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裂大明!
總督府內,洪承疇身著官服,神色肅穆,嗓音低沉悲痛,對眾人緩緩說道“事已至此,敗局已定。天籟小說『你等趁亂出城,各自逃命去吧。”
遼東巡撫邱民仰雙眼通紅,情緒激動地大聲說“我等誓死保衛大帥,寧死不降,與建虜血戰到底。”
玉田總兵官曹變蛟此刻顯得異常冷靜,沉聲道“你等護送大帥出城,我領軍斷後。”
“不必管我。”洪承疇嚴厲地喊道“我已決定以死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不能因我一人而連累大家。你們快走吧。”
曹變蛟見總督已報定必死之心,與丘民仰對視一眼,喝令眾軍士強行把洪承疇架在馬上,率領楊樹楷等人趁亂衝出了總督府。剛一出府門,就與清軍混戰成一團。
楊樹楷緊跟著洪承疇,在曹變蛟王廷臣等人的掩護之下,趁著戰亂與黑夜,沿著一條頗為偏僻的巷道,直奔鬆山北門。不料,就在他們即將衝出城門之時,又遇到一股清軍。雙方當即廝殺血戰在一起。
楊樹楷趁機狂抽坐騎數鞭,與洪承疇迅逃離戰場,縱馬馳向鬆山城外無邊的曠野。待到東方拂曉之時,兩人來到一片鬆林之中。
此時,經過整整一夜的勞累奔波,兩人已是精疲力儘,癱坐於樹下不久,即昏沉沉睡過去。
日近中午時分,兩人被一陣嘈雜聲驚醒。睜眼一看,不禁大吃一驚。一群持槍拿刀的清軍士兵,團團將其圍困於中央。
洪承疇方欲起身,幾個清軍士卒如狼似虎地猛撲上來,將他和楊樹楷緊緊扭住,明晃晃的刀槍架在兩人脖子上。
此時,一個明軍將領從樹後閃出,獰笑著說“總督大人,你還認得我嗎?”
洪承疇仔細一看,認出其是鬆山守將夏成德之弟夏景海,不由得怒火衝冠,破口大罵道“卑鄙無恥的叛徒小人。”說完,恨恨地唾了其一口痰。
夏景海不無得意地說“崇禎剛愎自用,反複無常,大明已經搖搖欲墜,沒有幾天時間了,與其愚忠於其,不如棄暗投明。”
洪承疇氣得滿臉通紅,青筋暴跳,欲撲上前於其拚命,卻被清軍士卒死死地按倒於地,徒做一番掙紮而已。
就這樣,大明王朝薊遼督師洪承疇及其幕僚楊樹楷於鬆山城破的次日,被清軍俘獲,做了大清王朝的俘虜。
後來,楊樹楷才知道,大明遼東巡撫丘民仰,玉田總兵官曹變蛟,前屯衛總兵官王廷臣及參將以下百餘人,麵對誘降,持節不屈,痛罵不已,慘遭殺害,而鬆山之戰的大明軍隊最高指揮官,薊遼總督洪承疇卻變成了大清的漢人大學士。
追昔歎今,痛定思痛,導致鬆山慘敗的原因很多,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主帥的也有將士的,不一而論。
此時此刻,楊樹楷能說主帥的失誤過錯嗎?他非常清楚,洪承疇是一個始終把個人得失榮辱放在第一位的人。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中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試問,天下能有幾人如此曠達灑脫達到如此境界呢?
為了討好當時的大明王朝兵部尚書陳新甲,洪承疇改變了原先製定的持重緩進的戰略方針,積極迎合其戰決的促戰方針,不顧遼東兵事實際情況,急於出戰,這不是鬆山慘敗的又一個主要因素嗎?
“王樸這個狗雜種壞了老子的大事。”洪承疇惡狠狠地罵了一句,出氣似的說,“崇禎爺殺他,真是大快人心。”儘管投降了大清朝,可大明崇禎皇帝對他的寵愛,依然讓他刻骨銘心,至死難忘。
洪承疇作為大明王朝陝西三邊總督,提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成為明廷圍剿流民暴亂的主要軍事統帥。
為了不辜負崇禎的信任重托,也為了建立不世功勳,洪承疇精心謀劃,巧設伏兵,令總兵馬科左光先等人率重兵截擊李自成部於流竄途中,斬殺其大部分人馬。李自成在損兵折將的情況之下,回師掉頭向東,欲強行衝破明軍伏擊圈。
此時,洪承疇對時態洞若觀火,又許以高官厚祿,收買了原陝西渭南豪強,如今是李自成親兵營領的射天狼王玉傑,令其在關鍵時刻反水,又令總兵曹變蛟等人在潼關南原設重兵伏擊,張網已待。
一切都按照洪承疇的精心謀劃進行著。