上保持著平靜之色,說道:“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天命正統的權柄象征,如今重歸於漢,當是天命所鐘,昊天眷顧。

可以說,原本就是以庶子身份克承大統的崇平帝,對於任何能夠增強帝位合法性的東西,都來者不拒。

賈珩暗道一聲果然,看向額哲。

其實先前也曾想過是否向額哲索要,但最終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由額哲獻出,因為若想察哈爾蒙古能否真心實意為大漢出力,就當以誠待之。

待額哲獻完傳國玉璽,一旁的雅若和阿古拉,兄妹兩人這會兒托著一個木質錦盒,由雅若打開錦盒。

在初夏日光照耀下,傳國玉璽光芒熠熠,恍若氤氳著一團五彩煙霞,頗見瑰麗夢幻。

內閣首輔韓癀以及內閣次輔趙默等人,也都紛紛看向那錦盒中的傳國玉璽,目光怔望,翹首以盼。

崇平帝心頭一驚,麵色微頓。

對於傳國玉璽這件權柄神器,作為儒教門徒,沒有一個不稀罕的。

這時,戴權近前,小心翼翼地將傳國玉璽托出來,束發高冠之下的那張白淨麵皮上滿是繁盛笑意,躬身近前道:“陛下。”

“傳國玉璽為祥瑞之物,自王莽篡漢以來,就缺了一角,後來用金子熔鑄補齊,七角為玉,紐交為龍,正是傳國玉璽無疑。”姚輿細眉之下的目光激動,對著一旁的同僚說道。

崇平帝這會兒也托起傳國玉璽,細細端詳著傳國玉璽,兩道宛如瘦鬆眉之下,目中現出一抹激動之色,朗聲說道:“此傳國玉璽為我華夏曆朝相傳,如今重回中原,可見天佑大漢,正統在漢!”

所謂愈是缺什麼,愈是強調什麼。

額哲見那漢天子龍顏大悅,欣喜不勝,心頭也漸漸落定下來,說道:“聖上,這玉璽原本早就想獻給陛下,但輾轉日久,一直遲滯遷延至今日,還望聖上恕罪。”

崇平帝聞言,目光看向額哲,語氣溫和說道:“額哲可汗何罪之有?”

說著,將手中的玉璽遞送給一旁的戴權,旋即,重新放下錦盒,而戴權則是親捧著錦盒,不敢出一點兒差池。

崇平帝道:“朕在熙和宮中準備了接風宴,為有功將校接風洗塵,諸位將軍且移步宮苑一敘。”

賈珩、謝再義等將校以及額哲等人,皆拱手稱是。

而伴隨著太樂署的樂手開始吹著《凱旋令》,從神京城外一直到皇城根兒,一股喜氣洋洋的氛圍籠罩了整個街道,向著偌大的神京城蔓延而去。

神京城一百零八坊,街口巷弄的百姓,萬人空巷,站在街道以及房舍上,推開窗戶,看向下方整齊列隊的大漢京營騎軍。

數月之前,大漢京營兵馬急赴戎事的一幕,尚且曆曆在目,如今重新看到得勝之師回朝,心頭難免生出一股恍若昨日之感。

而賈珩此刻仍是手挽韁繩,驅馳著禦輦,載著崇平帝向著皇宮行去,身後的朝臣、武將俱是登上馬車,騎上駿馬,向著安順門浩浩蕩蕩而去。

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房舍上,食客與王孫公子翹首而望,眺望下方浩浩蕩蕩的京營騎軍,崇敬而向往的目光,皆是落在那騎在駿馬上的蟒服少年臉上。

“那是永寧侯?真是儀表堂堂,俊美不凡。”此刻,就有人議論著。

一個年輕的士子說道:“聽說,宮裡打算讓公主和郡主都許配他,真是羨煞旁人。”

崇平帝坐在車輦上,對著正在挽著韁繩趕車的賈珩,問道:“子鈺怎麼先前怎麼拖延著沒有班師回京?”

賈珩沉吟說道:“聖上,虜寇雖退,但薊鎮至宣府一線,邊防武備關乎我大漢與女真後續戰略相持一事,待臣在京中待上一段時日,還要向聖上請命,督查九邊,另天津衛的水師也要重建,從水路牽製女真大軍。”

崇平帝聞言,目光複雜地看向那少年,心頭不由湧起一股暖流。

什麼叫赤子之心?這就是了。

雖然立了天大的功勞回京,但不驕不躁,始終如一。

崇平帝神色默然,沒有再多說其他,隻是靜靜看向那少年挺拔的身形出神。

待賈珩驅馳著載著崇平帝的禦輦自安順門駛入宮苑,街道上喧鬨的人群仍不願散去,街道上掛起的一串串鞭炮被點起,劈裡啪啦之聲響起,不大一會兒就響遍了整個神京城。

神京城中的茶樓酒肆,三教九流,販夫走卒,幾乎都在茶樓中議論著凱旋歸來的永寧侯,議論著這場大勝。

而軒峻、壯麗的熙和宮已經張燈結彩,一座軒敞、奢麗的大殿設好了宴席,內監和女官往來穿梭不停。

崇平帝與賈珩沿著石階而上,邊走邊談。

崇平帝說道:“子鈺,此戰之後,女真應該不敢再輕易南下劫掠了吧?”

賈珩道:“如臣先前奏疏所言,北方九邊防線需得重新構建,先前不論是薊鎮、宣化、還是大同,邊防關隘、堡寨存在一些疏漏,需得重新梳理。”

崇平帝點了點頭,說道:“朕先前閱覽過奏疏,子鈺奏疏所言字字珠璣,可謂道儘了邊事不振的關要。”

可以說,大漢社稷再見中興之勢,一切都是眼前這位少年帶來的。

賈珩朗聲道:“其實聖上也知邊事積弊,隻是過往投鼠忌器,隱忍不發,如今幸在塞外勝過女真一場,正好一掃沉屙,革除舊弊,重新振作邊事。”

現在的他,其實已經需要藏拙了,不然哪天天子腦洞大開,覺得後繼之君駕馭不住他這,那等待他的就是君臣相疑,有始無終。

崇平帝頷首說道:“子鈺所言無差,昔日在大明宮內書房之時,子鈺曾對朕提及,挾大勝以除國政積弊,朕對此言可謂記憶猶新。”

賈珩低聲道:“聖上,內政之弊,臣以為可緩緩圖之,當務之急需整飭北方邊務軍兵以及厘清諸省省軍兵政。”

現在的崇平帝就像剛買了個錘子,看著立國百年之久的陳漢,隻覺得哪哪兒都是釘子,非要上去敲兩下不可。

這種摩拳擦掌、大乾一場的心態,他其實可以理解。

許多君主不怕你昏庸的清靜無為,就怕你生出雄心壯誌,往往這就是一國之悲劇的開始。

能做到不亂折騰,不瞎折騰,就抓住了治國理政的牛鼻子。

崇平帝微微頷首,感慨了一句道:“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宜操之過急,是需得緩緩圖之。”


最新小说: 柔情鐵血女醫 低低飛過夏天 嫁給先夫他長兄 讓你娶公主,你怎麼想株連九族? 和病嬌邪神婚配,我成了詭異主宰 修仙從吞金補陽法開始 諸神十億終焉兆劫自噬於秋蟬鳴時 末世:人壞被人妻 囚寵,婚後沉淪 睜眼五年後,我和死對頭生了個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