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我給中央打個樣兒
政法“五院四係”中的“公共名人”並不了解張浩南,隻知道張浩南風格比較粗野,所以他們在社論中,基本上還是從專業角度出發,並且在個人權利上,強調了“保護”這個問題。
青少年的問題,“保護”的重要性,要大於“懲罰”。
他們原本是打算從專業上否定張浩南的“暴論”,然後從青少年個人權利的保護上否定張浩南的正義和善良。
奈何張老板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熊貓大陸”直接出了一個全新版塊,公布了一批拿外務省津貼的學者。
首先被點艸的,就是大談法律精神的一個山城專家。
你收錢了。
“熊貓大陸”的版塊附上一張照片外加四個字。
而那個拿倭奴外務省津貼的學者名單,各大門戶網站都直接跟進。
沒辦法,張老板給的太多了。
其實“養豬場”沒打算轉載的,但被威脅過後,就老實了。
這幫老派“酸儒”玩多了傳統套路,完全不了解互聯網新形態,那種“病毒式”的信息傳播能力,比你電視上擺老資格談專業水平強不知道多少倍。
最重要的是,張老板直接從底層否定了發表言論之人的立場。
今年的“勞動節”,張老板感覺不到疫情的心酸,相反,他覺得很快樂。
有一種重回童年,帶著小老弟們一起炸屎的輕鬆、愉悅。
不過很快就出現了一段小插曲。
主要還是因為今年“勞動節”的假期主題是防治疫病,所以各部門流動並不大,除了政務院比較忙,比如此時一把手就要率隊去曼穀,跟“東盟”的成員國開誠布公一下。
整體上注意力都在疫病上,所以社會輿情除了知識分子群體,以及小市民,大多數人對“學生代表張浩南”認為應當修正關於未成年群體的若乾法案,其實都沒啥概念。
高層關注的,是他的操作手法;普通老百姓那就簡單多了,尤其是京城地麵上一些大爺大媽,是真敢上街號召“打死狗漢奸”……
這是張浩南沒有預料到的。
所以“新聞聯播最佳男主角”就又請他一起吃了個工作餐,聊一聊這裡麵操作手法上的優勢。
對於哪個專家哪個教授因此而聲名狼藉,他沒那麼多精力去關注這些。
“互聯網傳播優勢這麼強嗎?我看時間,四月三十號罵戰,你第二天就完成了反擊,這速度非常快啊。”
“這裡麵有幾個特點。”
關於“浩南聽濤”二點零版本,就沒有以前那麼拘束,畢竟張老板“約法三章”的東西相當多,這一屆在華東的本錢非常雄厚,至少可以多放二十萬億的水。
所以現在的張老板,比任何一個人都瀟灑。
他巴不得有人指著“紫金科技”“沙食集團”或者彆的產業說“爺爺我想要”,反正這事兒已經不是他的鬥爭,是彆人的,是眼前這位的,是兩江省省府大院的……
超然地位,好不容易才搞到。
“國家隊”這幾天跟著吃肉喝湯,從太平洋一路賺到大西洋,四大行中的兩個都跟張老板結下了深厚友誼。
而農行在國際上打開的第一筆大規模農業信貸業務,就是依托“沙城和平組織”,實際合作對象則是“沙食集團”。
有一個農業信貸和擔保工具,是農行跟張浩南攢的。
嚴格來說,是張浩南跟小帕夫洛夫為了方便吸收羅斯國內更多的“敗家子”,專門跟羅斯聯邦外貿銀行簽了一份合同,在北美的跨國貿易工具之外,專門做了一個由“F集團”為貿易實體的貿易工具。
當羅斯國內的小采購商,為了給家裡的陳年老賬塗抹一下,可以通過一個名叫“PandaBuy”的在線采購網站,直接下單。
有點像“亞馬遜”,但特點是支付工具認盧布,不需要再去整點兒美刀。
並且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繞開了聯邦政府的監管,說是一定程度,那是因為訂單可以很小;實際上還是受羅斯聯邦政府監管,並且羅斯聯邦儲蓄銀行還是股東之一。
當然了,“瓦洛佳”在其中占股百分之二十九,隻不過用了“弗拉基米爾家族基金”這個馬甲。
同時,阿列克謝·帕夫洛夫的百分之二十四股份中,有百分之十二,也就是一半,每年都要上供給“瓦洛佳”。
簡單來說,對於那些沒實力但也不想被整死的小官僚家庭,“瓦洛佳”也“大發慈悲”網開一麵,代價嘛,就是手續費啥的,看似給了“PandaBuy”和聯邦外貿銀行,實際上“瓦洛佳”直接拿走百分之四十一。
毛子拿了大頭,才有了“PandaBuy”在羅斯境內的時髦性,雖然很小眾,但終究還是滲透到了一般群體中。
其中就包括毛子內部數量不算太多的農村人口。
畢竟聯邦外貿銀行也有業績需要。
而張浩南這邊,他也沒有多少股份,隻不過在中國這邊決策權更大一些,大股東就是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